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X都是台北人,工作也在台北,X時常要工作到很晚,所以我們完全不考慮外縣市,鎖定買台北區域的房子,基於預算我們朝中古屋出發。
去年9月我開始不斷的看房,整個台北跑透透,過濾完覺得可接受的房子才會找X再去’’複試’’。我的工作比較彈性,可以利用白天看房子,所以聯絡仲介看房的事都交給我,X當下就負責”複試”和工作。
一直到年底,剛好有朋友的朋友要移民,急賣台北的房子,我們去看過後,感覺還不錯。雖然是中古屋,但通風、採光好、沒有西曬,而且自售可以省一筆仲介費,屋主也希望賣給有緣人好好照顧它。不過有一點必須配合他,要等到今年9月才能交屋給我們,他要讓孩子完成學業再離開台灣。看了快大半年左右時間的房子,考量很多沒有適合的,難得就這麼剛好喜歡又很符合我們所設定的價格,等待不是問題,而且我們可以在等待的時間先做功課,準備我們家的翻修,充分利用時間。
處理好買房後,下一步就是找設計師的階段,我們一致決定要找有專業豐富工程經驗的公司來規劃家裡,為什麼會這樣決定?
在房價居高不下的台北地區,我們不會再換房,這間房子會一直住下去,所以要好好的整治它,入住後可以住的開心.舒適,不想再2次翻修,也不想之後哪裡有問題哪裡要再弄,人生不是這樣浪費時間的!!
一次用好,下班有個放鬆心情的家,放假也有舒舒服服的家可以依賴。這是我和X共同的期待。
浴室老舊一定要全部重做,使用上才會乾淨舒適。為了安全電線也要全部重拉,電量負載問題也要注意,往後可能有多樣電器同時使用。廚房要重新規劃,喜歡下廚的我需要完善的廚房設備和收納。格局雖然方正,但希望在生活使用上更適合我們,也許有一間書房?開放式廚房?吧台?........這些都需要有專業的人提供建議和規劃。
雖然還沒交屋,但屋主的老婆很nice,只要提前約時間,就能去丈量拍照,方便我們可以提早找設計師設計。
我們請朋友介紹認識的設計師,有之前幫朋友家裝潢的,有朋友的朋友是設計師….
接觸了之後發現他們設計的作品還不錯, 但對於翻修的細節沒辦法為我解惑,問5個問題有3個要再問師傅,裝潢材料的選用和空間規劃著重美感,對”土水”怎麼施工、使用材料……水電怎麼配電……壁癌怎麼處理…..沒辦法直接給我答覆……說通常這些事都是交給配合的師傅去用,這….....美感我可以接受,但工程我完全不放心,一個”5問3不知的”設計師我怎麼能放心給他施工,師傅說”對”,他會說”不對”嗎?我不放心給他用…………抱歉了…..我家需要的是有專業且豐富經驗的設計師……
找過認識的設計師沒有適合的只好往網路上找尋,這時X派上用場了,01是他的天地,他就負責01爬文詢問,我從google搜尋找。我跟X邊找設計師邊補充翻修的基本常識,見設計師時會準備一些問題問設計師,期待他們給我們”專業””實在”的回答。X說搞得像是在面試…….
要買房找房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之後要翻修又是傷腦筋的過程。不過我相信,舉凡一切過程都是先苦後甘,謹慎選擇可以讓風險減到最輕…….
一個月過去了……. X在01看到一篇翻修文,被版主家翻修的細節吸引,覺得施工的品質不錯,版主給我們建議和資料後馬上連絡設計師。不得不說01的”空間設計與裝潢”討論是個知識交流的好地方,許多人會給予意見、開箱文分享,都可以做為非常好的參考,難怪X那麼喜歡逛01……
跟設計師通過電話說明我們的需求,約了時間接洽及勘察房屋現況。這次來了好多人,1位設計師2位助理1位工程監理,我們跟設計師溝通想法,2位助理忙著丈量,另一位工程監理忙碌穿梭勘查屋況。依照慣例我問了一些翻修的問題,得到的答案使我感到意外,他們可以正面回答問題並給我沒有想到的建議。丈量完後設計師說幾天後平面圖和簡報會完成,約我們到時到他們的”製作工廠’’參觀並討論,設計師說他們有個”工學館”將翻修的各項工程做成模型和簡報解說讓客戶了解。這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好奇和期待,這”製作工廠”和”工學館”到底會是怎樣的樣貌和內容?
工廠靠近林口的長庚醫院附近,我們一到就被引導到2樓的工學館,設計師拿出我家平面圖說明,上面標示了水電燈具、插座開關、格局尺寸、天花板高度。不久一位工程主管進入工學館為我們解說翻修時的工法和使用材料。這位主管將如何翻修的事項說的鉅細靡遺,我和X非常投入聆聽:泥作使用的材料、貼磁磚時會注意的細節、怎麼做防水、水電的材料選用、天花板的工法和材料…..等等都利用模型和樣品讓我們更了解。我和X聽完後覺得翻修是一門學問,不是隨隨便便找人來做就可以。聽完說明我們到樓下廠區看製作櫃子現場。
樓下有很多木料卻沒有聞到印象中裝潢的刺鼻味,製作的木作都使用F1超低甲醛,天花板角材、櫃子木料、木地板材料都是,這我喜歡!!!!!!我和X都有過敏,我們知道有低甲醛材料,就一定會堅持使用。人在家會開空氣清淨機,人在外隨時準備口罩應變,所以空氣品質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工廠有一些看起來快完成的櫃子和門,它們的生產過程是這樣
====>設計師詳細丈量製圖→工廠廠長到施工的現場放樣核對尺寸→確定無誤後,廠長依圖分配製作
→製作成像照片中的櫃子樣貌,載到施工現場架立組合→再進行在完成未完成的邊緣貼皮、裝金屬配件、修飾



