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 I 基本介紹
我們家坐落在宜蘭市的縣政中心,是一個特殊的重劃區。主要在於她是低密度開發,綠覆率達43.5%;而且在規劃上講究很多細節來確保以”人”為主的居住環境與生活品質

因為不是很喜歡一般建築與房仲業的銷售方式,加上我們覺得如果買成屋或預售屋客變;在更動不喜歡的部分時成本太高且不環保,所以很快以購地自建+獨棟透天為第一選擇。選擇獨棟透天是因為我們喜歡單純一點,連棟的房子多少還是會有和鄰居互相干擾的風險;公寓就更不用說了!
在考慮過各種方案後,我參加了所謂”簇群四合院”的模式(可參考這篇說明),就是四戶合買一塊住一土地;再分割,但有一部分通到裡面兩戶的土地是公同持有。所以四戶中間有一個中庭,可以有一些很安全的活動空間。她的好處是土地負擔較小、有一個促進互動的空間,鄰里關係較緊密;對治安比較有幫忙!風險當然是四戶相處契合的程度,但買建商的成屋也是有類似的問題;而且因為互動的時間早,相對的風險比較低。我很幸運,與其他三戶鄰居都處得很愉快

所以我們最後買了48坪多的土地,有一個室內實坪44坪多的房子。
Part II 對居住空間的基本想法
無論蓋房子或裝潢,都是一個資源分配的工作;因為人的需求無限,但預算絕對有限




首先是空間的大小,因為土地與建物之坪數越大;購置與基礎建設的成本就越高!在總預算相同的情況下,我們寧可選面積比較小;但單位面積可以投入比較多資源的方式

在空間方面,因為我們的面積不大;主要是參考無印良品在日本的Muji House(如:格局參考)

我們討論後的幾個主要原則:
1. 考量隱私,除了孝親房外;房間還是用封閉式的隔間!但每個房間不用太大,可以做為每個人的私密基地與睡眠的空間即可。希望成員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1F的客廳/廚房或2F的書房互動


2. 健康取向,建材有綠建築認證者儘量選用 (如得利乳膠漆-竹炭健康居,但請注意要用標準色;若是自行調色就沒有綠建築認證

3. 因為我們喜歡實木溫潤的質感,不喜歡貼木皮的觸感與破皮的風險;所以儘量以實木家具為主。主要的材質有三:
一是阿拉斯加扁柏 (俗稱:黃檜):他的物理性質穩定,抗菌與耐腐的能力好(可以參考MuJI House中對美ヒバ之說明);又是我們喜歡的淺色系,當然變成我們的首選!強烈推薦大家看Mobile 01經典文章之一:原木裝潢DIY之...我的無薪假,裡面大都是阿拉斯加扁柏的作品

二是美西側柏(俗稱:香杉或美檜):耐潮性佳,花色變化大;是我們衛浴天花板與浴櫃之主力。
三是松木(非南方松):較為平價,是平衡預算的好選擇。
因為是健康取向,木製品的塗裝以歐斯蒙透明原色漆為主

4. 我們認同家電品質的好壞,是影響生活品質的重大因素;所以在選擇家電時;儘量選擇比較好的。但這個好當然不是豪華取向,而是重視CPI


所以,這個開箱文的名字叫做:向MUJI House/北歐風學習之高CPI健康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