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婆(當時的女朋友)也就開始了遠距離的戀愛維繫。
非常辛苦也不好受,
所以為了讓辛苦能夠更有意義跟價值,
在國外的三年半規畫了很高壓的存錢計畫,
期待有日回國定居後能夠實現一點小小的夢想,
也因此才有了這篇開箱文的分享機會。

房子在新北淡水的竹圍,
是一個屋齡七年的大型社區。
權狀面積20P,挑高4米2,買的是已經有基本裝潢的二手屋。
原屋主將兩層樓完整的隔滿,雖然少了挑高的大氣開闊,但換得了更多的使用坪效。

原屋說明:
原客廳朝門望去,是客廳、餐廳及門邊的矮櫃。


廚房

廚房與客廳間透過木作來區隔空間

二樓的臥房

二樓臥房有一隔牆 (後來被我打掉了)

懶得對原設計敘述太多.... 略~
我的裝璜是和妹夫共同完成設計,很謝謝他的幫忙。
由於妹夫家是經營相關產業,因此這次的自家裝潢也就受惠不少。
礙於老婆懷孕待產中,
因此裝潢的過程都是自己一人完成,也希望能帶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品質,
在跟妹夫多次商量修改後,最後遂拍板定案。
一樓的部分打了廚房的牆面,改成人造石檯面的小吧檯,追求更為通透的感覺。
新增了靠窗的和室空間,並佐以黑鐵框、清玻璃的隔門設計,不失通透又能隔絕空間
(有落地百葉搭配)。
因為房子不大,門口進去的側面設計了L型的整面櫥櫃,以讓各種雜物可以有效收納不裸露。
電視不做矮櫃,直接讓設備放置於地上的木作平台上,以取得更開闊的開放空間。

二樓部分也打了一面牆@@,
樓梯部分用5mm+5mm膠合無框清玻璃來作為扶手,也能防止小朋友亂衝的危險。
一樣為了儲物空間而設計了L型的整面衣櫥。
樓梯邊的畸零空間則用系統櫥櫃做成衣櫥,
並用鋁質霧玻璃來做為拉門,讓感覺可以輕鬆些不這麼沉重。
床邊則設計了我的書桌及老婆的化妝桌。

這一張是一些櫥櫃的設計,特別幫老婆設計的化妝台的靈感來源是演藝圈常使用的化妝檯面,稍後介紹。

如下開始分享一些施工的過程:
一樓部分

首先針對原本廚房的隔牆進行打牆作業,並在樓梯邊透過木作圍了一個小隔板讓開門不要直衝沙發,也安插了冰箱的空間。

廚房拆牆後再將原有的廚房流理臺、五金進行拆解,原本的太髒了...
拆除原有廚房隔牆後讓房子更為開闊,這也是我所想要的。

靠大窗的空間我設計了一個開放式的和室,由於房子實在不大,因此僅抓了雙人床的寬度1800mm來進行木板加高。

客廳電視採用常見的壁掛方式來讓空間得以不感壓迫,刻意不設計電視下的矮櫃僅用木作架高底部做區隔是為了想讓空間不要壓迫,屆時相關的電器設備就直接放在木板上就好了。

進門的右側設計了L型的大面積櫥櫃,以求更多的儲物空間,畢竟內人東西實在有點多...