廠長說,有這樣的構想是曾去日本考察,引進日本工藝觀念設立製作工廠,使用工廠精密的機器製作和進行內部品管,提高製作品質,降低施工現場的汙染和傷害。
我覺得有一點像系統櫃卻又不是,櫃子和門大致在工廠做,只留部分到現場完成,和系統櫃不在現場施工很像,但是使用的木料是木心板,不是塑合板,表面貼皮的木紋樣式選擇多,又能客製尺寸,這又和系統櫃不同。
用這樣的方式不錯,天花板在現場完成,櫃子和門大致在工廠製作,可以同時兩個場所進行,縮短製作時間,減少產生的木料垃圾。
這是切割木板的鋸台,師傅就是師傅兩下就好

看完工廠的施工品質和聽完解說,我和X決定讓設計師進行下一階段的設計規劃。雖然有工程主管解說和參觀工廠看過木作品質很滿意,但仍對其他的翻修項目想了解更多,並且希望親眼所見,所以我們希望有進行中的重要工項多次可以觀摩follow。對於我們的請求,設計師沒有當場答應,面有難色,說如果只有一次觀摩是可以的,但要多次觀摩需要跟總公司回報申請,不確定是否會通過。我一再的拜託設計師,保證不會影響施工現場的工作,也不會麻煩他們,只想看看,希望他能幫我們爭取參觀。一星期後,我聯絡設計師,設計師說總公司還沒批准,要我們再等等……。等等等……又過了一星期多,終於
設計師聯絡我,台北有翻修可以讓我觀摩。X說他不特別請假去觀摩,觀摩翻修這樣的重責大任交給我,回家在向他報告心得,怎麼覺得我有點苦命。
第一次觀摩
這是我第一次到施工現場,對施工現場是怎樣的情形很好奇?
搭乘的電梯和一出電梯到大門的走廊都有貼這樣的板子說是保護,搬運材料時不會刮傷地板。
大樓住宅要非常注意這樣的保護措施,才不會影響到你的鄰居。

幾位師傅正在進行隔間、木作放樣。
設計師說放樣是整個工程最重要的起始工作,為了整合聯繫施工現場和工廠能順利合作,各單位的重要人物(設計師、廠長、現場木工主任、監理) 都要到現場確認設計圖上的木作位置和尺寸進行放樣。

下圖的標示很像勞作紙板上的線,紅線是隔間牆的位置,之後塗上油漆的記號隔間牆位置更清楚了

-------------2小時後-------------------

因為我家是老屋,浴室一定會重新翻修過,所以我會特別注意浴室的施工。設計師告知翻修拆除後,監理會安排水電人員進行施工。進到浴室,浴室的水管已經完成一部分。冷熱水管都是使用不鏽鋼批覆壓接管(紅色熱水管.綠色冷水管),排水的管子做好也會用蓋子蓋起來,防止小石子灰塵掉落。

