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帶物品:
身上:長車衣、褲、安全帽、頭巾x2、眼鏡〈近視、太陽〉、手套、襪子、涼鞋、手機、相機
車上:頭、尾燈、水壺x2、座墊包〈電池A3、A4、打鏈器、補胎組、萬能刀、內胎x1、鏈條油〉
背包〈好市多水袋背包〉:排汗衣、運動短褲、免洗內褲x5、錢、健保卡、身分証、盥洗用具組、小方巾、B群、維他命發泡錠、表飛鳴、酸梅、手機旅充、相機充電器、酸痛軟膏、防曬乳液、雨衣、曬衣夾子、拉鍊密封袋、筆、記事簿、台灣東、北、中部觀光地圖等。出發時背包全重2.36kg
註:
一、全程沒破胎外,電池、打鏈器、酸痛軟膏沒用到
二、襪子、小方巾一晚乾不了,第二天早上騎車時用夾子夾在蟑螂鬚上晒乾
三、密封袋下雨時裝手機、照相機
四、免洗內褲可水洗,可用來擦車、清鏈條
行程:
第一天〈7月12日星期一〉:《全程202km》
左營→雙園大橋→東港→楓港→車城→後灣→白沙灣→後壁湖→墾丁→墾丁公園→社頂公園→船帆石→鵝鸞鼻→台灣最南點〈折回〉→墾丁→恆春→車城→四重溪
第二天〈7月13日星期二〉:《全程151km》
四重溪→車城→恆春→200縣道→新莊→佳樂水〈折回〉→新莊→滿州→九鵬→旭海→199縣道→東源→壽卡→大武→台9線→台東市
第三天〈7月14日星期三〉:《本日重點197縣道、玉長公路;全程176km》
台東市→197縣道→巒山→鹿野→瑞源→寶華→197縣道→關山→197縣道→池上→台9線→富里→安通→台30線〈玉長公路〉→長濱→台11線→大港口→石梯坪
第四天〈7月15日星期四〉:《本日重點瑞港公路、光豐公路、台11線牛山段;全程145km》
石梯坪→大港口→花64鄉道〈瑞港公路〉→瑞穗→台9線→光復→台11甲線〈光豐公路〉→豐濱→台11線→牛山→花蓮市
第五天〈7月16日星期五〉:《本日重點太魯閣→天祥一線;全程147km》
花蓮市→太魯閣→天祥〈折回〉→七星潭→吉安→慕谷慕魚→鯉魚潭→花蓮市
第六天〈7月17日星期六〉:《本日重點蘇花公路;全程154km》
花蓮市→太魯閣→蘇花公路→蘇澳→台9線→宜蘭市
第七天〈7月18日星期日〉:《本日重點102縣道;全程191km》
宜蘭市→礁溪→台2線〈濱海公路〉→福隆→102縣道→雙溪→九份→北34鄉道〈金水、浪漫公路〉→濱海公路→基隆→台2線→萬里→金山→淡水→台北市
第八天〈7月19日星期一〉:《本日重點羅馬公路;全程125km》
台北市→淡水河河濱車道→華江橋→新海橋→大漢溪河濱車道→山佳→三峽→台7乙線→三民→台7線〈北橫〉→復興→羅浮→北橫之星〈折回〉→羅馬公路→關西→台3線→橫山→內灣
第九天〈7月20日星期二〉:《本日重點仙山、錫隘隧道;全程105km》
內灣→台3線→北埔→峨嵋→三灣→124縣道→南庄→仙山→獅潭→錫隘隧道→苗栗
第十天〈7月21日星期三〉:《本日重點130縣道、勝興車站、龍騰斷橋;全程97km》
苗栗→台6線→汶水→清安洗水坑〈折回〉→台3線→大湖→130縣道→三義→勝興車站→龍騰斷橋→后里→台13線→豐原→台中
第十一天〈7月22日星期四〉:《全程249km》
台中市→彰化→鹿港→台17線→芳苑→150縣道→二林→竹塘→台19線→褒忠→北港→164縣道→新港→159縣道→嘉義→台1線→左營〈回家〉
~~~~~~~~~~~~~~~~~~~~~~~~~~~~~第一天~~~~~~~~~~~~~~~~~~~~~~~~~~~
早上5點不到就醒來,把裝備檢查一下,5點半出發。之前幾次去墾丁都是騎經潮州路段,這次改騎東港路段,也順便去吃肉粿。
通車後的雙園便橋限制3.5噸的大車,小車也無法超車,騎在上面路幅算蠻寬的,還很安全。

沿著東港海堤及防汛道路,過林邊接回台17線,在經過佳冬鄉後轉入東海村〈東海車站前的彩繪道路〉



今天騎進了東港、枋寮、楓港、海口、紅柴坑、後壁湖、鼻頭等7個漁港。
東港

枋寮

楓港

海口

紅柴坑

後壁湖

鼻頭

往常從車城右轉屏153鄉道都是沿著大路一路到底出核三廠接台26線。今天轉進了每一個右邊的村落去瞧瞧。
射寮村入口的稻田和老厝,老厝圍牆和澎湖的老建物一樣是用咕咾石築的〈在本島還很少看到〉。


海生館內牡丹事件日軍登陸紀念碑

後灣海邊

萬里桐浮潛

山海國小

紅柴坑漁港及觀光遊艇

白沙灣海灘

貓鼻頭

後壁湖旁核三廠出水口的水上活動

南灣的戲水人潮

墾丁牧場


社頂公園下滑俯瞰船帆石。上社頂公園原是打算進籠仔埔直接切到風吹沙再回騎龍磐公園到鵝鸞鼻,只是到了籠仔埔已5點多,除了後面沒有柏油路面,再進去就是墓仔埔,當地人勸我不要進去了。

過鵝鸞鼻進入台灣最南點。

今天是環島的第一天,特別繞進東港東隆宮及車城福安宮祈求溫王爺及土地公保佑一路順風,平安歸來。


在最南點折回,經恆春、車城轉到四重溪住宿,結束第一天行程。
墾丁就像後花園,一年總要來個好幾次,藉著環島的慢騎到了很多不一樣地方,看了很多新的景點。
~~~~~~~~~~~~~~~~~~~~~~~~~~~~~第二天~~~~~~~~~~~~~~~~~~~~~~~~~~~
昨天已經騎到了鵝鑾鼻,早上由四重溪出發,就過恆春騎200縣道到新莊轉往佳樂水。出發前看過紙本及電子地圖,都有一條進佳樂水可通往滿州里德的產業道路,但到了佳樂水收費亭,工作人員說沒這條路,只好原路折回新莊〈後來到滿州問警察也說沒這條路〉。

