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買房子之前,我一直住在家裡的舊房子裡,房子又大又寬敞,唯一的缺點,就是我沒辦法照自己的意思,好好整修裝潢一下,算是舒服之餘的一個小小遺憾。所以當我和太太決定要買房子之後,我心裡就暗自下決心,要好好給他大搞一番
尋覓了很久,我們終於在新店的碧潭邊,買了一間面河高樓層的房子。老實說,當初是被新店溪的河景和碧潭邊的風光給眩惑住,和老婆兩個心動之下,出價就買了。原屋主的裝潢其實也可以入住,如果是房仲來形容,那就是格局方正,高雅裝潢,採光通風良好,稀有絕美河景大戶。房子室內大約四十坪,這是原來的設計。






原始的設計只有三個房間,但是我們出價買房子的那天,才確定老婆懷了第二胎,所以房子的格局必須變更,既然要動工,那就乾脆一不作二不休,打掉重作。格局的變化,最主要是要增加一間房間,還想要有一間儲藏室來堆放雜物。再加上我們每天都下廚,廚房的功能和大小也一定要符合需要。我想要有一間書房,也需要足夠的書櫃來放我的書,最重要的是,這個設計必須是可以很自然很方便的生活,功能性要足夠。我們在網路上找到一位對胃口的設計師,她也很興奮可以敲掉原有格局作裝潢,所以從去年十月我們開始討論設計,來來回回好幾十回的更動和討論,終於在今年的春節過後,正式動工。
這是新的設計。

開工後就立刻把整個原有裝潢打掉:




拆了之後,才發現拆掉才是對的,因為原來的施工很不妥善,比如:原來兩間浴室都沒有作防水


地板和隔間牆也鋪設的不好,原有的天花板也因為建商送的空調管線,而得向下調整,使得整個房子看起來很矮。

還有這個房子最讚的view,也被醜醜的窗框給擋住了。

於是我們拆掉的原來的鋁窗,也剔除掉陽台的水泥窗框,希望能擁有最棒的視野。

就這樣重新規劃隔間,向上提升天花板,一步一步讓新房子慢慢成形。










接下來就直接開箱吧。
這是設計師請專業攝影師拍的照片。
打開門,從玄觀看進去的客廳



水泥粉光的陽台牆面,地上鋪的是西藏岩的地磚


再來是我家最讚的空間:餐廳。這是從客廳向餐廳看的角度,餐桌上的燈是設計師送的,所以她說我們不能有意見。雖然這是我自己不會去挑選的形式,但是用久了確覺得這個燈真的是很必要的存在。餐廳的旁邊有一個大書櫃,這是用來做兩個小臥房的隔間牆,也讓餐廳多了工作室的功能。








我家的廚房,是開了一個大洞的半開放式廚房,工作牆面也是水泥粉光,廚房地板跟陽台一樣選用西藏岩


再來是浴廁,外面的客浴是兩個孩子用的,選用的顏色是大膽有彩度的馬賽克造型

主臥裡的主浴,就選用相對低調的顏色,但是淡綠裡的幾點粉灰瓷磚,還有設計師設計的圖案花紋,還是在溫暖中提出一點活潑的味道。

出生不久的小男孩,住在客廳旁邊的小臥房,天花板的綠色可以讓他舒服的睡眠,透明玻璃的小隔間,讓外面的大人能隨時注意到在裡頭睡覺的他。



四歲半的女兒,住在主臥和男孩房中間,美麗溫暖的牆上有可愛的動物壁貼,一張柚木單人床,讓人想到梵谷畫裡的小房間。

房子最裡面的空間是我和太太的空間,進門之後,右手邊是我們的臥房,向左走則是我的書房,雖然沒辦法隔出更衣室,但是擁有這樣一個書房,實在是難得的奢侈。







這次的裝潢工程,我們最幸運的就是遇到了一位有藝術家氣質而且比我們更龜毛的設計師。在裝修的過程,剛好是我太太在臥床安胎到後期生產坐月子的這段日子。也因此我們根本沒有空去監看工地。我太太甚至到整個工程完工才第一次看到工地。設計師的工班,也多是對品質有堅持的工匠,所以雖然施工的單價不低,但是我們還是有物超所值的感覺。要跟設計師和工作團隊說聲謝謝。
就先寫到這。如果有問題,煩請私訊給我,才不會疏忽沒回帖不好意思。
謝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