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臨時工——由廚房落油說起

liang909 wrote:
其實準此原理,應可請裝潢線板假樑之類的”堤防”。
但,要達到攔阻的功能,室內氣流一定要穩定,否則油煙一定亂竄,攔不住也抽不走。

從圖上看,大大的格局怕有二個問題,一是爐台左方是空的,油煙一定由門測竄升,所以可能要加強這邊的攔截。
另一問題是窗子,窗子的功能雖是通風,但無法控制流向,所以烹調中不可開窗。
如果清楚這二問題,只要在頭頂處裝一線板或假樑,便能使油煙局限在上方,然後再設法解決清理問題。...(恕刪)
據此推測,油氣向上飄到天花板後,向外飄會被圖中橫樑擋住,只能向內飄,空氣冷卻後,開始下墜,最後大部分都落於吊櫃頂。由此可見,如果能在爐臺上方範圍的天花板訂做一圈線板或一條假樑,就可限制油煙落在該線板或假樑圈住的範圍內,問題就是這線板或假樑要如何設計,才能兼顧美觀呢?不知板友們有何高見?

另請教樓主,依此原理您的吊櫃底會有油煙堆積嗎?還是因為氣流尚熱時會繼續向上飄,只有當冷卻後才會向下落,所以只會落在朝上的面、不會累積在向下的面?
1DX + 35L、85L II、135L、 16-35L II、28-70L、70-200L II
liang909 wrote:
我的廚房設有三個層次的照明:
一是流理台上方的櫥櫃燈,水槽工作區28WT5燈,左方14WT5燈。這二個燈都是感應式的,只要有人進廚房它就亮,離開一下後自動關閉。
另一是餐桌燈和流理台頂燈。這二盞燈原來水電佈線的位置,一在進門左側(日式拉門邊),一在後門出口處。這理所當然的位置(都在門邊),要人家隨手開關,說實在的並不人道。
所幸,在廚變前我就找到幾種類似的遙控開關,先在臥房試用,連床頭的日式紙拉門(用以替代窗簾)都可以裝開關。以前裝連動雙切,一定要佈三線,現在有這種隨意貼的遙控開關,要裝哪裡就裝哪裡,要裝幾個就裝幾個,還可單開總切(水電佈線會佈死你)。
進門右側木櫃門上,雙連的觸控開關可以開、關餐桌燈及廚頂燈。
而油機右方上掀門的雙切觸控則分別開關頂燈及水槽下方的機關。
老朽和老太婆約法第一章...(恕刪)
我的設計中,廚櫃這一側的照明分三部分:
1. 櫃頂照明:提供全室甚至可含吧台區與餐廳的間接照明,預計使用可調光 T5 28W 840。
2. 工作區局部照明:底板燈即您說的「流理台上方的櫥櫃燈」,提供工作區足夠亮度,可不需調光。
3. 踢腳板照明:我的檯面 65 cm,此照明提供櫃體懸浮感,如果用 T5 不可調光怕過亮,考慮使用 LED 條燈。

依您經驗,櫃頂會累積油煙,如此櫃頂照明您如何防護呢?
流理台上方的櫥櫃燈您裝設位置是偏內還是偏外側?
我的調光安定器配線圖如下(1-10V),不知您所用的遙控開關可以與調光器整合嗎?

1DX + 35L、85L II、135L、 16-35L II、28-70L、70-200L II
robuni wrote:
據此推測,油氣向上飄...(恕刪)


線板或假樑要如何設計的問題,大概要到現場才能確定吧!
我這幾根露樑,當年還有木工建議我補平,比較美觀也不會在樑上積油,還好我沒做天花板補平,因為實際與推論恰好相反。
至於吊櫃底部,可說幾乎不會積油,但油機不鏽鋼蓋上方就會,要經常擦拭。櫃底比較麻煩的是,以前在左側台面有熱水壺、電子飯鍋及一個小電蒸鍋,蒸氣經常在櫃底結露,而右側水槽上方冬天熱水用得多,櫃底也會溼溼的,T5燈具很容易受潮損壞。
所以,我現在改用電陶爐加平底鍋蒸東西,熱水壺則改廚下加熱器,台面就剩小電子飯鍋了。
liang909 wrote:
依您經驗,櫃頂會累積油煙,如此櫃頂照明您如何防護呢?
流理台上方的櫥櫃燈您裝設位置是偏內還是偏外側?