港墘吊橋。

佳樂水遊樂區前的漁村公園。

由200縣道轉進九鵬村,到了海邊也沒看到沙漠,還淋了一身雨。


再從200縣道轉入港仔沙漠區,借停車後,徒步走到沙漠區海邊看飆沙。




向店家借車照相乾過癮。

從沙漠區出來回到200縣道一路到旭海都下著大雨,但遠方的天空還是一樣的靛藍。

在旭海派出所前遇到一群大學生,別看一幅休閒裝扮輕鬆騎的模樣,可是由合歡山開始經花東環半島〈很多人連車衣褲都沒有,單車也非自有的,這樣就上路,真是勇氣可嘉〉。

山區的天氣很不穩定,雨時下時停。這段路沒多作停留,在東源用了午餐繼續前進,騎到壽卡準備補水及簽名,卻是停電休館。


滑出南迴公路後轉入台26線尾端,前進二公里後,遇到修路,工作人員說只是從達仁修條橋截彎取直到南田,而非打通台26線。另外路口店家說裡面很少人進去,南田海邊非常漂亮〈留待下次再去探吧〉。

台9線大武路段。

出發前一天氣象報導大武受焚風影響氣溫飆到39.2度,今天中午正會通過大武,想到頭皮就發麻。所幸經過時氣溫還能接受。

之前過金崙都直接通過,從上俯視金崙車站,今天特別轉進車站由下往上看山路。

「瑪哩瑪哩,瑪沙魯」歡迎光臨、謝謝光臨之意。

轉進太麻里市區探路。8月份金針花季開始後,再專程來一趟賞金針花。

這二天一路從屏東沿著海邊騎來,看到的海天景色真是漂亮,隨處都是驚喜。

過了太麻里後,天色慢慢暗了,訂的台東市民宿離台11線較近,但白天氣溫太高都是慢騎,好不容易等到太陽下山,好好的享受一下在微風吹拂下夜騎台9線進入台東市,結束了第二天騎程。
~~~~~~~~~~~~~~~~~~~~~~~~~~~~~第三天~~~~~~~~~~~~~~~~~~~~~~~~~~~
早上從民宿出發經過鯉魚山,先休閒騎一段鐵道村,再到有名的早點大王吃了早餐,帶上2個烤大餅當乾糧,就開始今天的旅程。



首先來到台東黑森林公園─琵琶湖、海濱公園一景、漂流木藝術〈上吊的台灣〉、活水湖。






昨晚洗的襪子未乾,帶上的曬衣夾子發揮用處。

出黑森林公園後,過中華大橋騎進台11乙線到石川轉入197縣道。197縣道起自池上,終於石川接上台11乙線,全長59.04km。

俯視空軍志航基地。可以清楚的看到飛機滑行。

俯視台東市區。可以看到民用機場。

遠眺利吉惡地。下面有一條鄉道,下次有機會再騎進鄉道近看利吉惡地。

都巒山斷層擠壓造成的劍山。

過巒山部落後,在197的40k處就要左轉巒山大橋接上台9線到鹿野,因為再往前騎就會遇到碎石路,公路車沒法前進。但久聞其名沒見識過,就續往前一探。


到達37k處起14km的碎石路。

箱型車通過捲起塵土飛揚。

回頭出巒山大橋沒接台9線,改騎沿著鹿野溪修築的防汛道路,平直、沒車、沒紅綠燈、沒高低的橋樑。



出防汛道路後接上東29鄉道到達瑞源車站。

瑞源派出所曾經在新聞媒體上大出風頭過。它的門面照型像一頂警察官帽,自建成後,在這呆過的都官運亨通。

過瑞源國中後轉入寶華大橋繼續接上197縣道。跳過14k的碎石路。

到了嘉武已是正午時分,肚子餓了,也熱到不行,算一下時間到池上吃便當太晚了,只好左轉電光大橋出197來到關山吃關山便當〈關山、池上、富里的便當都吃過,各有風味〉。

一進關山就是環鎮自行車道,先來騎個半圈自行車道吧!沿著關山大圳騎車的感覺真好,一邊騎車一邊可以聽到轟轟的流水聲。


舊關山車站是古蹟,卻整修的太新穎,還租給捷安特當門市。地方政府籌措財源,想錢想瘋了。

用完中餐後,再經電光大橋回到197縣道〈一條197就這樣進進出出好幾回〉。
到了池上,稻田都收割了。

補貼一張去年9月份在池上的照片〈相隔近一年,居然在同地點取景〉。

池上萬安磚窯場。




池上稻米原鄉館。在這喝杯咖啡和工作人員聊天,休息一會。


從197的終點騎到了起點。

到池上大坡池看上一眼。

離開池上騎台9線經富里到安通轉入台30線〈玉長公路〉。
197縣道是計劃路線,但接下來就沒計劃。之前騎玉長公路只到隧道口就回程,之後的路段沒騎過。
今天進入玉長公路後天色變的陰霾,經安通溫泉區時也沒敢下到溪畔溫泉去泡腳,只有一勁趕路。
從安通到隧道口絲毫不打折扣的一路上坡,騎的氣喘如牛,當出了隧道來迎接的就是下坡,還看到海天一色,那種感覺真是震撼。




沿著台11線北上,經過八仙洞、樟原教會、北回歸線、長虹橋。




到大港口派出所問警察附近的住宿資訊後,繼續騎往石梯坪,住進了石梯坪民宿,結束了第三天。
今晚算是比較可憐,周邊完全沒有小吃店,只好在民宿開的雜貨店買了泡麵來吃。

~~~~~~~~~~~~~~~~~~~~~~~~~~~~~第四天~~~~~~~~~~~~~~~~~~~~~~~~~~~
從昨天進入玉長隧道後,就是全新體驗的開始〈從沒騎過這些路線〉。今天速度要放的更慢,好好享受新騎跡帶來的樂趣。
早上5點不到,天未亮就醒來,先到石梯漁港走走,看日出。整個漁港除了2名海巡戰士在執勤外,沒有一個人、也看不到一隻貓、狗,完全寂靜無聲。


石梯漁港是賞鯨發源地。但因交通不便,盛況已不及花蓮港和宜蘭烏石港。

今早的雲塵太厚,看不到太陽升起的情景。


接著騎到石梯坪,下到海邊觀賞礁石。



爬上岩盤時,車子是放在礁石堆裡。結果回程就像掉到迷宮裡一樣,一時還找不到車子放的位置。

石梯坪露營營地幾乎客滿。

臨海的民宿要價不斐,為了省錢也只有住在臨公路的民宿〈2樓最右一間,也算是面海〉。所幸台11線在天黑後,幾乎沒車在跑,倒沒有影響睡眠。


5點天微亮就出門,直到8點玩個盡興才返回。吃了個民宿老闆請的麵包就展開今天的行程。
昨天過長虹橋北上到石梯坪,今天再南下到長虹橋前右轉進入花64鄉道〈瑞港公路〉。