還沒看進行中的翻修時,以往的印象中感覺沒那麼複雜,觀摩後覺得翻修沒想像中的簡單,好多細節要注意,沒注意就要交給運氣之神,看是好運還是衰運???
第一次觀摩後,我還有幾次觀摩
8/12第二回更新



雖然我們是找設計公司規劃家裡,但是設計師不是我們,在設計師專業的領域裡是絕對肯定,但是我們想要的、希望的、期待的設計師不會猜想到,我和X都會把想法記下來,以備規劃家裡時可以跟設計師詳盡的討論,讓設計師了解。在01看到很多人分享他們家的翻修文,幾家歡樂幾家愁,我和X要當歡樂的那方,所以要充分準備、找對設計師,很期待我們家的誕生,也想在01分享!
這是第二次觀摩繼續衝刺我家的翻修準備。
買房子時,注意到有些房子的隔間牆不是紅磚牆,是濕式灌漿牆。網路找資料時,大概了解濕式灌漿牆的好處,隔音、耐震、隔熱都比紅磚牆好,完成的牆也比紅磚牆輕,可以減少建築物的負重。我家會拆除和改變格局,得知設計公司的工程主管有建築背景,總公司是建築集團,所以隔間牆的問題我也提出疑問。不管是木隔間牆、紅磚牆、濕式灌漿牆都有優點,以房子的條件狀況、花費、使用需求規劃。也如此,設計公司剛好有濕式灌漿牆的施工現場,告知我可以參觀了解。
這天我快接近中午到施工現場,一根一根的C型立柱井然有序的區隔空間。
土角、木構、磚造、鋼筋混凝土….,還有這樣的濕式灌漿牆,不是親眼看很難對不斷進步的建築技術,抱有「哇!」的感受。各行各業都有要突破的技術,改變生活讓生活更好,感謝設計師讓我參觀施工現場 。
感性的話不多說,看看我拍的照片吧!
C型立柱以一定的間隔寬度設立,依照之前放樣的位置安裝上去。
之前放樣記號


C型立柱固定後,先將一面封上纖維水泥板
裁切纖維水泥板

鎖上自攻螺絲



一面封板

另一面先不封起來,因為要等水電的管線配置OK,才會封起來,再進行輕質灌漿。

在施工現場有一袋一袋的輕隔間灌漿料,每袋材料的水泥和砂都是固定標準的比例混合,不像人工混合水泥和砂比例不一定。

當天濕式灌漿牆只完成到一面封板,隔天是水電配管和封另一面板,再隔天完成輕質灌漿。
設計師說輕質灌漿那天無法安排我去觀摩,室內空間狹小,施工人員多,有大型機器和管子,我去可能會影響到工作,答應會拍一些照片讓我看。
下面四張是當天的重點照~是設計師拍的
大型的攪拌機加入比例的輕隔間灌漿料、保麗龍顆粒形成輕質填充漿,然後將漿灌入灌漿口。

上面一排的圓孔就是灌漿口



灌漿的施工狀況很可惜沒有親臨現場,不過灌漿後的幾天,設計師有安排我去第三次觀摩幾分鐘看灌漿牆完成品。

牆的護角收邊條
濕式灌漿牆有一個特點是牆的表面不用打底粉光,只要批土後上油漆就很漂亮了!



