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具裝修--水槽櫃的唯一選擇


hsiyanin wrote:
我們這邊的TOTO經銷商跟我說的,
跟建商配合的則是另一區的TOTO經銷商,
看來我得去找台中其他區的TOTO經銷商或浴櫃廠商了。


我覺得你直接找浴櫃廠商or廚具廠商or系統櫃廠商比較快。

當然,
還是建議你採用南亞發泡板。
有鑑於它應該會懸空,
所以還是用實心發泡板吧!
不好意思,在這借版想請教RAY大非廚具的問題,小弟現在全室都是舖設60x60拋光石英磚,但其中三間房間想改舖設超耐磨地板,所以想說把客餐廳的拋光磚給打掉(三間房的不打),然後重新舖設好一點的拋光石英磚,也可用來對接舖設超耐磨地板完成後的高度,現在困惑的是不知道該使用直鋪的方式還是平鋪的方式,有朋友說因為我房間地板夠平(新屋),所以直鋪就好,可選擇(QS,富美家..等),也不用打釘破壞地磚,但也有朋友說應該要平鋪(海島型超耐磨地板),且打釘固定比較保險,況且還得對接客餐廳地磚,所以小弟想請教何種方式比較恰當?另進場施工順序有沒有應該要加強注意的事項呢?謝謝!

Morris.Wang wrote:
不知道該使用直鋪的方式還是平鋪的方式,有朋友說因為我房間地板夠平(新屋),所以直鋪就好,可選擇(QS,富美家..等),也不用打釘破壞地磚,但也有朋友說應該要平鋪(海島型超耐磨地板),且打釘固定比較保險,況且還得對接客餐廳地磚,所以小弟想請教何種方式比較恰當?另進場施工順序有沒有應該要加強注意的事項呢?謝謝!


既然要對接客廳地磚,
就請不用考慮了,
採用平舖海島型超耐磨吧!

等你看到直舖後的對接收邊方式,
你應該會「感動」地流下男兒淚…


bigpiz wrote:
既然要對接客廳地磚,...(恕刪)

既然RAY都這麼說,那我也就不再考慮直鋪,平鋪給他大力的鋪下去了,哈哈!~接下來要煩惱的是該如何選擇海島型超耐磨地板呢?繼續爬文找知識
不鏽鋼, 也就是俗稱的白鐵, 種類其實有3千多種,
有的是為了耐酸, 耐鹼, 耐狀擊, 耐磨....等等,
會有這麼多種, 是為了用途不同而衍生出不同的製程及金屬添加劑.

回歸正題...
廚具常用的是 #202, #304, #403 三種,
排除使用於工業用的不談, ST#304最貴, 所以使用ST#304的產品都會特別的標示.
由於金屬製造的工業技術不同, 台灣常見的是為日/台/韓生產的不鏽鋼.
以桶身來說, 因成本問題, 使用不同的不鏽鋼厚度(1.0mm, 0.7mm, 0.6mm 或 0.4mm)來做骨架或包覆,
製作上, 有分"純"不鏽鋼, 不鏽鋼包木芯板, 不鏽鋼包塑合板, 不鏽鋼包覆MDF, 不鏽鋼包覆發泡板...等等.
桶身四周隔板還有分單層不鏽鋼或雙層不鏽鋼.
所以桶身的材質組合有幾十種, 各種不同組合法, 差價就很大了.

不鏽鋼桶身要做得漂亮就得用沖壓機及裁切機
一般的廚具廠商那可會去買這類笨重又暫空間的機器
所以都是轉包給其他廠商生產.

蝕刻不銹鋼, 髮色不銹鋼是利用化學工程的方式處理, 拿來當廚房牆面上下櫃中間背板, 超級漂亮,但也很貴.