瑞港公路裡奇美部落的大門及教堂。



下看髮夾灣及河谷。在瑞港公路裡沒有多照山景,因為感覺所有的山景照出來都差不多,如果拿張個別的山景照片來看,也實在很難判別是哪裡照的。

遠眺瑞穗大橋,是秀姑巒溪泛舟起點。

出了瑞港公路來到鶴岡社區,接上193縣道往南進入瑞穗市區。

早上只吃了一個麵包,騎到這裡早已體力不濟,看到了「綠茶肉圓」毫不考慮進去吃了3個〈沒吃過的口味,濃濃的綠茶味很好吃〉。離開時老闆娘聽我說在環島請我2條香蕉。

離開市區接上台9線南下,在上舞鶴台地前右轉進到瑞穗牧場〈路口標誌不明顯,差點錯過騎上舞鶴台地〉。喝了一杯鮮奶、吃了一塊乳酪蛋糕,享受片刻的安逸。



愜意歸愜意,還是要頂著毒辣的太陽騎上柏油都快融化的台9線繼續向前。

途經大和社區看到裡面有一個「大富車站」就轉進瞧瞧。我不要大貴,但肖想沾個大富的手氣買樂透中大獎。
大富車站位於富源站和光復站之間,是無人看管車站,看起來還真殘破荒涼。
如果花東線上再有一個大貴車站就好了,「大富大貴」必能再創「永保安康」、「追分成功」的風潮,也能帶給當地觀光榮景。




蔗工的厝。社區周邊以前是種甘蔗,蔗工們閒暇或有事就來這裡聚會。但隨著台灣糖業都靠進口,這裡也沒落了。地方人士合資租下來開餐廳,依然作為聚會之所。但在這個小地方每天準備著料理也難有人上門,因此只接受預訂才開桌,只是訂桌有限,很慘淡的維持著。


門口的幾輛古董老爺車擺上網拍倒可能會標個好價錢。


繼續北上來到光復糖廠,進來吃個冰休息一下。


糖廠裡的舊宿舍和改建新宿舍。還是舊的古樸賴看。



在這遇到台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小環島車隊,從台北逆時針到了花蓮。和我合照穿黑衣的小朋友從小四開始已環島三次,真正有夠厲害。


離開光復糖廠來到相隔台9線對面的馬太鞍濕地自行車道,騎了一圈大失所望。與媒體報導及各種單車雜誌介紹的差個十萬八千里。


進入光復市區騎進台11甲線〈光豐公路〉經過太巴塱部落及部落天主教堂。


這條路也是很乾脆,就是一路爬坡,到頂後,一路下滑到豐濱鄉公所接上台11線。


海邊放牧。牛兒阿!你要小心別靠懸崖太近才是。

從豐濱北上有很多的大小河川東流入太平洋,因此在台11線上長長短短的橋樑不計其數。這段路上上下下起伏蠻大的,第一次騎這段路,不知路程遠近,只有用力的騎,較少拍照。
經過新磯隧道,下面就是「親不知子斷崖」。相傳隧道還沒開通前,一位婦人揹著小孩走經懸崖,驚嚇著連孩子掉下懸崖都不知道,故名之。


從磯崎休憩區下看來時路。

爬上牛山,經過牛山呼庭。


台11線上鹽寮漁港前的地標設置。

過了鹽寮後天色漸暗,離花蓮市區大約還有15km,趕路要緊。

~~~~~~~~~~~~~~~~~~~~~~~~~~~~~第五天~~~~~~~~~~~~~~~~~~~~~~~~~~
去年環島已騎過太魯閣,因此原計畫早上先去鯉魚潭和慕谷慕魚,下午再到太魯閣。但在途中看到慈濟學園的路標,就把上下午的行程對調。
從慈濟大學正門進到靜思堂,把車停在地下樓玄關入內參觀,但要8點半才開放,也只好看看外觀了。離開靜思堂繼續轉往新城鄉的靜思精舍參觀〈都在往太魯閣的路上〉,到了精舍前請一位志工幫忙拍照,此時另名志工過來告之單車不能入內,又只好離開。





到橫貫公路牌樓前,相機突然撒嬌鬧脾氣,視窗無法顯示,不能拍照〈我家相機是CanonG9稍重些,臨時借了台輕些的來用〉。突然的故障也不知如何調整,就只好用手機加減照。但不巧的是手機昨晚又沒充電,也不敢多用來照相,因此中橫路段沒拍幾張。
從牌樓進來遇到第一個岔路穿過隧道會來到長春橋前,在橋前有一段步道可達長春祠。步道中有一紀念碑,上面銘刻了200多位犧牲性命開路英雄的姓名,常年鮮花祭祀,並有3位神佛庇祐著。




騎到溪畔隧道前可看到布洛灣遊憩區的立牌,今天時間還早,就一路爬上布洛灣,上面有一個遊客中心和其他景點,只是相機故障心情不佳,在遊客中心補水,隨意看一下就離開。

在布洛灣遊客中心裡面原住民阿嬤織布一景〈抱歉!傷眼〉。

來之前九曲洞發生落石,因此只開放西側入口不到100公尺就管制通行。


參訪天祥基督教堂。教堂提供住宿一人每晚400元。


參訪天祥天主教堂。一樣提供住宿,一人住有冷氣400元、沒冷氣300元;雙人套房有冷氣800元、沒冷氣700元。

再到天祥青年活動中心,一人住宿650元〈天祥晶華度假酒店就不必問了〉。
瞭解天祥住宿資訊是下次準備以一天的時間走走步道,好好欣賞中橫之美。

在天祥服務站又遇到一隊由台中台灣體育大學〈鐵駱駝單車社〉招募大學生組成的環島隊伍,由台中出發採逆時鐘環島。和負責同學聊天,這些參加學生裡也是很多沒車,沒騎過長程的嬌貴年輕人,但一路騎來也展現了綿源不絕的勇氣和毅力。

到燕子口會經過靳珩紀念公園,在這有販賣部,來時停休了一會,在和老闆娘聊天後,點了一杯60元的咖啡,只收30元,還請了一個波蘿麵包。
在天祥打算騎上文山去泡野溪溫泉,但道路管制還要等半個多小時後才開放,也只有折返。再回到靳珩紀念公園已1點多,就在這用餐。點了一客180元的無錫排骨特餐,只收100元,再請喝了一杯咖啡;還願意幫我顧車,要我去走走步道。面對如此盛情真是不知如何言謝,也只有冀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再度光臨。

離開太魯閣回程在三棧附近從台9線轉入193縣道往七星潭。這次環島,193縣道只騎了瑞穗及光復市區的二小段,能從193縣道的起點開始騎,也算難得的。


進花蓮看到燦坤趕忙進去修理相機,店員判定是記憶卡接觸不良,參搞兩搞居然好了,可以照了。真正十二萬分的感謝!
沿著台9丙線進入吉安鄉來到慶修院。慶修院是日據時代〈民11年〉由日本人建築的佛寺。在日本人遣返後,年久失修,後經政府列入國家古蹟逐年整修,才有今天的規模。現在是日本遊客到台灣,必訪的觀光景點之一,因此打理的非常潔淨,門口的志工多達5、6位。





繼續沿著台9丙線來到慕谷慕魚,再騎進銅門村到了派出所,結果是額滿不能進入,只能再往前騎到檢查哨折返。






今天派出所當值是一位美少女警察,告知銅門發電廠製的冰棒非常好吃,可以騎到裡面去吃冰棒再折回。但到時也關門殘念。


離開銅門村看天色允許,就繼續騎往鯉魚潭。鯉魚潭是去年洄瀾300的起點,當時匆忙一瞥就出發;再回到終點已累到發昏也沒氣力多看它一眼。今天終於可以環潭一圈好好的親近它。
騎完的結果,強力推薦,拍胸補〈好痛〉保證可說是全台最好的單車道。






每天太陽下山後騎回到住宿點的這一段路是一天騎車最快意的時段,因為經過一天的曝曬,曬昏的頭在涼風的吹拂下總算稍微回過神來了。


今天最不順的,也是本次環島最不順的,就是相機居然在中橫段故障,沒能拍到美美的景緻,只好期待下次再來了。
在這二天騎完花東地區後,總結去年和今年2次環島、2次洄瀾300和2次的自由行,大致上已將花東地區重要道路騎過了。包括:台9線、台9丙線、台11線〈尚欠東河到台30接台11線路口一段〉、台11甲線〈光豐公路〉、台11乙線、台23線〈東富公路〉、台30線〈玉長公路及安通經玉里到南安段〉、193縣道、197縣道、花65鄉道〈瑞港公路〉、花65鄉道〈卓富公路〉。接下來再去花東騎車,除了台20線南橫東段列入優先外,將以鄉道及產業道路為主,省、縣道次之。
~~~~~~~~~~~~~~~~~~~~~~~~~~~~~第六天~~~~~~~~~~~~~~~~~~~~~~~~~~~
早上睜眼醒來心情就七上八下,想到今天就要過蘇花公路,是興奮又驚恐、是期待又擔憂。去年這一段坐火車跳過,今年要一個人騎過去,不知結果如何?
早餐是昨晚在公正街買的包子和豆漿。把車子和裝備檢查一番,展開了今天驚奇之旅。
沿著昨天騎太魯閣的路線再走一遍,很快就到台8線和台9線分岔路口,右轉台9線即正式進入蘇花公路。但沒打算騎太魯閣大橋,仍繼續向前騎到橫貫公路牌樓後右轉改走舊路。