對於樓梯下的空間苦思許久,最後妹夫找到可以Z型進出的五金配件,讓我的東西可以收進樓梯下,又能透過Z型的進出方式來放置我想要擺放的瓶瓶罐罐,實在很謝謝妹夫。

樓梯的地板也砍掉重練,重鋪上了喜歡的淺色木紋地板,並可看到我的小吧檯已經漸漸成形。

做了第一次的清掃後的第一次拍攝,頂燈都改為較為節能的LED光源,色溫約3800K左右。

廚房流理臺也施作完成,搭配完工的小吧檯,只等待人造石進場施作後廚房就完工啦。

電視牆加了一層木座以做區隔,並上了淺色象牙漆以求能將電視機的本體區隔開來。

人造石進場並施作完成。
提醒大家一定要記得人造石施做會讓整個室內空間全都是粉塵,該鋪的要鋪;
該迴避的要迴避哦!!!否則就像下雪一下,你懂得。


廚房人造石施工完成的圖。

廚房人造石層板左側做了L型轉角,並只到一半就結束,左側為預留給冰箱的放置空間。

二樓部分

二樓靠窗的部分做了我的書桌、內人的化妝台。
桌下的部分保留了開窗,為了讓陽光可以曬進來以及考量氣流的通暢等。

書桌下端開窗部分也就對應了原有客廳旁和室空間的上端。

樓梯上樓處保留了原屋主的扶手,想不到原本老摳摳的設計竟然意外的match,省了一筆哈哈哈


二樓樓梯上來刻意不做柵欄,想用雙層膠合玻璃來做隔柵,保有空間的延展性以及視覺穿透感。
選了樓梯上來的牆面做更重顏色的粉刷,有點像奶茶,讓整個房間可以感覺,更 加 溫 暖~ (你是我的小呀小蘋果~ )

礙於內人的衣服包包實在相當可觀,把整面L型牆面全都用系統櫥櫃放了上去,並在上端保留空間,除了可以讓消防灑水不被掩蓋,也能讓間接燈光剛好施作上去。

L型櫃體完工囉,很素雅,很喜歡,謝謝妹夫。


廢話了這麼多,很開心地想跟各位分享我跟妹夫施作的成果,
這是出於我的想法、妹夫的施作,也是我想獻給內人三年辛苦分隔兩地、忍受孤獨的一個小禮物,
這是我們一起的家,以下跟各位分享裝修的成果~
一開門先是可以看到整個一樓的縱深,餐廳、客廳、和室等,也達成了我所想要的通透、開闊感。

餐廳桌子是沿用舊屋主的舊桌子,四腳我自己用白漆給漆上,桌面把很沉重的大理石表面拆掉,妹夫幫我直接切割了一塊系統木板闔上去,意外的match,四個餐廳椅也沿用了舊的繼續使用。(原本我想把這整組餐桌椅都丟掉,因為覺得現在人吃飯都在客廳吃了,實在沒這餐桌的必要,但家裡實在常常有訪客且又很多人,最後覺得留下是對的...。)

進門的左側我設計了三大片的明鏡搭配鋁框來讓空間不這麼壓迫,又在門邊剛好可以讓出門前有一片鏡子可以檢查自己的穿著是否OK。

三片大鏡子的右側就是我的隱藏樓梯,一樓的樓梯入口用了黑框黑玻璃來作為區隔,也增加二樓主臥的隱私性。也讓整個空間不跳脫出黑白、木的主軸配色。


至於沿著牆面施作的L型系統櫥櫃,妹夫建議可以保有一個最大空間的部分不要做層板,這想法很實用,因為我用來塞了和室客房的記憶床墊,還有小孩的嬰兒車、客房棉被等。這個設計很重要喔~。


設計當時也避開了相關的電器設施,妹夫施作的空隙時在小的沒話說,完全剛好的闔上去耶。

一樓衛浴沿用了原屋主的設計沒有太大的變更,其實也因為衛浴如果重做下去負擔會太重,銀彈快沒了...。


客廳部分其實真的很小,但還是歸功於穿透式的設計讓整個空間不要感覺太壓迫。


客廳的電器走線當時沒有規劃好,所以線路看起來有點凌亂,其實是因為當時沒想過要買家庭劇院啦...想單純化..,但嘴裡說不要身體很誠實,還是在通路商跳樓大拍賣時伸手買了這組家庭劇院...。


電視沙發後面就是我所設計的小吧檯,選用白面的人造石檯面,並在老媽的強烈要求下被強姦佐以清玻璃拉門來阻隔廚房的油煙。但事後想想這真的是對的,因為比如煎牛排的油煙真的是大得嚇人呢。

廚房是我很重視的空間,自己在國外工作時都習慣在周末自己料理,補補身體,因此也有了一些自己對於廚房規劃的設計跟堅持。我的廚房也維持通透的開闊感,大量的檯面讓我在料理時可以有很大的面積來擺放餐盤等。