發泡板
這材質很多, PVC, PU, EVA..等等
種類又有標準發泡板, 硬殼發泡板... 等等
請選用者注意, 發泡技術過程都要添加一些發泡劑,
家中發泡板用量低還好, 大量使用時, 家中有幼兒的要多注意,
每一家用的添加劑又不同, 不敢多說, 會被告...

可以做桶身材質百百種
木芯板, 整體不鏽鋼桶身, 不鏽鋼包覆木芯板支架, E1-V313, 密集板, 硬殼發泡板...等

選擇材質前, 最好考量一下居家的氣候及濕度問題,
台灣北部及南部氣候的濕度相差很大,
低樓層和高樓層之間也有差異,
用那種比較好, 問問鄰居就知道,
最後的重點都是價錢...
tweety54 wrote:
發泡板
這材質很多, PVC, PU, EVA..等等
種類又有標準發泡板, 硬殼發泡板... 等等
請選用者注意, 發泡技術過程都要添加一些發泡劑,
家中發泡板用量低還好, 大量使用時, 家中有幼兒的要多注意,
每一家用的添加劑又不同, 不敢多說, 會被告...

可以做桶身材質百百種
木芯板, 整體不鏽鋼桶身, 不鏽鋼包覆木芯板支架, E1-V313, 密集板, 硬殼發泡板...等

選擇材質前, 最好考量一下居家的氣候及濕度問題,
台灣北部及南部氣候的濕度相差很大,
低樓層和高樓層之間也有差異,
用那種比較好, 問問鄰居就知道,...(恕刪)
果然是行家!!PVC 不是很可怕嗎?
想請教一下如果在新竹一樓的話,桶身用發泡板還是塑合板好?所謂的進口板就是指塑合板嗎?還是水槽那一櫃跟別的最適合採用的材質不同呢?能否請大大分析一下原因?謝謝您!
1DX + 35L、85L II、135L、 16-35L II、28-70L、70-200L II

可是我有點疑問耶,現在八里那一帶的工廠很多都不用塑合板,我是不知道為什麼啦,目前又回到木心板為大宗,像吉祥就不使用塑合板。

木心板是不是也有經過 V313 驗證呢? 基本上裏面的板材好像很容易留下蟲卵,到時會後患無窮,只是如果己經有用結晶鋼烤六面封板的話,還會有這種後患嗎?

如果我桶身不想用ST ,那我指定材質為發泡板時,我還需要注意什麼呢?

M大所指的那些工法,到底有哪幾家廚具商會願意這麼花功夫做呢? 好像有些坊間廚具商,我跟他們提到這些東西時,好像都是在跟外星人說話一樣,包含我想用木抽代替拉籃或鋁抽這點,老闆還很訝異的告訴我,那是衣櫃才有人這樣做耶。
encorewon wrote:
包含我想用木抽代替拉籃或鋁抽這點,老闆還很訝異的告訴我,那是衣櫃才有人這樣做耶...(恕刪)
啊你沒跟他講,在國外拉籃是只有衣櫃才這樣做耶!廚具本來就是用抽屜沒錯呀!怎麼臺灣衣櫃的跑到廚具,廚櫃的跑到衣櫃嗎?
1DX + 35L、85L II、135L、 16-35L II、28-70L、70-200L II

robuni wrote:
啊你沒跟他講,在國外...(恕刪)


哈,我看那間老闆娘對我說的感覺好像都不知道,我就隨便要張報價就走了,不想浪費太多時間。

八里那幾家是大致上有去詢問一下,各有各的說法,反正做完功課就是堅持想法,別被改變就是了,只是廠商難尋啊,不知幾位大大有沒有特定的廠商可以 PM 一下,讓小弟快快結束這個輪迴,雖然年底才要交屋。
encorewon wrote:
可是我有點疑問耶,現在八里那一帶的工廠很多都不用塑合板,我是不知道為什麼啦,目前又回到木心板為大宗,像吉祥就不使用塑合板


因為塑合板吸水之後的膨脹率太高,
敢用的廚具廠商的確不多。

木心板之所以大宗,
是因為它的成本與塑合板差不多一樣低廉
如果採用F3甚至更低的規格時就省更多
(譬如麻六甲)
但變形率至少比塑合板低很多。

實際上當你洽談的時候只要預算到了一定的程度,
我想大部份廚具公司應該至少在水槽櫃都會為你配置發泡板OR不銹鋼板才是。
(至少…有少許良心的廠商應該都是這樣做)

encorewon wrote:
木心板是不是也有經過 V313 驗證呢?