從舊路上回望牌樓。

舊路沒車在走,比新路多騎約4km後,接回太魯閣大橋的新路。路標顯示到宜蘭正好100km。



聳立在分隔島上的一棵樹。也看出當年在修築這條道路時生態環保意識比現在還前進。

經過崇德社區,路旁的小麵店雖然沒機會吃到,但用膝蓋想應該還不錯吃〈名字取的真好〉。



過崇德車站來到了第一個「崇德隧道」。真正緊張的開始。先在隧道口旁的空地上,把頭尾燈檢查一遍,安全帽、背包調整好,看了後面沒有來車,趕忙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奮力的踏進第一個隧道。出了隧道長長的噓了一口氣,放鬆心情比「耶」。



緊接著過第二個「匯德隧道」。通過2個隧道心情就沒那麼緊張。隧道裡蠻亮的,只要保持龍頭穩定,與大小車各走各的路還算安全。碰到會車時,聽到後面砂石車煞車排氣聲及煞車的臭焦味,著實會心驚膽跳,此時更不能求快加速,只能穩住龍頭直線前進。會車後,砂石車加速所排出的濃煙正好噴上一臉,還真不好受〈之前在網站看到討論,假日砂石車沒在跑。所以才選在今天〈六〉通過,結果一脫拉庫的砂石車在蘇花奔馳著〉。

去騎嘉義梅山36彎時,彎彎停下來照相,不知不覺也就攻到頂了。
過隧道也一樣,進隧道前照張相,出隧道後喘口氣回頭再照一張,不知不覺也把隧道騎完了。從第一個崇德隧道開始,陸續經過匯德隧道、錦文隧道、大清水隧道、和清明隧道、和清隧道、仁清隧道、和仁隧道、和中隧道、和平隧道、澳花隧道、新澳隧道等大小12個具名隧道。










165K處的「和中隧道」是在騎進隧道口時不經意向上瞥見夾縫中好像有字,才又倒退嚕回來拍照。


蘇花海岸風情。











從花蓮縣秀林鄉過大濁水溪就進入宜蘭縣南澳鄉,再過澳花隧道就到漢本車站。車站旁的「一路通自助餐店」主要做司機大哥們的生意。在這用中餐〈還真價廉味美〉休息一會。




在這用餐受了此行環島唯一的傷,端湯不慎被滾燙的湯汁燙到左手食指。除了用水沖外,一時也別無他法處裡。燙傷處一路被火炙的太陽無情照射蹂躪著,心中X聲連連,一路痛到南澳市區才向7-11要些冰塊來敷。傷口起了好大的水泡,之後幾天水泡破了又起,起了又破。一直拖到回家包紮起來3天沒碰水才好了。


個人感覺蘇花公路隧道並不可怕,可怕的漢本到蘇澳間好幾個又大又長的坡。除了爬的要命外,大車還好,小車不時就會跨越雙黃線超車;下坡車速快,為了閃避路旁的碎石,不自覺會騎到路中,接著再被後面的汽車叭回來。





今天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熱,一路靠著懸崖邊爬坡,完全沒有遮蔽,加上手指燙傷又痛,在轉了一個彎突然看到樹蔭時,激動的差點掉下淚來,只是好景不長也只有短短50公尺。

