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聚餐時,跟姑姑閒聊得知堂哥家要翻修,希望我能協助堂哥。之後堂哥、堂嫂也來家裡拜訪,看了我家翻修後的現況和設備的使用狀況,我也跟他們分享了一些經驗。他們夫妻工作忙碌加上對翻修又不懂,希望我能幫忙。受到請託後,我聯絡了幫我家翻修的工務,電話打的時間非常幸運,怎麼說呢?工務剛好在台北的工地進行工程,電話中告訴我,他們在泥作工程上有更精進的調整,路媽媽我怎麼會錯過,知識除了網路查、多問之外,當然盡可能也要實地探訪。

---------------------------------------------------------------------
到了工地現場,已經在進行水泥粗底工程。
工務說這次泥作工程最大的調整是在材料及比例調配方面,以往泥作攪拌的水泥砂漿常常存在著兩個隱藏問題:1是砂的來源不清,2是攪拌的比例常常因人而異無法科學化標準化。所以他們向國內知名上市公司採購已經調配好比例的袋裝材料,材料是通過ISO認證並獲得綠建材標章,是全國第一家擁有品質回溯系統。



工務說年後開工,可以再來看水泥粗底乾後要進行泥作工程。
---------------------------------------------------------------------
過年後我又去了一趟施工現場,要進行的是水泥粉光。
年前抹上的水泥粗底已經乾掉了,水泥的顏色變淺,像下面圖片那樣呈現較白的顏色。
「水泥牆面非常扎實、硬度也很好,水電在打埋管溝時,反應牆很硬。」
聽工務這麼說,我用手摸了一下,沒有掉砂粉,表面看起來實。感覺很不錯呢!



邊角的地方使用直角條,轉角處就能呈現很漂亮的90度夾角。
這個在我家翻修時,也有使用。


工務特地拿水平尺測量新砌的牆給我看,新牆確實與地面垂直,牆沒有傾斜!
居家安全不容忽視,施作過程真的要層層注意把關。


再來我們看這個細節…..兩面牆要成直角。
直角尺一放,非常的清楚,真的是直角!!!
會這麼注意是為了讓浴室後續貼磚工程可以順利,並且美觀。

這是浴室還未做防水的水泥粗底,牆和地面的夾角處有水泥填實,沒有凹下去,也沒有空空的,到時貼上抗裂網做防水時,就能非常伏貼,防水效果就會更好。這是在泥作防水上的改變。


附加一下水電,還沒粉光的牆面剛好看到:
分別把強電線和弱電線放入冷色調和暖色調可彎曲的CD管裡,除了透過色彩計畫方便日後線路檢修,更可避免強電弱電互相干擾。
我家也有將強電線和弱電線分開,但沒有區分管子顏色,這也是他們在水電上的改變。這樣規劃我覺得很貼心!從照片上很整齊、美觀!

有些牆已經水泥粉光了。
工務說水泥粗底還沒乾,如果直接粉光,粗底就會吸收粉光水泥的水分,乾掉後就容易產生細裂紋。
原來抹個水泥有那麼多學問在!



看到這些小細節,讓我又長知識了。我想從事翻修的人比比皆是,但會將這樣的工作科學、標準化,真的不多。
工務說:建築工法會隨著時代改變變得更進步,當然翻修裝潢也是要不斷精進,不管在工法、材料、企劃上都要。「不僅修繕過去,也要著眼規劃現在,更要思考相容未來」這是他們的使命。..
感謝工務讓我可以去參觀,也謝謝他逐一的為我解說。我家的施工品質我已經很滿意了,現在看到這樣施工的用心,更讓我大開眼界,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