這問題很有趣,
就好像去了錢櫃,
看到輕隔間板料的耐燃測試報告之後,
開口問:「RC樓板有沒有經過耐燃測試呢?」

正因為塑合板的技術良窳決定了遇潮時的變形率,
而為了讓消費者可以放心地信任廠商的技術優良,
所生產塑合板的變形率不至於比木心板高得太離譜
所以才會發明V313這種檢測方式…

這樣說,
相信encorewon大應該聽得懂才是。

話說回來,
關於E1-V313是不是適合做水槽櫃這檔子事兒…
RAY其實是持比較保留的意見。

就算是花了大錢買了好的檯面、水槽、龍頭,
也細心地在施工時將周邊項備都做得滴水不漏…
但畢竟三角凡而並不是百年不壞的東西,
silicon也有老化的問題,
加上人造石檯面如果不小心有了裂縫,
這些問題之中只要爆發了其中一樣,
那可就真是吃不完兜著走。

老話一句,
RAY還是相信泡不爛浸不透的發泡板才是王道…

encorewon wrote:
基本上裏面的板材好像很容易留下蟲卵,到時會後患無窮,只是如果己經有用結晶鋼烤六面封板的話,還會有這種後患嗎?

容易留下蟲卵的是實木板料。

雖然不敢說木心板就百分之一百不會有蟲卵,
不過說真的比率極低極低,
這部份encorewon大應該是記錯…或是聽到錯誤的消息了。

基本上擔心蟲卵問題的話,
還是要靠藥劑。
否則怎麼封板都是沒有用的。

encorewon wrote:
M大所指的那些工法,到底有哪幾家廚具商會願意這麼花功夫做呢? 好像有些坊間廚具商,我跟他們提到這些東西時,好像都是在跟外星人說話一樣

先不提這些工法是否很花功夫…

純粹就只解答encorewon大的疑問:

他們聽不懂,
是因為你問錯了人。

上面說了,
一般廚具廠商大部份並不敢用塑合板,
也就所以…他們對塑合板的施工方式當然不了解。

想要找到你提的做法他都聽得懂的廠商嗎?
很簡單,
找系統櫃廠商就是了。

由於建材的特性不同,
在施工方式上就會有差異。
一般大致針對不同的建材,
我們探討該不該採用某項工法的時候,
通常會出現以下的五個方向:
有些工法是不得不這麼做,
有些工法是不應該這麼做,
有些工法是這麼做會比較好,
有些工法是用別的方式會更好,
有些工法則是見仁見智。


放心,
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複雜,
下面舉例分析給你聽:

就用木榫接合櫃桶這個工法為例子來說明:

1.MDF:
(也就是所謂的中密度密集板…在家樂福、特力屋、IKEA很多的那種現成組合櫃…)
雖然RAY並不曾聽過有人拿MDF這種建材來做廚具櫃甚或水槽櫃,
但這個工法本來是MDF板料用的,
所以只好將它提出來。

木榫接合櫃桶的方式,
在MDF這種建材來說是不得不這麼做的狀況。
原因很簡單,
因為它密度太低…
有些密度低一點的MDF板…握裹力甚至比紙板還差,
所以單用螺絲鎖很容易脫釘,
而且在脫釘時往往還會帶下一大片板料脫落;
加上有許多的MDF板料家具為了降低售價,
採用的較薄四分板(12mm)根本就不足以挖出KD釘的嵌槽,
另外大量組裝時…採用需要人工的KD釘也不符合經濟效益。