由蘇花公路上鳥瞰東澳粉林鳥漁港。爬了這麼久的山路看到如此漂亮的小漁港真有衝動想去看看。

遠眺烏石鼻。




在東澳山路上鳥瞰南方澳漁港。
在昭安觀景台上看南方澳漁港及蘇澳商港一覽無疑。




蘇澳鎮這天正在舉辦冷泉文化節,遊客很多。以前有來泡過冷泉,不收費。現在二處冷泉池都要收費。




繼續騎進宜蘭市也結束了今天的行程。

出發6天從西南部的高雄騎到東北部的宜蘭,已環了半島。給自己鼓個掌、打個氣,繼續加油前進。
~~~~~~~~~~~~~~~~~~~~~~~~~~~~~第七天~~~~~~~~~~~~~~~~~~~~~~~~~~~
一早離開宜蘭沿著台九線進入礁溪,來到湯圍溝溫泉公園,但上面熱溫泉水還沒放下來。轉往公共浴室泡了半個小時通體舒暢,才起身離開。



進了頭城鎮續騎台9線就上北宜公路,但今天的目標是經台2線濱海公路到台北。
經過蘭陽博物館轉進烏石港。港內泊滿了賞鯨船,比起賞鯨發源地─石梯漁港繁盛多了。


過外澳火車站,路旁一座大門深鎖高牆圍幕像清真寺的私人建物。


小澳海邊。

每隔一段路就看一眼龜山島〈分別從外澳遊客中心、小澳、大里車站、石城車站、進入台北縣境等地拍照〉。





進入台北縣貢寮鄉,一併把宜蘭縣的龜山島入鏡。

騎上台灣最東邊的燈塔─三貂角燈塔;從燈塔旁的涼亭俯視濱海的小漁村。



從三貂角燈塔下來前行就到福隆。但改變路線掉頭再回騎進宜蘭縣,在石城檢查站〈 台2線115k處〉轉下岔路來到草嶺隧道石城端的隧道南口。南口面對的是石城海邊,視野遼闊景觀不錯。進入隧道宛如置身冷氣房中,跨過縣界進入台北縣由福隆端北口出來〈來回跨了三次縣界 〉〈如從福隆端進入就要來回騎2趟,由石城端進入福隆端出來就只騎1趟〉。






今天福隆滿是來騎草嶺隧道和到海邊戲水的人潮。在車站前「鄉野便當店」吃了福隆便當。便當裡有薄肉片、香腸、鹹黃瓜、高麗菜、鹹菜、豆干、魯蛋等菜色,看是普通,但吃了卻回味無窮。


出了福隆暫時離開濱海路段往山路騎去。過了龍門露營區大門不久,右轉進入102縣道〈路標顯示為台2丙線。查公路局網站,該路段暫以102縣道通行〉。

一段沒有盡頭的道路。102縣道傍著「雙溪」修築,連看好幾天的海景,再看到不同的景色又是一番風味。這裡的自然生態非常豐富,最近上媒體版面的田寮洋就在附近。

經過共和大橋就進入雙溪市區。


繼續循著102縣道騎往九份。102縣道景色美極了,怪不得北部車友列為經典路線。






今天九份人多到寸步難行,顧不得旁人異樣的眼神,還是擠在人群中來回牽了1個小時的車,吃到了賴阿婆芋圓冰才滿足的離開。



從九份循著北34鄉道〈金水公路〉轉入浪漫公路一路下滑到陰陽海邊接回台2線繼續往基隆方向騎去〈下滑太快沒能感受浪漫公路的氣息所在〉。



出了基隆市就看到協和火力發電廠的三支大煙囪。


今天適逢假日,整個北海岸只要能下水的海邊看到的都是人潮〈在外木山漁港、大武崙漁港、萬里漁港等海邊所拍〉



萬里鄉地標。

經過野柳已來不及進到「野柳風景區」。和路旁斗大的「野柳」兩個字照張像意思一下。

北海岸有很多著名景點,傍晚的景觀更是美不盛收;沿著北海岸步道休息區停了好幾台行動咖啡車,也都坐滿了一邊啜飲著咖啡一邊賞夕陽吹海風的遊人。只是天色已暗,除了快馬加鞭的趕路,已沒有那份閒情逸致多停一步了。
原想到石門買個肉粽果腹,結果是大排長龍。只好馬不停蹄繼續踩著夜色往台北騎去。

~~~~~~~~~~~~~~~~~~~~~~~~~~~~~第八天~~~~~~~~~~~~~~~~~~~~~~~~~~~
一早由台北大直出發,經過忠烈祠、圓山大飯店轉到民族西路穿過水門進入淡水河河濱車道。清晨的車道上不少騎車、跑步、散步的;在小公園和橋墩下也有跳舞、打拳的。一早的台北市就朝氣蓬勃展現了首善之都的活力。
正值上班時分,跨台北縣市的橋上都是車輛。從淡水河車道接連跨過華江橋、新海橋進入大漢溪車道。





沿著大漢溪河濱車道到了山佳,來看百年老車站。



到山佳派出所補水,受到熱情的款待─三個麵包和一大杯加芋圓和仙草的飲料。
今天的計畫是騎北橫到宜蘭,明天北宜到桃園。5月28日已來台北騎過河濱車道到大溪〈台7線北橫起點〉,因此離開山佳後改道往三峽騎台7乙線進北橫。
來到三峽清水祖師廟,祈求清水祖師保佑一路順暢平安〈車龍頭上掛滿了山佳派出所的熱情〉。


三峽老街。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開的店舖也做到了這批早到的陸客團生意。


在台7乙線起點、三民、復興等三地各有一家萊爾富。騎北橫的車友和重機都會約在這三處集合、補給、休息,因此在北橫一線,萊爾富受到車友們的愛戴。由台7乙線到三民接上由大溪起點的台7線〈北橫公路〉。出了名的大豹溪就在這條路上。

瞥了一眼這個公車站牌一時還沒會意,緊接著就看到聳在路旁的標誌,搧然一抹苦笑〈地名取的真貼切〉。


到了三民萊爾富向店員問路,研究了店牆上貼的導覽地圖;又到派出所補水向警察大人請教北橫路線。一早由台北騎來,在山佳、三峽耽誤太久,到這已11點多了。店員及警察都好心的建議,今天就不要過北橫了。在這躊躇了好一會,把地圖拿出再研究一番。北橫殘念,改騎羅馬公路出關西沿台3線南下吧。

進入復興鄉,路標顯示到宜蘭107km,以我的腳力果真過不去。



第一次看到剖開來的波羅蜜,好奇的湊上前看個究竟。一對熱情的夫妻拿了三塊剛買的波羅蜜果肉請我。老闆娘也阿沙里的補給客人,說:「要請也是我來請」感恩囉!


在台7線14.5k處來到枕頭山市集,街頭到街尾一半的店鋪都在賣水蜜桃。在這用了中餐,也再次感受到對待環島遊人的熱情,竹筒飯加二碗竹筍湯110元,老板娘僅收了我50元。再次感恩囉!