以上是第二、三次觀摩,之後還有其他施工現場的觀摩
9/3第三回更新



浴室翻修是整個舊屋翻修的靈魂所在,有年紀的中古屋幾乎會把浴室砍掉重練,相信有經驗的大大們一定知道,浴室不是很髒、很舊,就是陰暗、恐怖,極少有乾淨衛浴設備還能使用,除非不久前有翻修過或是屋主太會打掃了。我和X看過的浴室很多都是慘不忍睹,決心浴室一定要重練,衛浴設備、磁磚都要是新的,我對浴室有稍微的潔癖,X有上廁所要上很久玩手機的習慣,所以浴室清爽、美觀的氛圍很重要。
浴室外在很重要,內在水管、防水更是翻修重點,我和X爬了很多翻修的資訊,看到很多大大們浴室翻修後有漏水問題,樓下反應漏水、浴室門口的木地板有滲水、與浴室的共牆油漆剝落疑似壁癌的現象……水只要有縫有裂痕就會偷流去旅行……攔也攔不住。為了不讓樓下抗議,讓自己可以安心居住,浴室翻修的水管和防水這兩項特別重要。
第一次防水漆是黑色的,高度塗到橫樑下。塗到橫樑下有什麼好處???這個高度剛好是做天花板的高度,浴室壁磚也是貼到天花板以下處,洗澡時整間浴室都會有水氣,有的人還有衝洗浴室牆壁的習慣,所以防水漆塗到樑下是較佳的防水高度。
防水是監理自己塗的,他說做浴室防水他只相信自己,塗多高、怎麼塗、怎麼加強防水,都是他一手掌握。而且刷完第一次防水、第二次防水後都有養護時間等防水乾,養護時間夠才有好的防水強度,這也是監理堅持的。如果給泥作師傅包辦,很多都不願意這樣等養護時間。防水做不好磁磚貼上去,居住後漏水,重拆重做,毀了公司商譽又帶給屋主困擾,不如確實做好以絕水患。

牆的最下面角落處要把水泥填滿牆下方角落,不能有凹槽,貼玻璃纖維網才能緊密貼住。

牆的最下面角落處貼上玻璃纖維網。為什麼要貼???加強角落防護,因為地震拉扯後容易從角落開始裂,一旦出現裂縫,水就會偷流去旅行…….

止水鋼板也有貼玻璃纖維網

浴室門口在上防水漆之前,會先安置一個止水鋼板,去工學館時有看到縮小版模型,所以在施工現場比對之下就有”喔~~~原來是這樣~的感覺~”止水鋼板安裝也是防水重要的環節!大家想像一下浴室三面環牆,一面是門口,門口地面只是直接黏上門檻,沖洗浴室地面或是在門口處有積水,時間久了水會經過縫隙滲入門外,如果門外又是鋪木地板,木地板就會有顏色變深、黑頭的現象。水泥黏實止水鋼板四周後,貼上玻璃纖維網再放入門檻填實固定,浴室的門口就多了一個遮擋防護,讓浴室像一個托盤,即使地板有水,水仍然被包圍在裡面,完全把水與浴室外的區域區隔。所以浴室門檻結構不容忽視非常重要,不是隨隨便便把門檻黏上就好。防水層做好又有好結構的門檻,浴室要滲漏水也很難了。我這樣解說不知大大們聽明白嗎???
塗好的第一次防水就會像照片這樣,第一次防水乾掉,才會塗第二次。

第二次防水我沒有觀摩,與第一次防水塗法無異,只是材料不同。這是設計師拍的。

第二次防水漆乾,監理會放水檢視自己完成的防水成果,大概過一天水的刻度沒有下降確定沒有漏水,才下一步水泥覆蓋再貼地磚(為了保護防水會再覆蓋一層水泥)。
我家翻修時的放水檢視,設計師說會通知我,要我對浴室防水放心。從防水材料的謹慎選用到放水檢視,了解過程後確實放心許多。
之前看到的濕式灌漿牆,這天去已經將板間的溝縫、螺絲孔批土(白色的區塊),下一步上油漆牆面就OK了! 抬頭仰望看到木作天花板的結構,天花板內藏入吊隱式空調,所以天花板需略降低一些將機器和風管包住。



天花板出現的藍色電管裡是弱電線(電話線、網路線),黃色電管裡是強電線(開關、插座到總開關箱的電線),還會使用吊架固定電管,所以透過這樣的顏色計畫、管理電線真是個好方法。各位大大們試想如果電線錯綜雜亂,日後有問題要檢查該怎麼辦??? 回顧第一次觀摩時浴室的水管和熱水管也是用紅、綠色顏色管理。因為舊屋翻修是重新賦予房子另一段新生命的好機會,我和X覺得絕對要用心不可草率。



施工現場抬頭看感受後以一定的結構規律將一根一根的角材釘上,有種莫名的感動……雖然我只是觀摩。固定角材是用火藥槍把大鋼釘打入水泥,從網路資訊了解還有一種T字釘法。
Q:為什麼要用火藥槍的方法呢???
A:火藥槍的大鋼釘比T字釘法的氣動釘子粗又長,而且火藥打入的威力比氣動強。T字釘法固定角材有厚度,氣動釘子還要扣除角材厚度,打入水泥的釘子剩餘長度比用火藥槍固定L型鋼片的大鋼釘短,所以使用火藥槍釘法,不知道我這樣描述大大們可否想像的到……..
因為觀摩的施工現場結構都已經OK無法親眼看打入的過程,只聽設計師的描述滿可惜的,等我家翻修時我一定要親眼看到。
10/5最終回~完結