還是用圖說明好了:
頂燈會不會積油,要看”風水”而定,這是我的頂燈的位置。當時因找不到適當的燈具,就用IKEA的CD架貼上燈罩紙勉強用了起來。原先裝二支PL36W的U型燈管,後來T5普遍了改成28W x2,一直用到現在,換T5時換過一次罩紙。


近拍看,它一直很乾淨,不會有油垢,但偶爾會有蟲屍,看不下去了就要清一下


要在櫥櫃底裝層板燈,一定要裝遮光線板,因為訂製的廚櫃門是貼美耐板的,無法順便訂製倒圓角的線板,這個圓角飾板是IKEA買的。


左邊的櫃底風光T5 14W,看來很乾淨吧


右邊的櫃底風光T5 28W,看來像新的,其實是剛拍的


至於遙控開關只是遙控繼電器,並不影響安定器的調光功能,只是看你要怎樣配置,才不會原想簡單方便卻愈弄愈複雜。
我原先餐桌燈就用ARC LCMR-300 (可孤到,Y拍有賣)的可調光遙控器,用了幾個月,總有自找麻煩的感覺,因為調光後關燈,下次開還是那亮度,不知情的人還以為就只這亮度——廚房與臥室不同,是半公開場所,不是所有人都會操作。所以後來將它換掉。
Ps. 室內設計師們若能了解類如ARC LCMR-300之類產品的特性與運用,必能使你的設計才華像老虎長了翅膀。
此篇文章真該加入"精華區" 處處皆學問啊!
liang909 wrote:
還是用圖說明好了:頂...(恕刪)
我原本擔心 T5 燈管外露會沾上油煙難清理,看您的照片似乎不會耶!

不知您之前用的調光器是調什麼的,如果只是可變電阻用來改變電流大小的,或許只適用於白熾燈泡或特定 LED 燈泡。

日光燈如要調光,勢必要靠具調光功能的安定器,此時調光裝置只負責把調光訊號(譬如 1-10 V 的電壓送給安定器,燈管是安定器在管的,調光裝置不直接控制燈管)。照說調光器如果只是負責送訊號到安定器,那旋鈕調到哪裡,下次電源一開,安定器還是會依調光旋鈕所在的位置所送的訊號控制燈管出力,據我使用的經驗是這樣沒錯。

光線明暗、顏色、色溫是改變環境氣氛最輕鬆方便的工具,但臺灣的燈光照明設計師專業多為劇場、舞臺、公共或商業空間所用,一般居家的業主很少注重照明設計(一方面對各種燈具的特性用途不明白,再者連很多設計師、燈具業者、水電師傅,甚至是節能照明學界的教授,對現在燈具的日新月益都未能掌握),才會天花板間接照明設計二三十年來都是差不多,至為可惜

很多業主在安裝照明設備的時候,除了價格,最常問的,是「夠不夠亮?」但我卻在意「夠不夠暗」?畢竟日落後的夜晚,本來就不需要太亮,黑暗是夜的本色,太亮會讓人無法放鬆。

電子切換開關是上個世代的產物了,切換間光線的硬轉換,在我眼裡,實在難與調光開關淡出淡入的柔美相比。

抱歉離題了,工作區的局部照明是真正需要充足照度的,我不會特別選用調光裝置,而踢腳板處的燈光太亮也不好看,所以我才考慮用 LED,不知您有何建議呢?
1DX + 35L、85L II、135L、 16-35L II、28-70L、70-200L II
西西,這裡那麼多設計師和專業師傅,不被兔......就偷笑了
謝謝鼓勵囉
meggietina wrote:
此篇文章真該加入"精華區" 處處皆學問啊!
robuni wrote:
不知您之前用的調光器是調什麼的,如果只是可變電阻用來改變電流大小的,或許只適用於白熾燈泡或特定 LED 燈泡。


所有的調光器(電力調節器)其實都是用TRIAC對電源做PWM(脈波波寬調變)控制,簡單地說,就是將電流快速開與關(每秒鐘約On/Off 40,000次以上),在每次開與關中調節開與關的時間比(稱為Duty Cycle譯作"占空比"),以達成電力調節的目的。
例如開的時間佔9,關的時間佔1就會很亮,反之開的時間佔1,關的時間佔9就很暗。
可是這種”獨立式” 的調光器只適合接在白熱燈(或電熱管)前,因為熱絲在On/Off時,加熱與冷卻是緩慢的(交流電點白熱燈不會閃爍),所以在開與關間所得電力(亮度)是平均值。
而螢光燈(T8、PL、T5)的發光特性是瞬間的,亮是亮,暗是暗,所以若用60Hz交流電經電感限流(俗稱安定器)點亮時,會有閃爍現象。而電子安定器則是先將交流電整流成直流,然後再振盪成高頻(至少20,000Hz以上)去點亮燈管,此時燈管雖然還是閃爍的,可是因為閃得太快了,眼睛完全不會察覺。
但是,不管是電感限流式或電子安定器,都不能用”獨立式” 的調光器來調光,解決的方法,便是將調光功能移到電子安定器的整流電路之後,直接調節高頻的波寬以控制明暗。但因電子安定器必須安裝於燈管近處(高頻易生輻射干擾),所以就只能將控制端接出,以0~10V的外加電壓控制,而此控制電壓的元件也是可變電阻(更高級的會用霍爾元件)。