過了角板山形象商圈牌樓就到了復興萊爾富,右轉500m就可抵達商圈,沒時間不進去了。今天不是假日沒有單車及重機,但還是很多開車來的遊客。


過了台7線19k再騎約3、400m會在山路旁樹林的缺口看到復興橋與羅浮橋重疊的景緻,這是觀看二橋景觀最佳的地點〈只是在下坡途中,要注意後面來車〉今天下午天氣突然變的陰霾,加上不是單眼,照不出它的美感。


在羅浮村口也可看到重疊的橋樑。


復興橋與羅浮橋。



衛生所前的立碑。

約在台7線22k處右轉118縣道即進入「羅馬公路」。在騎羅馬公路前,先去「北橫之星」喝水蜜桃蜂蜜茶補充體力。

騎到27k處來到北橫之星,就看到店員小姐不停的在調製水蜜桃蜂蜜茶供來客無限量飲用,現場的蜜蜂群舞。藉著休息貪飲了大半壺才離開〈只能當場喝不能裝罐帶走〉。


台7線〈北橫公路〉起自大溪終於宜蘭壯圍鄉全長129k,如只到宜蘭市止為121k。今天騎了27k到達北橫之星就當做是探路吧。再找機會來騎雙北。
折回羅馬公路入口,騎進了這條經典路線。羅馬公路大部份路段一邊是竹林,風吹來耳邊響起沙沙的聲音,別有一番風味。




進羅馬公路鳥瞰羅浮橋;再前騎可以看到石門水庫〈沿途有觀景台〉。


這裡的警察一定很優閒,報案人看到這個台階大概就會打退堂鼓回頭了。

奎輝國小的璧飾─可愛的貓頭鷹。


騎到美腿山時相機沒電,好長一段路沒法照相。
這些天來騎的山路都有一個共通性,就是一路爬到口吐白沫,到頂後一路下滑。羅馬公路在過了桃園復興鄉進入新竹關西鎮界後,就一路下滑。
看到了錦山派出所趕忙進去幫相機充電。為了服務眾多的車友,派出所特別整建了一間很完善的鐵馬驛站。

出了羅馬公路在與台3線交接處的7-11休息及問路。今天行程改變以致住宿還沒著落。年輕貌美的女店長熱心的打電話回竹東的家,請他父親幫我去打聽便宜的旅社。只是最後辜負了人家一番好意,跑到內灣去住。

關西也是一個老城鎮有著很多年代深遠的建物,只是時間不允許我細看。僅看了七十多年歷史的五孔東安拱橋。拓展交通的同時兼顧了古蹟的保存,新橋傍著舊橋而建並沒有把舊橋打掉。


在過關西不久會看到橫跨在台3線上的空中纜車,這些流籠運送的是關西山上開採的石灰石。


在台3線與到內灣的120縣道交接路口7-11問路,暸解了竹東與內灣的關係地理位置與距離。如果今晚去竹東住宿,明天來內灣就要騎很長一段回頭路,因此決定改道到內灣找住的。辜負了關西7-11女店長的美意,也只有心中默默的說聲抱歉了。