浴室防水完成後,相信大家也跟我一樣,關心浴室貼磚的品質。在01常常看到詢問關於磁磚施工不當造成的掉落、拱起現象,或是貼磁磚的大小縫、壁磚地磚沒有對縫的問題,所以貼磁磚不但有安全的顧慮還有美觀考量。
設計師解說貼磁磚會在設計圖上先做計劃,從哪裡開始貼,怎麼依照磁磚的尺寸讓整間浴室的壁磚與地磚對齊。我觀摩時看到師傅標示一些輔助線讓磁磚可以對齊。



這是另一間已經貼好壁磚的浴室,使用整平器讓磁磚的縫隙、平整盡量達到一致。
要說百分百沒有瑕疵像列印的方格框線,那是不可能的,畢竟這是手工完成,但在我看過後覺得用這樣的方式解決比起傳統的目視和紙片、十字塑膠塞住已經非常標準化了,要挑剔不美觀也很難,所以在貼磁磚的美觀我很放心。


上次觀摩時天花板還只是角材的結構,今天看到已經封上矽酸鈣板。封矽酸鈣板不是只要釘上去就好,因為使用的矽酸鈣板是日本品牌矽酸鈣板,材料本身沒有斜角需要透過師傅手工導斜角。
為什麼要有斜角???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樣有這樣的疑問???
有斜角的矽酸鈣板兩片之間縫隙的凹面比較大,塗AB膠後,較不會產生裂痕。如果不是斜角是直角,兩片的縫隙塗AB膠後容易龜裂。(待我家施工再拍細部照給大大們看。)

這次觀摩除了看到浴室貼磁磚,另一個主題就是架立組合木櫃。木櫃背面如果直接貼牆壁,容易悶住受到水氣影響潮濕,所以木櫃在架立組合前,師傅會先將黑色活性炭布貼在牆壁。了解後原來這種活性炭布可以幫助調節櫃子背面的濕度,抑制蟑螂、白蟻….一些小蟲生長,而且還可以吸附甲醛。

客廳玄關櫃和房間衣櫃都有木工師傅正在組合櫃子,參觀工廠時我便知道所有的櫃子都是由工廠事先製作後載到施工現場架立組合和邊緣貼皮。組合時師傅會用很多輔助工具,像發出紅光線的雷射射出直線、
彈線器記號直線、L鐵尺確認直角、捲尺確認長度、C型夾將相鄰的櫃子縫隙夾住固定,可以感覺到師傅組合的用心。
正面看過去邊緣未貼皮的木芯板,如果有釘孔和小凹洞師傅會用補土填補(照片中白白的就是),如此一來貼皮才好貼,黏附性佳。


在施工現場我看到木板包住牆的側面,了解後原來是為了保護灌漿牆已經批土的側面,擔心施工現場搬大型物品時會撞到。

在01有一些大大會PO上家裡裝潢木作櫃子的品質問題,我把這些問題當成我家木作要注意的事項。
貼皮完後師傅會在特別處理,轉角接縫處補上漆和蠟。

較淺色的木皮轉角處處理後,整體感覺很好。

木作櫃子有縫隙問題,應該精確掌握製作櫃子的尺寸,就像我第一次觀摩看到的木作放樣,再次確定尺寸才製作。如果側面牆壁不平或有一些歪斜現象,側面出現縫隙別大驚小怪,木工師傅會用他專業的手藝處理水水的!

幾次觀摩了解許多翻修知識,知道我家之後是如何翻修,很感謝設計師安排讓我觀摩耐心的解說。起初我一想到問題就line設計師,幾次下來被X念到臭頭,要我把問題寫下來再一併問設計師,不要想到什麼就問,設計師是設計和規畫,不是客服人員。啊~~~~~X真不虧是我理性的明燈。9月我家交屋了,記錄我家詳細翻修現況會PO上來給大大們看,大家再互相交流喔!!!謝謝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