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隨當代人不婚不生以及頂客族小家庭型態成趨勢,輔以都會區難以承擔的高房價壓力,都讓「住宅單身化、微型化」比例逐年躋升。尤其是華人「有土斯有財」財富觀,就算一個人,也該有個房共依存。單身宅或大或小、條件不一,但總歸有操之在我的絕對優勢,因此變化上還挺豐富的;然而若是不足10坪微型空間,採用開放格局、垂直分層、機能重疊,以及牆面/地板隱藏式收納,皆是常見方法。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位於巴西聖保羅的8坪大出租公寓,架高木板區是收納空間,也取代沙發成為坐具。
根據歷來採訪建築與室內設計師的經驗,若格局型態許可,無妨用一張大長桌擺置於客、餐廳之間,取消沙發和茶几,憑藉大長桌去鑄鎔起居室、餐廳與書房等相關活動,也是單身小宅馭繁為簡的好辦法。以下五個小宅案例,最小只有6.7坪並兩個人住,看上去不僅整齊俐落,更有設計感。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由Adrian Elizalde所翻新的30年代舊公寓,室內焦點是一張大長桌。
Project 1 無所不在的隱藏式收納
空間設計|minimalic
地理位置|斯洛伐克
居住面積|6.7坪
使用人數|1人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保持空間開闊與簡單,是小宅規劃時的一個重點。
生活在台灣都會區的人們,泰半都已習慣和褊狹的室內環境共存,不過當兩人僅能居住在不足7坪的公寓,還是不免覺得空間十分壓縮,倘若不施以良善規劃,生活便利性恐會處處受到牽掣。多數設計師打點小宅時的策略之一,首重「重疊空間」,也就是為場域挹注複合式機能,既為客廳,也能轉化為臥房、工作室等空間使用。第二則是創造適合屋主的收納機能,尤其能遮蔽雜亂生活感和日常用品的隱藏式櫃體,更是常見手法。

鏡面後方有收納空間。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木片牆是隱藏式收納。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沙發拉開後便是一張床。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這間237平方英呎(約6.7坪)的斯洛伐克公寓,居住者為一對年輕夫婦,除了格局配置上無太多餘裕可調整,輔以尺度狹小,除了休閒椅和邊桌,其餘家具、櫃子等均按空間量身擘劃,才能創造出合宜的生活機能,就像毗鄰窗戶而設的棕灰色沙發,平日是兩人使用的雅座,拉開攤平後,霎那成了兩人寬床墊。再者,仔細審覷屋內,從玄關廊道兩側乃至開放空間,幾乎都配置了牆面收納,型態則有開放層架以及隱藏式鏡櫃和木作櫃,特別是大面積隱藏式收納能有助視覺整齊和流暢感。

另外,材料也是小宅的重點。幾乎所有小宅都不會使用過份縟雜的材料及顏色語彙,就本案來看,天花與地板為白色、牆面則為水泥和橡木,最後再點綴松綠石色主題色於餐廳廚房。

餐廳廚房區。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下掀式餐桌用藍色點綴。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餐桌貼合牆面收納。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Project 2 是家具,也是收納的木板區
空間設計|TRIA Arquitetura
地理位置|巴西聖保羅
居住面積|8.2坪
使用人數|1~2人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公寓用開放格局打造。
此27平方公尺(約8.2坪)聖保羅寓所,主要做租賃使用,因此翻新主軸,是希望藉由適當格局規劃,創造高彈性、高包容性的空間,使其便於出租。雖是出租宅,但業主仍希望賦予家的感覺,而非酒店式管理的住宿。「像家一般」的概念前提下,設計除了盡可能提升使用坪效,另個重點就是運用材料去點亮屋內氛圍,讓它走出冰冷、單調和填塞家具的租房型態。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聖保羅公寓平面圖。
格局處理上,為了拓寬生活區域,設計團隊將可用室內面積再擴大約2坪,最後形成8坪左右的開放空間。在通透且近乎無隔的狀態下,公寓還是額外置入一堵半穿透的水泥牆,使其矗立在玄關和臥室之間,創造一個緩衝,但與其說是牆,其樣式更接近屏風,猶如窗花的鏤空紋理,洋溢著鐫雕工藝美感;其次,半開放臥房之後為浴室,由於兩者間僅用玻璃相隔,因此設計採用橘紅色百葉簾作為遮覆,創造隱蔽效果也不會截斷自然光。放望整間公寓格局,大概就是如此。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鏤空水泥牆將玄關與臥室分隔;橘紅色百葉簾則能調控浴室可見度。
但出租公寓最讓人欣賞的,在於它沿著一側室內邊長,從餐廳、客廳到臥房,用富美加(Formica®)板材打造出帶狀式的架高木板區。木板區內部不僅有收納空間,厚實結構更是固定式座位,藉此取代沙發和餐椅;尤其搭配加深的座位寬度,更是舒適臥榻,閑豫無事的日子,可在上頭曬太陽或打盹,就算單身租屋族,生活依舊從容優雅。
用不同材料創造分區感。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鏤空水泥牆有著雕花美。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Project 3 用白牆分隔空間、整合機能
空間設計|Brad Swartz Architect
地理位置|澳洲達令赫斯特
居住面積|8.2坪
使用人數|2人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公寓白牆整合了收納櫃、門片、電視牆,還有一道下掀式桌子。
這間27平方公尺(約8.2坪)的微型小公寓誕生,乃是對應都市擴張下驟然攀高的住宅需求,一對希望在城市安身立命的夫妻,冀盼藉由良善空間規劃,打造出負擔得起,同時也舒適、實用、公私有隔的生活場域。要如實服膺前述需求,基礎住宅機能必不可失,包括充足儲物空間、用餐區以及洗衣房等等皆須完備。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達令赫斯特公寓改造前後平面圖。
為能實踐前述需求,格局面做了較大調整,其中尤以劃分明確的公私場域為主軸。透過原始平面圖可察知,早先大門排闥入內,視野旋即迎來無隔牆的開放格局(除了衛浴),尤其床區一目暸然,毫無隱私可言,曝露了多數未施以良善規劃小宅的毛病。為此,設計將客廳、廚房與餐廳等公共區域集中在入門後的區塊,並將臥房退到入門後斜對角位置(原廚房區),同時加裝活動滑門,獨立臥房於焉成形。