在夜幕低垂時到達內灣,整條街上幾乎已關店80%,沒關的也都在作收攤整理工作。從120縣道騎進來油然升起一股好奇特的感覺,就如同進到時光隧道一樣,外面的城鎮才剛華燈初上展開一天最熱鬧的夜生活,而這裡卻掩門閉戶一片寂靜。
經過火車站,特別看了時刻表,每小時一班車最晚到10點。很疑惑的是,最後這幾班次又要搭載誰呢?〈或許是幾位在竹東上學的學生吧〉明明還有交通為何都沒遊人?到底是遊客都先走光了,商家不得不關門;還是商家先關門,遊客沒得逛了才不得不離開。
到了這時早已飢腸轆轆,看著一家家店鋪陸續關門〈回頭看到內灣街上還是有2家24h營業的超商〉,也顧不得找住的,趕忙衝進一家還沒收的小吃店用了晚餐,再看著路上的廣告看板找到了民宿。
~~~~~~~~~~~~~~~~~~~~~~~~~~~~~第九天~~~~~~~~~~~~~~~~~~~~~~~~~~~
昨晚夜暗才到達內灣,老街的店鋪關的關、收的收。匆忙的塞了肚子、匆忙的訂了民宿,牽著車子隨意在老街走上一趟,也就入鄉隨俗的早早休息。
昨晚什麼也沒看到,如果再一早就離開,那不白來了。因此5點不到天還未亮就起個大早,攝手攝腳的牽了車子出了民宿。
內灣就和前幾天去的九份一樣,曾經有過繁華的歲月,在沉寂衰落多年之後,又因旅遊風氣的盛行再度絢爛。小小的山城裡有2家24h超商進駐也就可看出現在的繁盛。
循著來時路到了內灣的入口再折回,細細的品味這個樸實美麗的小山城。

清晨的油羅溪畔。


橫跨油羅溪上,位於內灣村落一外一內的攀龍吊橋和內灣吊橋。


清晨的老街店舖還沒開門,遊人尚未來,如同昨晚依然是那麼的孤寂。看了一下全長不到500公尺的老街店招和門面,一家接一家客家米食小吃、客家餐館、擂茶坊、紀念品店等,想想等會當人潮來臨時又將是何等光景。


這次為何會轉到內灣來?那是端午節時看了TVBS強力放送介紹內灣野薑花粽的紀錄短片而興起的強烈念頭。昨晚到的太晚沒吃到,今早起的太早都還沒開始包。深入寶山空手回真不甘心。連問了好幾家,總算問到一家還有昨晚剩下的幾個。打躬作揖拜託用電鍋蒸熱了賣我。拿到後就坐在車站前的台階品嚐著,野薑花粽香Q、不油膩,再加上特有的花香味,口感果真與眾不同。


內灣派出所由日本人建於民27年。為了到派出所還找了一會路,它沒有道路通到門前,必須跨過鐵軌再爬些青石台階才到。連警車都要停在鐵軌的另一邊。門前的桂花樹也近百歲了。



內灣戲院隨著旅遊興起改造成客家人文餐館。

回到民宿居然還沒開門、手機電話全關了、門鈴也叫不應,不得其門而入,只好再度跨上車子往山裡〈尖石鄉〉騎去。


矗立在油羅溪河床礫地上的巨石名為「尖石岩」或「尖石公」,是尖石鄉的地標,尖石鄉也因它而得名。另一座巨石名為「尖石母」。



繼續深入尖石鄉後可抵達錦屏、那羅、宇老、司馬庫斯、鎮西堡等赫赫有名的單車朝聖聖地。

早上5點起來,慢騎著品味了這個幽靜的小村落後滿意的離開。離開前再來到野薑花粽創始店又再買了3個掛在車上當補給。

內灣支線起自新竹經竹東終於內灣,但目前新竹到竹東間停駛。因此,現在僅行駛竹東至內灣等6站,是熱門的懷舊觀光鐵道。
內灣站。牆上大嬸婆的璧飾蠻討喜的。


富貴站原名南河站,為了營造「永保安康」、「追分成功」的風潮,配合榮華站改名為富貴站,只是這個站的周邊沒有景點和店舖,離內灣又遠,下車後不是再等1小時搭下班車,就是要走上1小時到內灣。因此,未能獲得遊客的共鳴。


合興站。


九讚頭站。


橫山站。

竹東站。只從台3線轉進來照張車站後就離開。

沿著台3線來到了另一個古意更濃郁的恬靜客家鄉鎮─北埔。在這裡時間上不允許深入的體會,僅匆匆的觀賞了位於市中心的老建物。
慈天宮是北埔地區居民的信仰中心,初建於清咸豐年間,主祀觀世音菩薩。

北埔老街就位於慈天宮的正前方,和內灣一樣,街道上聚集了眾多懷舊風的擂茶店、客家餐館、紀念品店等。

位於慈天宮廣場前台階下的北埔食堂,一間很古樸的客家小館。但看著車龍頭上仍掛著3個野薑花粽,也只好相約下次再來光臨了。

看到窄巷別以為到了摸乳巷。北埔的街道裡有很多這樣的窄巷,早年在拓墾時它具有防禦功能。

天水堂建於清道光年間,是早年開拓北埔功臣姜秀巒居住的地方。目前列為國家一級古蹟,但姜家後代一直居住在內,因此並不對外開放,僅能從外觀及牆隙中窺視。


水井茶堂位於天水堂旁的小巷內,在門口站了一會就感受到茶堂的寧靜溫馨,想想在內用餐一定很愜意。

漂亮的巴洛克式洋樓是姜秀巒子孫姜阿新的故居,大門緊閉不對外開放,要預約申請參觀。

匆忙的一瞥帶了些遺憾的離開北埔來到峨嵋鄉。循著舊台3線進到峨嵋湖,沿途可見連綿的茶園和欣賞純靜的湖光山色。





峨嵋湖畔富興國小外牆景觀。

經過三灣鄉,目前正值三灣梨盛產期,沿途都是賣梨的攤販。在這沒有停留直接穿越往下一個城鄉前進。三灣鄉台3線路旁600餘年的老樟樹。


台3線99k,停在這裡思考著下一步騎往哪裡?再往前的路口左轉進入124縣道可以經南庄、蓬萊溪護魚步道、仙山等地到獅潭;而想得到100分就繼續往前到獅潭。人生不見得處處都要爭個100分,拿個99分可能讓你獲得到的更多。

進入124縣道首先看到獅頭山山門,山上的大小廟宇很多,也都年代久遠,其中知名的勸化堂建於清光緒年間。假日裡登山健行、禮佛祈福的人絡繹不絕。

南庄一如之前的幾個客家山城,都曾因木材和煤礦興盛一時。歷經時代的轉換,現在成為遊人享受自然和慢活的度假勝地。
進入南庄市區騎車巡禮了老街,老街上的建物有些已改為新式的樓房,但仍可從成排的木造老店鋪看到舊日的繁華。
穿過老街庄後的廣濟吊橋。

桂花巷聞不到一絲的桂花香,有的是咖啡香和各式食品香味。非假日的午後沒有什麼遊客,一個人牽著車慢慢的逛著。在「屋簷下桂花釀店」喝了一碗冰鎮桂花釀湯圓,霎時暑氣全消。老闆娘請我在牆上簽名留念,心中也默許著明年再來簽第二次。




在桂花巷巷頭的洗衫坑,當每日婦女聚在一起洗衣時,這也大概是全庄最八卦的場所。

出了桂花巷尾就看到古樸和風式的木造老建築─南庄郵局,現在是南庄文化資訊展覽中心。

出了南庄市區過南庄大橋繼續沿著124縣道前往獅潭。NS前不久舉辦的鹿場部落挑戰賽就是從獅潭進入124線道在南庄大橋前轉往鹿場部落。過橋後124縣道就傍著溪流修築,在高山裡騎車只能看著深谷底細細的河流,在這裡看著近在咫尺的溪水就在巨石中川流又別是一番景緻。

蓬萊溪經過蓬萊地區村民多年護溪的努力,成群的魚兒悠遊其中,讓遊客享受了豐富的生態景觀,當四月雪下時這條護魚步道遊人如織。


沿著124縣道經過八卦力吊橋,這條橋僅供人通行,建的很有意思。它建在一個彎道上,是一個D字型,當走到吊橋另一端時也就省了一段彎路。

雖然今天天氣不錯沒有炙熱的太陽當頂,但騎上近700公尺高的仙山靈洞宮也還是氣喘吁吁〈靈洞宮是苗栗舉辦練五宮大挑戰的五個宮廟之一明年再舉辦時考慮來參加〉在這裡又碰到來祈福的好心遊客送我一個好大的三灣水梨。
從靈洞宮就一路下滑出仙山聖門〈前後照〉。




獅潭特產仙草,第一次看到仙草本尊。

這2天的台3線行程完全是計劃外,因此每當到了重要路口時都是一番抉擇〈前行直接到大湖,右轉過錫隘隧道可到苗栗市〉。在路口的全家問路,並拿出地圖研究後,決定過錫隘隧道到苗栗市〈苗栗的住宿選擇比大湖多、錫隘隧道也是經典路線,不容錯過〉。
從台3線左轉入苗26鄉道毫不客氣的就是上坡的侍候,出了隧道就享受一路下坡的愉悅。




公館鄉南河地區自行車道的地標。

沿著苗26鄉道循著路標過新東大橋進入苗栗市區,結束了一天豐富的行程。

~~~~~~~~~~~~~~~~~~~~~~~~~~~~~第十天~~~~~~~~~~~~~~~~~~~~~~~~~~~
一早離開苗栗市區過龜山大橋沿著台6線前進到達公館鄉。先到老街的傳統市場買了客家口味的草粿當補給品掛在車上。



路旁的紅棗觀光果園。台灣紅棗主要產地在公館鄉,目前正值盛產期。除了紅棗外,芥菜、芋頭也是公館鄉著名農產品。

在連續通過福星1至4號隧道後,來到「出磺坑」〈中油鑽探工程處所在〉,熱心的員工向我做了一些簡介。出磺坑在清咸豐年間即開始採油,是台灣石油發源地,也是全世界第二老的油井。目前在一口原以為枯竭的油井中又鑽探到大量油氣,頗具經濟價值。



汶水老街。店舖都還沒開門,直接騎車穿過。

出了汶水在台6線終點左轉入苗62鄉道,會先經過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繼續前進沿途都是草莓觀光農園,接著來到清水坑豆腐街,這是騎進來的主要目的。只是很沒口福,還沒開賣,又再次殘念,只得牽著車在不到200公尺的老街看看。這裡已進入泰安鄉境。






山地的醫療資源缺乏,一間小小的診所大清早就門庭若市。很多人都是從更山裡的泰安鄉下來看病的。

回程再進到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參觀,管理處佔地寬廣、造景優美,頗值一遊。後來才知道我的行程錯了,如果先逛管理處再到豆腐街就能吃到豆腐了。



