年輕時即懂得買房致富的長輩說,如果沒有重大瑕疵,他最後決定購買的原因,是對物件的感覺。
我聽了嚇一跳,買房不是應該站在理性的角度,反覆研判計算,才決定出手嗎?感覺不是很抽象嗎?又不是談戀愛。
對物件的感覺從何而來呢?
他說是氣場(這更玄了)、空氣流通(可以接受)、建築樣式(這還好吧,都是洋樓)、配置合理(OK)、機能完善(OK)以及文化印象(不太懂,可能是整體印象)。
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
個人積分:25620分
文章編號:90386482
lawtaipei wrote:
年輕時即懂得買房致富的長輩說,如果沒有重大瑕疵,他最後決定購買的原因,是對物件的感覺。
我聽了嚇一跳,買房不是應該站在理性的角度,反覆研判計算,才決定出手嗎?感覺不是很抽象嗎?又不是談戀愛。
對物件的感覺從何而來呢?
他說是氣場(這更玄了)、空氣流通(可以接受)、建築樣式(這還好吧,都是洋樓)、配置合理(OK)、機能完善(OK)以及文化印象(不太懂,可能是整體印象)。
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
計算那些做什麼??
計算那麼多的意義是什麼??
年輕人一代一直無法了解的上一代人的想法
就是買的起就是好房子
有錢就是任性 沒錢就是認命
上一代很多人買的地方都是比較荒郊野外的地方
以前的南港內湖也會被歸在這種區域..
內湖以前也是以煤礦為主
旦時代在走...幾十年的發展
這些原本是荒郊野外的區域有些才慢慢發展成城區
你計算了半天
你想的到嗎??
算的出來嗎??
個人積分:1534分
文章編號:90386993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