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ier0318 wrote:一個是統包的設計師報...(恕刪) 沒有細項的話,表面看來只有價錢不一樣,但是有細項,就知道用料一不一樣,基本上比價要建立在同工同料上,但是工很難比,不過.....同料價差48萬...也太多了
cartier0318 wrote:一個是統包的設計師報...(恕刪) 差到四十八萬..要先了解..做的東西是不是一樣的..材料是否相同..在者..差價差到48萬有包含哪些東西..畢竟48萬太離譜了..或許設計師有含帶油漆..木工沒有..剩下的就不方便回答..建議你都問清楚..
比價要比單價不是要比總價.再來要比低的.我也有遇過.東西都一樣.他總價比較低.結果做了一半才跟你說有2.3個地方價錢沒寫道要追加錢結果作好還是比之前的貴很多.都是一些小手法.看估價單慢慢看.對你自己比較好吧
只比價格沒看工法及用料的話是很難去估算到底是差在哪裡。我就有看過一個花很多錢裝潢的豪宅才用二年那個實木貼皮的部份就因為沒有塗保護漆而整個發霉變色。好好的一個裝潢卻因為施工方式或是選料不用心就變成那樣實在很可惜。要比的話還是得看細項才有辦法比。
比價應是以同設計 工法 材質來作比較單價再加上是否包含統合 監工 設計 清潔 細清來評估不是像樓主這樣比較的例如說 不包"統合"的行為 樓主可能連幾時哪種工序進場都要管這部分雖然不在報價單項上 但是統包廠商與木工廠商的差異就在這裡統包往往會將這部分納入監工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