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搜尋結果真假時 Google將提供5項工具幫助判斷(但有四項目前只支援英文...)

懷疑搜尋結果真假時 Google將提供5項工具幫助判斷(但有四項目前只支援英文...)
總之最近一片讚揚ChatGPT好處的聲浪中,也有一股聲音是擔心ChatGPT會成為散佈錯誤訊息的幫手,因此用戶本身要培養判斷能力這件事,成為下指令之外,另一個要具備的核心能力,但這真的很難,因為圖文影音數量太多,產生太快,又真真假假混雜,似是而非難以判斷,就算透過事實查核中心之類的機構去瞭解,也是杯水車薪,緩不濟急。

如果幫助用戶提高查證意識這件事,是由Google來做,會不會全面一點,有效一點?不清楚...但還是肯定Google在搜尋結果上,給出幫助用戶核實訊息的工具了,至少是個幫助。
Google今天在官方部落格宣布,將在搜尋結果上,增加5個幫助驗證可信度的工具,包括說明資料來源、作者背景、提供更多觀點、提醒關注時事發展...等。

首先在接下來幾天,全球所有語言的搜尋結果條文右上角,會有個三點點圖示,點擊後就會另外跳出卡片,說明這條搜尋的來源,是一個怎樣的網站,以及系統如何判斷這是有幫助的結果,讓用戶對來源有個基本的瞭解。
懷疑搜尋結果真假時 Google將提供5項工具幫助判斷(但有四項目前只支援英文...)

若你是搜尋英文結果,那麼在這核實卡片裡,可能還會有關於這位作者的背景資訊,讓你判斷它的立場或可信度。
如果直接在搜尋框裡搜尋該來源,或想瞭解的英文網站,也可以看到更多關於這個網站的描述,包括維基百科上的說明、該網站自己的關於我,以及其他第三方文章的介紹。
Google舉例,若你要瞭解rainforest.org (雨林聯盟)這個網址是否可靠,就會在結果裡,以更明顯的三張卡片來說明這個網站的背景。
懷疑搜尋結果真假時 Google將提供5項工具幫助判斷(但有四項目前只支援英文...)

而針對新聞,Google會先在美國,針對英文新聞提供一個名為「觀點」的欄位。
在熱門新聞下方,會有一排輪播好,上面會顯示來自不同記者、媒體、專家及相關人士,對此新聞事件的見解,讓讀者在看新聞時,有更多方面的觀點可以對照,避免被立場明顯的文章影響判斷。
懷疑搜尋結果真假時 Google將提供5項工具幫助判斷(但有四項目前只支援英文...)

如果新聞事件正在發展中,那當下一定會有各種正確性不明的報導出現,針對這種會快速演變,還有後續進展的議題,Google搜尋也會自動顯示可靠的建議內容,可靠的指標包括該來源的專業度、權威性,以及高可信度,並表明因為事情還在發展中,提醒用戶可以在稍後有更多資訊時,再回來查看。
這功能是由Google在去年提出的一個排名系統提供,Google訓練系統學習辨識訊息的可靠度,當系統對搜尋出來的結果品質沒有高度信心時,就會觸發這個排名系統,提供建議,這系統每年會有數千次的更新,並持續訓練辨識的準確度。
目前這功能只作用在英文搜尋,未來幾個月也會擴展到德文、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語及日文....
(為什麼很多新功能中文常常沒下文...QQ)


Google為訓練識讀能力還做了哪些事?

Google也提到,除了提供查核工具,他們也持續推動識讀素養教育,包括Google與美國圖書館協會合作,推出「Super Searchers」計畫,為大約一千名圖書館工作人員提供培訓,鼓勵他們教育接觸到的用戶,至今這計畫已經培訓了5個歐洲國家的數百名工作人員。

此外Google也和一個位在美國的非營利新聞學院及研究組織「Poynter Institute for Media Studies」,底下的「MediaWise」合作,訓練青少年的識讀能力,培養他們辨識病毒式傳播的錯誤訊息,以及分享媒體素養技巧。這項計畫也會擴展到德國、巴西,和當地的新聞機構合作。

以及,去年11月Google和YouTube也捐款1320萬美元(約台幣4億)給國際事實查核聯盟(International Fact-Checking Network/ IFCN),建立新的全球事實查核基金,用來在未來三年,支援65個國家,80種語言,135個該聯盟認證的事實查核機構工作,這筆捐款最近開始正式運作,Google及YouTube也會和IFCN社群合作,開發能在Google和YouTube平台上偵測並分析假訊息的工具。


YouTube上怎麼做查核?

是的,更大的困境應該是YouTube的傳播能力 vs 驗證難度。
在全球有26億用戶的YouTube,已經是僅次於Google搜尋的主要訊息來源,但YouTube上的不實訊息影片更難查核,就算有應對,也多半是針對英文訊息有作用,要防範非英語不實訊息更顯困難。對此在去年年初,有超過80事實查核組織對YouTube執行長發出公開信,呼籲YouTube採取更多行動打擊不實訊息影片,也要重視非英語素材的問題。
後續Google在去年11月發表了一篇「Google及YouTube如何投資事實查核」新聞稿,裡面提到Google做了哪些幫助查核的方法,針對YouTube,他們推出了訊息面板(Information Panels),提供有關影片的更多背景訊息,以及若該查詢結果有經過事實查核,會顯示相關聲明真假,或部分正確。

另一個工具是突發新聞面板(Breaking News Panel),會出現在某些新聞內容上,讓用戶瞭解哪些新聞來源較為權威。

不過這兩個功能目前都只限於部分國家及語言的YouTube。
還是那個問題,中文進度總是未知。

其實不管有沒有偵測工具,都趕不上不實訊息傳播速度,防不勝防,因此可能讀者自己的警覺意識,慎選閱讀來源、不輕易分享...等認知,更為重要。


#不過有時候已經不是錯誤不錯誤,而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問題了...
被操弄人性OK嗎?
Nanako0625 wrote:
總之最近一片讚揚Ch...(恕刪)


對資本家來說,消息來源可不可信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司營收有沒有增加比較重要。(誤)

可是對於著迷於「話術智慧」的人來說,就算有這樣的工具能支援中文,他們依然也不會想查證就是。
我只是覺得google已經不是當年的google 是不是換了這個CEO關係
劍心san
願聞其詳
未來資訊戰科技都搶這一塊
以現在莫名其妙訊息滿天飛的狀況,這功能還真希望真的有用…
http://kheresy.wordpress.com/
現在一堆假消息芭樂文真的可怕

以前只靠一段文章就能讓一堆無腦的人信了

如果未來又靠AI自動繪圖產生影片產生文章 以AI的產出速度 真的恐怖

有圖有真相 有影片為證 這種說法 在這年代 也漸漸失效了
現在訊息太多
在判斷上也是需要有工具來輔助
幫助判斷正確率不知道如何?
只有英文
可惜要英文
期待中文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