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gshine wrote:材質為脂松有濃郁香味...(恕刪) 年輪的間距及寬細代表生長速度與植物所在方位!這樣的材質很想知道你為何要拿他來當基材來用?突發奇想?或者.....所謂的乾燥是釋放管束纖維內的水分,但不同木質其特性依然存在!好用嗎?期待你的繼續分享!
pworld wrote:我對大大的冷氣風管用硬管配管比較有興趣,不知道是大大的建議還是設計...(恕刪) 那是"全熱交換器"的風管,螺旋風管或PVC管都有人用看這樣的配置 側面檢修口的配置及美觀收尾應該要注意一下
全熱機的配管,一般用尼龍帆布加強伸縮軟管,它的風阻係數較大/容易藏污納垢/價格也不便宜,唯一優點是配管施工較簡單,我的施工廠商採用硬式PVC管,管壁光滑風阻係數小/較不會積污/熱傳導差,保溫效果還不錯,唯一缺點是不好施工且90度角轉折處避免不了,各有利弊就看你的要求.http://tw.myblog.yahoo.com/house-esog/article?mid=285&prev=286&next=278&l=a&fid=6
硬管........我當時聽信設計師的話選擇硬管最後復出產痛的代價,尤其是躲在管線躲在天花板無形中變成一個共鳴箱,最後設計師用泡棉也無法阻隔那樣的聲音,那噪音量大到無話可說,設計師賠錢把管線換成軟管~給樓主,這得去注意~
記得10餘年前,板材有一波的大漲價(應是人為炒作),木心板從600多漲快1000的那一段時間,角材也漲了近五成,那時柳安角材大家用不起(那時還未有集成角材),便出現這美松的角材替代品,1根12尺長約便宜10幾20塊,那時大量被使用,其缺點硬度不夠,乾燥易裂,會不會長蟲我不知道,握裹力也不足,隨便用力一敲便斷,此木種應該直徑很小,樹瘤又多,後來建材價格下降恢復正常,便少有人在用.....................所以版主,你建材使用在錯的地方了..........
台灣人真的很討厭松木哩!可能是因為在日本學木材的關係,我對松木的印象還不錯,日本因為木構房屋很多所以也很重視蟲害的問題,(我住的宿舍也是50年的木造建築物)(我住的城市梅雨季和夏天的濕熱(下午下雷雨)與台灣天氣有得拼)我待的工務店結構最常用的就是松木和檜木(秋田杉木常用在地板)akamatsu紅松又是我在工務店中看到最常用的材料(各種角材集成和實木都有),就是這裡用的,不是美松哦!更不是南方松哦!反而太硬的松木日本人不用在結構上,如馬尾松(紅芯松)(之前有出一批給日本人做柱子)(竟然說太重?太硬?過去在台灣是作戶外材的好材料:2葉松)這種角材的強度測試SGS作的活節對於強度沒有影響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