我的餐桌燈一直都用白熱燈,而且不調光。因為只有明亮、完整的演色性,才能使食物更秀色可口,雖然耗電一些,所幸用的時間不長。
而之所以會試用調光器,是因為選購ARC的遙控開關時,發現LCMR-300可調光,就順便買了一個試用,它調光的方式是:長按遙控器時燈光會由亮變暗一直循環,一鬆手當時的亮度就Hold住了。再按關燈,又按開燈,亮度是前次Hold住的亮度。
就控制設計而言,LCMR-300的設計是絕對先進的,使用初期常覺得它很眩,很先進。可是,因為它的遙控按鍵和無遙控的是通用的,當它被用於公開或半公開場所時,此不特定做客之第三人(包括老朽兩個高科兒子)也常忘記可調光或要調光(例如全光關燈,下次開燈時,按久了一點就被調成八成光,然後就這樣一直用……直到有天發現……。
所以,就像60x60cm的大烤箱一樣,被我拆了。

Ps. 以LCMR-300分離式控制的方式,要將它併入電子安定器內是可能且容易的,期待ARC會有產品出現。

台灣的設計師,最弱的確實是燈光,早期就會一排滷素燈,搞得家裡像開珠寶店……而現在雖然好多了,但控制方法(開關位置、能否單開總切……)仍然很不人性……如果你在水電配管時沒有佈線,等床擺好了才說要左右各加一個床頭開關,得到的答案通常是不可能,要不就把水電再找來,打牆重新配管穿線,暈倒。其實,他(很多她)若懂,只要幾百元裝個遙控開關,要配幾個遙控器都行。

又,最進燈泡型及MR16的LED燈似乎都已逐漸成熟,但因其光源特性,應用仍受到限制,至於條燈問題更多,但用於地燈,應該沒問題吧。

liang909 wrote:
我的餐桌燈一直都用白熱燈,而且不調光。因為只有明亮、完整的演色性,才能使食物更秀色可口,雖然耗電一些,所幸用的時間不長...(恕刪)
最近松下有一批提供化妝用途的 LED 燈具即將在十月上市,全系列的演色性指數(Ra)都達到 95,已經接近白熾燈的水準了,您有考慮使用嗎?

liang909 wrote:
最進燈泡型及MR16的LED燈似乎都已逐漸成熟,但因其光源特性,應用仍受到限制,至於條燈問題更多,但用於地燈,應該沒問題吧...(恕刪)
條燈問題更多是指?光不連續?
1DX + 35L、85L II、135L、 16-35L II、28-70L、70-200L II
robuni wrote:
條燈問題更多是指?光不連續?


LED光源是一種半指向性光源,將之用於信號(紅綠)燈、手電筒及戶外投射燈等,非常合適,但若用於室內照明,就可能會有一些局限性,或須要配合適當的燈具使用。
另外單晶LED一般亮度都不夠,為增加亮度,通常都將多顆LED貼成條狀或塊狀,此時亮度雖增加了,可是每一顆LED都像是一把小手電筒對著照明區照射,形成多重陰影,光是鬆散無力的,久視易目眩。
解決的方法就是半透霧化,如E27LED燈泡,或用反射型燈具。但這樣一來卻會大大降低效率,且半指向的特性似亦未解決。

且看老朽試用的一些例子,有合適的,也有不合適的:
以下是二款用來還滿意的LED燈泡
東亞的MR-16,DC12V / 3.5W / 單晶100lm


我將它裝在落地窗邊半躺椅的閱讀燈上,此燈原裝50W鹵素燈,以前試過二種LED都不滿意,直到換上東亞這顆,才確定堪用。我用10S三號鎳氫電池以13.8V浮充供電,若遇停電至少能撐6小時。


TESS太一節能8W / E27 / 600lm燈泡:在賣場看到,買了二個先試,覺得還可以又買了四個


這是我的視聽室兼兒童遊戲間,電動銀幕背後的壁櫃下方28W+14W+28W T5三枝均遮光,觀影時只開幕後14W燈。
重點請看天花板上四盞嵌燈(只見三盞):


此嵌燈原無燈罩,內裝27W螺旋省電燈泡,用了幾個月,亮度是夠了,但總覺不對勁。


有天在IKEA看到這燈罩,買了幾個回來套上去,哇!效果奇佳,天花板整個造形質感都出來了


我將此燈內27W螺旋燈泡換成前面那顆8W LED,開燈後左看右看,8W LED和27W螺旋燈泡的效果幾乎無法分辨,故在此LED是完全可以取代省電或白熱燈泡的。


這是玄關間的嵌燈,進門左右各一,因為是感應式點燈,均裝60W白熱燈,先將一盞改裝8W LED,比60W白熱燈更亮,且有一種晶瑩的感覺,但此處不宜套上燈罩。


這是客房的牆角燈,原裝60W白熱燈


換成8W LED後,一樣亮,可是光是鬆散的,底下的光影沒了,反而是天花板上有一塊光,整個感覺是不對的。


這是餐桌燈,裡面的鋁燈罩也是IKEA的,但套上圓桌巾改成的裙罩後,才有一室生輝的效果。此燈只能裝100W白熱燈。人多時,我會改裝東亞的75W螺旋燈,並將燈罩拉高。


人家那麼豪華都叫鄉村風了,我這叫草地風吧


所以,松下的 LED 燈具就等它出來再看看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