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我買第一間房子已經是20年前的事了,20年來,雖然也陸續買了第二間、第三間房子,或許未來的若干年還有機會買第X間的房子,但我已經事先為自己買下人生的最後一間房子了,因為不管前面有幾間房子,這裡才是自己最終的落腳處。
人生的最後一間房子,不論地點、環境、外觀、內在,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由別人代為挑選及決定的,不管自己喜不喜歡,也許屆時自己連表達意見的機會都沒有了,萬一不喜歡,一天到晚想搬家,自己卻又搬不了家,那是多麼鬱卒又洩氣的事啊!有鑒於此,小弟我決定要在自己還能夠充分自主行事的情況下,親自挑選並購買人生的最後一間房子。
我對最後一間房子的要求並不多,只有以下四點:
〈一〉 空間不需大,只要能容身我與內人的老骨頭即可,台灣已經夠小了,應該要珍惜每吋土地,不應該佔著茅坑不拉屎,所以0.05坪已足矣。
〈二〉 環境要清幽,空氣要清新,在空氣混濁的都市待久了,很嚮往鳥語花香,能夠大口吸氣的舒暢感。
〈三〉 要有完善的管理,我不喜歡住宅周遭雜亂無章,或是左鄰右舍樓上樓下充斥著違章建築。
〈四〉 有專人清潔打掃,相信等我與內人住進去後,我們也已經沒有力氣打掃環境了,我可不喜歡我的住宅佈滿灰塵或雜草叢生。
以上四個條件很簡單,所以並不難找,我最後是選定在一片山林住宅中的一個小社區,空間、環境及管理都符合我的需求,去看過一次後就決定簽約買下了。
這方面的分享在這裡應該是史無前例的,小弟我就來開個先例。分享最後一間房的心情當然不比分享第一間房的喜悅,但我是以平常心看待。趁著自己還有充分的自主權,安排自己的最終居所,擇己所好,免讓後人費心,人生才會過得清心又自在


社區入口

守衛室

若要拜訪住戶先向守衛打聲招呼,免換證


社區中庭

大廳

大廳接待


社區全貌

社區的一到四樓都是雙人套房,地下室則適合中小家庭
大家庭若是不嫌擠,也可勉強擠進去,最多可住12人


雙人套房的白色大門底下有放置黑色名牌者,即表示屋主已入住
房子外觀都一樣,有名牌做識別,可避免天黑時走錯家門


我是買雙人套房的頂樓,視野較好

登上樓頂的視野

社區前的景觀,正前方有一個小噴水池,植栽是櫻花樹,花季在每年的2、3月

有祂的守護,應該可以住的安心且不受干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