而L型檯面的左上方是樓梯的下緣,為了充分利用空間還是在中間夾了層板,可以放一些瓶瓶罐罐。

廚房的吧檯是我很常加班使用電腦的地方,內人在沙發上舒服地看著電視,而我則在後面看的電腦,前後相比之下情何以堪,但這就是男人的宿命,努力賺錢養家糊口,看到內人開心的笑容也就一切都無所謂了。(電影台詞老梗使用

從這裡可以看到我母親堅持的關門要求以及我為了解決她而設計的清玻璃拉門設計,可以有效隔絕廚房的油煙,是還不錯啦...。

至於樓梯下的三角空間也要好好利用,為我家的愛貓設計了一個溫馨的小窩,搭配一個200mm的進出孔,讓貓咪可以自行進出家門。

打開裡面就是貓咪的貓砂盆、小床以及一坨棉被,牠的最愛。


這就是妹夫找來的Z型進出方式的廚房五金,讓我可以充分利用樓梯下的畸零空間。


任何大小空間的利用都不可放過.......


和室部分是由一個深度1800mm的架高木板所區隔,配合黑框清玻璃的拉門來讓空間穿透不被阻隔。

考量隱私問題施做了百葉拉門,搭配間接燈光來作為客房的照明。


在網路購物找了可以扭曲的記憶乳膠軟墊,厚度約15公分,很適合這種空間來使用。床擺下去就差不多佔據了這個空間,但除非有朋友來借宿否則都是捲起來收納進櫃子裡的。

百葉拉門關起來的感覺,隱私性OK,不過很像老一輩在看的皮影戲,蠻逗趣的。


一樓介紹的差不多了,準備上二樓囉。

二樓的黑玻璃拉門可以阻隔一二樓之間的空間,也增加一點二樓私人空間的隱密性。選用玻璃圍欄是為了讓通透感可以延伸。

樓梯上來的左側是妹夫想的點子,將想不到怎麼使用的畸零空間直接上了系統櫃,站在樓梯轉角直接做拿取。並選用霧面玻璃來讓樓梯邊的壓迫不要這麼重,但又能略為保有衣物的隱密感。



上了樓梯後可以先看到整層的主臥、書桌、化妝台,以及二樓的電視。

整層的主臥讓我們的二樓可以相當的開闊,很大的空間是為了在未來孩子出生後可以有個空間可以玩耍。雖然整層主臥的使用很浪費(13P),但我給自己一個新的六年目標,希望六年後可以換一間更大的房子,因此就先這麼設計了。努力!!!


留下原屋主的一個老舊沙發,再搭配IKEO的矮燈,讓自己有了一個小的閱讀空間,旁邊是二樓的對外開窗,氣流相當舒服。

壁掛電視使用了一種可旋轉的壁掛架,讓我們可以躺在床上看電視,我二樓電視不想有太多的走線,所以用了搭配無線網路的電視棒,只看網路平台的那些節目或影片。


衣櫥部分做了整面的L型排列,也爭取把空間做最大的利用,畢竟女人的衣服實在可觀,這間房子只是放了部份而已.....



二樓的主臥衛浴沒有做太大的變更,僅安裝的免治馬桶來讓內人可以更舒服的上廁所。

這個化妝鏡是我特別為內人設計的,大面的鏡子搭配霧玻璃來調整光線強度更為暖色,讓化妝時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皮膚上妝的狀況。


為了避開床頭上的頂樑,妹夫幫我加工了一組純白的系統櫥櫃,很簡單,但很實用。

開箱文就到此結束,謝謝耐心觀賞。

畢業後派駐在外三年餘,結束派駐後歸建台北總部重新回到家人陪伴的溫暖當中,這讓我更加珍惜家庭的重要及共享共榮共當與共存的意義。錢主要是一個人在賺但感情生活是兩個人在維持,所以這一切都是兩個人一起的成果。
很謝謝內人對於我工作的支持及人生的開導與啟發,我要將這個家、這個環境獻給內人以及即將在一個月後出生的兒子Q man,這是我的家庭,我的家,謝謝你們。

最後,還是要再次謝謝妹妹、妹夫的鼎力相挺,幫我一起完成這個設計的施作,謝謝你的幫忙。
也要謝謝爸媽對於我的支持,說不完的感謝。
Richie. 2015.02.11 @T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