經過大湖市區隨手拍〈大湖酒莊、菜攤的紅辣椒、老舊的木造房子〉。



到栗林派出所補水、問路後,坐在路口休息,才發現昨天在仙山時遊客送我的三灣大水梨還沒吃,怪不得背包好重。

離開派出所隨即看到了130縣道路標,130縣道在苗栗享有盛名,有「幸福公路」美譽之稱,也是一條單車朝聖路線。苗栗縣剛舉行的台72線飆汗活動就經過此路段。一轉進縣道就是毫不留情的上坡,不讓你有喘息的機會。
此地稱為薑麻園,除了生薑外一年皆有蔬果可採,包括草莓、水蜜桃、紅肉李、高接梨及柑橘等,因此沿途很多農園。不知道是非假日,還是非產季,都是關門的。每家農園的門口都有一個薑人木雕,被漆成黃、紅、藍、原木等色。



經過開門的福園觀光農園停下來休息,老闆娘幫我補水,請我試吃農改場教導製作的薑糖,另外賣我5條芭蕉10元。

這是什麼認的出來嗎?第一次見過的香水檸檬。

聖衡宮是姜麻園地區民眾的信仰中心。在福園農園時老闆娘特別提到聖衡宮的事蹟,關聖帝君對此地區庇佑良多,非常的靈驗。


過了聖衡宮就看到涼亭及地標,這是最高點,接著就一路下滑。



連著2個路標指示,左轉到勝興車站和龍騰斷橋,右轉往三義。三義也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城鎮,先進市區用了中餐,再到三義木雕博物館。過了博物館會經過水美街,今天也只能騎著車看看櫥窗了,各家木雕店中擺著各式神佛雕像和藝術品等,騎上一段就可以感受到人文氣息的濃厚。


博物館旁以日式鳥居迎人的四月雪小徑。或許今年氣候變化無常,樹上仍有零星的油桐花。

循著路標來到勝興車站。這時飄起雨來,匆忙照張像,看下街景後,繼續騎前往下一個目標。


龍騰斷橋。


從三義過來的這一段路並不好騎,路窄、彎多、坡大、再加上是熱門景點過往車輛很多。三義的地勢比較高,從三義過來還好騎,如果從后里上來就會很硬。

下滑後經過義理大橋,看的到中山高和火焰山。

進后里後沿著台13線經豐原到了台中市。今天的目標是住到彰化市,沒想到突然變天下起傾盆大雨,等了1個多小時沒有停的跡象,只得在台中市區找了一間小旅館住了進去。
沒騎成北橫、北宜,來到了台3線一路從關西下來經過了這些客家城鎮,除了沿途的自然景觀豐盛外,人情風俗、歷史文物更是讓人目不暇給、驚歎不已,反而有如獲至寶之感。這些客家庄更是四月雪盛開之地,如果有機會,明年4、5月油桐花盛開時會再來。
~~~~~~~~~~~~~~~~~~~~~~~~~~~~~第十一天~~~~~~~~~~~~~~~~~~~~~~~~~~
出門十天騎進了台中也表示這趟環島已到了尾聲。昨晚被大雨擋在台中市,在旅社裡一邊擦車一邊想著,是比照去年環島最後一站由台中直接騎回高雄,還是再加一天找路線騎。最後決定先到鹿港參觀後就直接回家吧,。
一早出門騎沒幾步才發現原來昨晚就住在台中公園附近,從沒近看過台中公園,難得的機會,牽著車在公園內走了一圈。

進到彰化市沿著路標一路來到了鹿港鎮,先到鎮公所要了一份導覽地圖,拿著地圖研究一下方位,就開始今天的鹿港古蹟探索。


隘門。建於道光年間,門楣上書「門迎後車」。當時是防禦工事,到晚上會關閉防止宵小和盜匪入侵。

老街。到的太早都還沒開門營業。

半邊井。此戶人家鑿井在圍牆邊,一半自用一半供鄰居使用,發揮敦親睦鄰的美德。


南靖宮。創建於清乾隆年間〈1783年〉。


新祖宮。創建於清乾隆年間〈1788年〉的官方媽祖廟。



鹿港公會堂。創建於日據時代〈1928年〉做為民眾集會的場所。

天后宮。創建於民末清初,清雍正年間遷至現址。天后宮不論石雕、木雕都非常精湛。



玉珍齋。進到玉珍齋試吃了一些茶點。

看到鹹蛋糕好奇的買了一塊來嚐嚐,口味很不錯。

城隍廟。創建於清道光年間〈1839年〉。

九曲巷。早期居民沿著河道興建屋舍自然形成曲巷,亦有防風防砂功效。

十宜樓〈懸在半空的紅磚樓〉。為私人宅第,十宜樓意指琴、棋、詩、酒、畫、花、月、博、煙、茶,為昔日詩人墨客聚會的場所。

丁家大宅。清光緒年間〈1880年〉丁家有子進士及第。此座大宅是鹿港保存格局完整的古建築。在進士樓門前面對右邊的是新娘轎、左邊是媒婆轎,另外在旁還有奶媽轎及官轎。


鹿港民俗文物館。辜顯榮創建於日據時代〈1919年〉的私人豪宅建築。要購票入內。

龍山寺。創建於民末清初,主祀觀音菩薩。乾隆年間遷建於現址。現為國家一級古蹟。





摸乳巷。

鹿港市區不大,但有太多的文化古蹟值得慢慢觀賞,花了3個多小時也才看了一半,還沒吃到美食,也只好就此打住,剩一些景點及美食留待下次再來吧。
沿著台17線南下看到王功漁港的路標,也顧不得時間不夠還是要轉進去瞧瞧。
王功漁港。


穿過漁港來到芳苑燈塔,好壯觀的燈塔。



王功市區到漁港間一路上的店賣的幾乎都和蚵仔有關,也吃了一盤好大的蚵仔煎〈和安全帽比較〉,又再吃了一支枝仔冰。


時間來到下午1點,離家至少還有160km,再不趕路不行了。把地圖拿出來研究,決定再到北港、新港看一下,與鹿港湊成三港,其他都不停了。
離開芳苑一路經過二林鄉、竹塘鄉、崙背鄉、褒忠鄉、元長鄉等農業鄉鎮,看到的都是農田作物,景觀單調且天氣又悶熱到不行,一路上騎的好累。所幸在元長鄉遇到一陣大雨,淋著雨趁著涼爽加快腳步到了北港鄉朝天宮。


續騎到新港奉天宮,再度遇見2位環島車友〈大前天首次遇見〉。


離開新港不久天空就飄起雨來,天也漸漸暗了,進嘉義後傾盆大雨就下來了。又再度陷入長考,是停下來住宿還是繼續騎。舉棋不定下,答案還沒出來,已出了嘉義,那也不用回頭就繼續騎吧。下了1個多小時的雨,在過了新營就停了。
夜騎!就小心些慢慢的騎吧。
11點35分拖著一副疲憊的身軀和一顆興奮的心回到溫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