就因為上述這些原因,
所以就有人採用了電腦鑽孔後、木榫接合的方式。
一般大賣場常見的MDF櫃體接合都以這個方式為主。

由於MDF質軟,
所以可以在較小的孔內敲入較大口徑的木榫,
而靠撐緊的方式提供(極有限的)固定拉力。

這兒的木榫指的和傳統木作工法刻鑿出頭大尾小的木榫(俗稱鳩尾榫)是不同的東西,
(好,我承認這是廢話…MDF也不可能這樣玩…)
而是寬度相等的小圓柱型木榫,
週邊加以刻溝以便它有變大的擠壓空間,
直接硬敲進榫孔。

話又說回來…
這種工法要說是MDF採用…其實也有點爭議。

等寬小圓柱形週邊刻溝槽的木榫,
其實是由量產實木家具的工廠所發明。
其實正統的實木家具榫接當然是採用上面說的鳩尾榫這種接法才是正宗,
但在工業革命時代為了大量生產、降低售價,
採用這種木榫當然大量降低了加工的工資,
所以才被發明出來。
但在實木家具的硬度較高,
所以其實挖的孔徑幾近相等於木榫直徑,
和我們這裡要討論的MDF與塑合板挖較小孔徑的工法並不全然相同就是了。

2.塑合板:
(這裡指的是我們常說的E1-V313)
對密度高於MDF的塑合板來說,
它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由於塑合板均為出廠時已完成塗裝,
所以如果要採用螺絲固定…就勢必會導致外觀的破壞,
於是為了在接合板料時可以保持櫃體外的美觀,
一般多半是採用KD釘的固定方式居多。

由於塑合板的密度比MDF略高,
但硬度仍較木心板來得低許多,
所以仍然具有較高的彈性,
的確也可以採用木榫套接的方式,
(不過…以一樣的開孔孔徑來做的話…敲進去要比MDF費力得多就是了)
只不過…目前以這個方式施作塑合板的廠商居少數。

在一般常見的18mm厚板料施作情形下,
木榫的優點是:
由於木榫開孔較小,
所以對板料強度的破壞相對的也少,
可以維持板料原有的承重強度。
另一方面由於木榫開在板料中央,
所以即便是固隔或中立板,
一樣都看不到五金螺絲的痕跡,
在櫃內較為美觀。

木榫的缺點則為:
它在板料的對接上,
僅能提供接合位置校正的功能而已,
由於寬度相等而並沒有所謂頭大尾小的鳩尾式設計,
所以固定兩位板料的作用極低,
就抗拉力的方面來看…可以說僅是聊勝於無的存在。

而相同的狀況在KD釘則是相反…
KD釘的優點是:
由於KD釘有鎖閉的功能,
所以在同樣提供接合位置校正的狀況下,
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
可以提供兩片板子接合處的較高抗拉力,
對吊櫃或不靠牆的高櫃來說,
有較好的降低變形率的效果。

相對的…KD釘的缺點是開的孔較木榫大得多,
所以板料的強度在這個地方會受到影響,
所以通常在較大的跨距加上較大承重的狀況下,
就會不得不採用加厚的25mm板料,
才能求得較好的承重效果。
另一方面由於KD僅能在櫃桶組裝時採向外的方向來隱藏,
當櫃內另有中立板或固隔時,
即會看到KD釘五金的存在,
所以在空櫃狀況時比較不美觀。
(話說…東西擺滿了之後…其實也是看不太到的啦…)

