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跟著男友及男友爸媽去看房子。

屋主自建,佔地約30坪,共有六戶六樓。
地下停車場另賣。
公設比為35%。(對方說含樓梯、逃生及機電等等)(深深覺得連地下室也被算進去了吧)
權狀約28.xx坪,換算起來室內約18.1左右。
喊價1500萬,兩房一廳。
地點離古亭及台電大樓兩個捷運站約3-5分。
位於巷弄中,大概是一台車可以行走的路寬。

感覺室內高度很低,男友約180,伸手及可以觸到樑柱。
對方說這個高度很正常,現在的建案大概都是這樣子
雖然說已經不考慮這間了。
但是還是疑問,現在所有的公設比已經漲到這麼高了嗎?
文章關鍵字
誇張了點
自地自建 也不是社區大樓 公設比真的太高
近捷運雖然方便 但也要考量您們是否用的上
假設都是自行開車上下班 或搭公車 近捷運也是沒用的
不一定要買新成屋 多比較看看吧
感覺真的有點高
我們這社區型的大樓最多不過25%而已
只是沒有捷運站,但公車還是很方便

我也覺得可能連地下室也被算進去了吧.)
版大可以請賣方提供建物的謄本資料
上面應該要有各種公設的資料
比如說:

主建物坪數
共同使用坪數
屋頂突出物等
停車空間
附屬建物
陽台
雨遮

還有最重要的"土地登記坪數"

(以上為某房仲公司看房子時會提供建物的書面資料)

有了上列資料(一定要書面的,不能憑著屋主片面之詞)
你就可以清楚的算出此建物的公設比大約為多少

說真的,自己蓋的房子基地只有三十坪
沒有公用的大廳、花園、噴水池的話
公設比要到35%真的是過高了

最近我也是在找房子
公設比30%以上的建案大多有
健身房、游泳池、卡拉OK、閱讀室......等
所以版大去看的建案的35%公設聽起來怪怪的
最好釐清明細再說
換個角度想,公設多表示你不用自己買家庭劇院,
不用買健身器材放家裡...等等。
一開始去看的時候只有覺得好像天花板很低。
然後賣屋者強調這權狀是28.x這樣。
但是怎麼看都不像啊(因為我房間就比他賣的兩房相加還要大了)
於是我才問出公設是多少的。
他還是信誓旦旦告訴我就是這麼多。35%
一樓是大廳,沒有花園、噴水池,當然也沒有健身房
比較優的點是在於:它是一樓一戶。

對於兩個只是還上班的窮人家,目標頂多是1000萬尚可砍價的房子。
有考慮去房仲那邊瞧瞧,謝謝block大大提醒。
dcwc911 wrote:
各種公設的資料
比如說:

主建物坪數
共同使用坪數
屋頂突出物等
停車空間
附屬建物
陽台
雨遮

還有最重要的"土地登記坪數"


初次看屋,很多地方不懂
但是光用想的就覺得實在是太貴了...
他還說三四樓已經賣出。

另外,我同事不建議買在二樓。
他說因為水管都在二樓處轉折,之後容易發生問題
是這樣的嗎?
愛情是一種深深的喜歡!
mikechang wrote:
換個角度想,公設多表示你不用自己買家庭劇院,
不用買健身器材放家裡...等等


不是每個人都會用到,搞不好一年用不到一次....
35%太誇張了...新社區也沒這麼高

早期大樓的蓋法好像都是都在2樓轉折~
不過事實上還是要看圖
像我桃園家也是十幾年的大樓, 我們就是住2樓
不過我們的大樓則是管線直通地下室
就沒有2f轉折的問題存在

話說我覺得現在的社區
搞了一堆什麼spa, 泳池, 圖書館, 卡拉ok, 健身房甚至空中花園等等
雖然不能說幾乎, 但七八成的結果最後就是變成廢墟...
一開始都說的很好聽, 但是到最後呢, 住戶一多~意見難整合
光是隨便一個器材故障損失, 有人想修, 但有人不想修~
游泳池要水, 要維護, 要打掃~到最後乾脆也不放水了, 更別說那個spa要做啥
房子已經很貴了, 還要平白無故花好幾百萬在買不是自己住的地給大家踩:(
https://jin.tw
Stacy1004 wrote:
另外,我同事不建議買在二樓。
他說因為水管都在二樓處轉折,之後容易發生問題
是這樣的嗎?
恕刪)


沒錯喔~
特別是房子舊了後,出問題就慘了,這是建商跟我說的...
我聽到35%的時候應該是傻了唄!

因為大家說的那些鬼東西都沒有。
只有電梯、樓梯、一樓大廳。
當然地下室車位另計。

這樣實際坪數只有18坪左右,在沒問公設比之前都強調28.x坪。
真的是感覺很不好。

真的是居台北大不易啊
愛情是一種深深的喜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