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請看:
不負責任報導之矽藻土DIY研究報告!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35&t=2464223&p=4#32379044
在經過第二次的實驗失敗後, 我決定把"掉粉"當成實驗成功的指標, 我慢慢在思考到一個點, 就是矽藻土的含量決不是我之前想像的75%以上, 否則要利用其餘25%的素材將這75%的易揮發藻土(因為它很輕, 很蓬鬆)黏合在牆上就會需要很強的膠性, 而膠性一強, 表示矽藻土的中空特性也會被覆蓋, 喪失他的本意.
所以, 在第三次的實驗上, 我把目標轉到, 如何加強粉體在乾燥後的固性, 固性一強, 自然掉粉的問題也就減少.
因此, 我還是決定從我手上的素材, 改變比率來求得我要的結果.
老實說, 結果還不錯.
這一次, 我做了兩種混和:
第一組. 1g 海菜粉 + 40cc 水, 靜置五分鐘, 後加10g 矽藻土+10g 益交泥+5g 石膏粉
第二組 因為我不喜歡益膠泥的化學味, 想說用純物理性來黏合, 因此用了 1g 海菜粉 + 40cc 水, 靜置十分鐘, 後加10g 矽藻土+ 20g 石膏粉
此兩項實驗結果都不錯, 掉粉的現象我可以接受了, 雖然摸上去還是粉粉的, 但是只有施力搓它才會有掉粉的現象,
首先第一組的塗刷兩層效果,顏色有點深, 因為含益膠泥:

再來是第二組的饅批效果

跟第二組的兩層塗刷:

雖然說照片上看起來塗刷比較好, 但實物上饅批的質感好很多.
再來是噴水測試:
第一組噴水後:

五分鐘之後的變化:

第二組噴水後:

五分鐘之後的變化:

十分鐘之後, 兩組的水痕都不見, 回復原狀, 所以我想它的吸水效果還不錯.
結論:
我想這個結果慢慢接近我所希望的結果, 在工法上, 我會用網路上職業的建議: 第一層先用批土抹上, 第二層再用塗刷的方式上, 主要是因為本身不是水泥匠, 批土的能力一般, 而此工法可以讓第一層的批土不需要太完美, 可由第二層的塗刷修飾, 塗刷本身的工法就比較適合DIY了.
就降, 除非有新的素材或建議出來, 否則我會用第二組的混和來做我新房子的全室矽藻土DIY, 30公斤的矽藻土已經在那等著我了~ 等我施工完再來個矽藻土DIY開箱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