3.木心板:
(由於RAY對麻六甲的材質特性並不是太熟…這兒就只討論柳安木的正木心板,不討論麻六甲板料)
就木心板來說,木榫接合法是不應該這樣做

由於木心板的密度、硬度較高,
所以如果要敲擊木榫的話,
勢必就得像上面說的實木家具做法一樣,
要將孔徑擴大到與木榫幾近相當。
在孔徑幾近相當的狀況下,
木榫幾乎是完全不具有固定的抗拉力機能,
僅僅只能靠膠合的方式提供更加聊勝於無的固定…

如果要想讓這個木榫具有抗拉效果,
而以MDF板相同的施作方式,
以較小口徑硬行敲擊的方式來做的話,
由於會有一定比例的孔位是無法敲擊到完全密合,
所以反而會增加需要拆掉重組的失敗率。。

但相對的,
由於大部份廠商所採用的木心板,
通常都不是出廠就完成表面塗裝的材料,
大可以在組裝完櫃體後再加以表面包覆,
(如貼覆美耐板、烤漆玻璃、水晶面板、結晶鋼烤面板、實木飾板或直接烤漆…等)
加上它對螺絲釘的握裹力極佳,
所以這個問題就好解決得多:
直接在櫃桶外側以螺絲固定板料,
組裝完之後再由櫃桶外側貼覆表面材即可。
這樣的狀況下…不但對板料的結構破壞更低,也能提供優良的固定、抗拉機能。

4.發泡板:
(抱歉,RAY沒有用過中空發泡板,所以也只能討論我常用的南亞實心的發泡板的狀況)
在發泡板來說,
採用木榫接合是屬於採用別的方式會更好的狀況

當然,發泡板的硬度的確也可以敲得進木榫,
但是由於發泡板和木心板一樣…通常都沒有表面塗裝,
(至少RAY是沒有聽過有這樣的產品啦…)
所以也一樣可以在組裝完櫃體之後再做表面包覆,
當然一樣是採用桶身外螺絲固定,
邏輯一樣是因為對板料的結構破壞更低,也能提供優良的固定、抗拉機能。


好,以上的分析雖然是落落長了點,
但我想encorewon應該至少在度估前有看懂…
為什麼我會說一般廚具廠商聽不懂你想要求的工法了吧?
很簡單…
對大部份都沒有用過MDF板與塑合板的廚具廠商來說,
你所要求的工法對他們來說…的確和外星話沒有什麼兩樣…

encorewon wrote:
想用木抽代替拉籃或鋁抽這點,老闆還很訝異的告訴我,那是衣櫃才有人這樣做耶。


robuni wrote:
在國外拉籃是只有衣櫃才這樣做耶!廚具本來就是用抽屜沒錯呀!怎麼臺灣衣櫃的跑到廚具,廚櫃的跑到衣櫃嗎?


其實兩種說法未免都失之偏頗。

抽屜有抽屜的實用,
因為瑣小雜物用拉籃的確難收納…
就譬如像小瓶小罐小盒小刀小叉這些東西,
用抽屜收才方便;
拉籃有拉籃的便利,
因為抽屜難以達到在最小空間中做出間隔、透氣的效果,
就譬如砧板菜刀平盤乾貨杯具這些項目,
只有拉籃五金才適合收納;
有些東西是拉籃、抽屜都適合收納的項目,
如鍋具大盤罐頭保鮮盒這些東西,
則採用兩者中任何一種都是可以的。

其實RAY一般會給消費者的建議是…
依自己廚房中需要收納的項目來規劃櫃體內容,
以決定什麼地方用木抽、什麼地方用拉籃,
甚至是採用綜合型的木心板底+圍欄,
一切還是應該以實用為最高考量才對。

encorewon wrote:
反正做完功課就是堅持想法,別被改變就是了


這個想法是對的,
不過…
最好是真的確定自己的功課有做足…再下定論會比較好。



關於以上的內容……
RAY無意與專業的廚具前輩抬槓,
純粹就個人所知的邏輯角度,
解析一下建材與工法的關係,
謬誤之處,
也歡迎各位對廚具學有專精的前輩一起切磋研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