白牆有電視櫃機能。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下掀式書桌。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後方有臥室及衛浴。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不得不說,每間小宅都有趣味機關,這處極簡主義風格的澳洲公寓,驚喜則藏在分隔場域的白色牆中,看似一大片完整的素牆,實則整合了浴廁和臥房門片,同時還配置隱藏式收納、電視櫃以及下掀式工作桌。平日洗鍊整潔,但僅需滑動或移開門板,書桌、電視、收納空間便驀然彈出。如前所提,對小宅來說足夠的收納十分關鍵,所以公寓臥房同樣用升板規劃來增加地面下方收納。

沙發兩人使用剛好。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一旁的開放式餐廳廚房。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Project 4 嵌入木盒子,創造類夾層空間
空間設計|Katarina Mijic
地理位置|法國巴黎
居住面積|9坪
使用人數|2人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9坪小公寓,卻有絕佳的分區層次感。
此30平方公尺(約9坪大)的巴黎公寓,居住者為一對年輕夫婦,相較本篇首個案例6.7坪兩人住,整體上確實較有餘裕做出變化。但要說最大特色,在於玄關與客廳之間嵌進一座頂天立地的木作量體,半虛半實盒狀空間,有著類似垂直分層的規劃(譬如夾層),下方是收納櫃,上方則為半封閉型的床寢區,如此包覆式小空間,讓睡眠有較高安全感。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巴黎公寓平面圖。
綜覽多數小宅,多時候分區要不壓縮做複合使用,再不然就是定義曖昧不明,但也唯有如此才能釋放平面、強化坪效。相較之下,巴黎公寓卻顯得格外有層次,盒體除了歸納了睡眠區,同時還起了一個擘分空間和動線引導作用,讓格局分外明朗、有層次,所以公寓看上去不僅機能緊湊,環境亦顯得豐富卻不失井然有序。

當然要達到家具、櫃體、廚具等等都疏密有致的狀態,自然是採量身訂製;而另個有趣之處,在於公寓利用非常恬澹的薄荷綠作為主題色,同時僅應用在開放式層架位置,別出心裁又具備視覺指示作用。

從客廳望向餐廳廚房。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臥室位在屋中央量體。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半封閉的臥室空間。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Project 5 當中介空間不僅是中介空間
空間設計|SHKAF interior architects
地理位置|俄國莫斯科
居住面積|10坪
使用人數|1~2人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身處台灣,第五個案例也會讓不少租屋族歆羨,因為這是繼巴西聖保羅8.2坪公寓後,同樣用來租賃的33平方公尺(約10坪)住房。設計上,十分善用這間莫斯科小宅略呈狹長的屋體輪廓,在保持室內最長水平軸線連綿不輟下,讓視野能由入口直抵落地窗,光就這條暢的景深,空間感已瞬間放大數倍。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莫斯科公寓平面圖。
之所以能達到如此豁達的韻味,源自格局配置中有一道長廊,雖然對小宅來說,過長動線有浪費空間的虞慮,但本案長廊不僅是區與區轉換的中介場域,其中還規劃了整牆的隱藏式收納,以及開放型一字廚房,所以從機能面來說,長廊區亦囊括了收納以及烹飪功能。行經長廊後,公寓後半部就是和落地窗毗鄰的通透客餐廳,床寢區也和巴西聖保羅的配置有些相似:以半開放型態退縮公共空間一角,創造隱蔽感,卻毫無斲損格局通透。

臥房同樣位在隅角。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以簡約設計讓空間耐用耐看。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從長廊望向落地窗。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至於公寓內的白色油漆與裸裎混凝土牆質感,娓娓道出了極簡與工業雜糅的風格,而長廊轉進客餐廳區的地面,則各以水磨石磚和木地板創造層次。環顧室內,幾乎沒有裝飾性材料和軟件,多數家具也從IKEA購置。總使簡約,但也實踐了這處小公寓的理念:提供一處耐用、便利而純粹的生活場域,讓都市之子可安然棲身。

【微型空間】6.7坪也能兩個人住!給頂客與單身族的五個小宅提案

廊道區地面鋪覆了水磨石磚。
圖片來源|Adrian Elizalde Architecture、minimalic、TRIA Arquitetura、Brad Swartz Architect、Katarina Mijic、SHKAF interior architects
看起來明亮舒適
裝潢的很不錯
這真的是把空間利用發揮到最大化了
這種小套房還是適合單身
兩人毫無隱私空間
太容易摩擦
這大概比較適合香港吧
很適合還在甜蜜蜜中的情侶入住
可以擠著一起看電視、一起合作煮菜
kevin53719
久了就吵架了
一個人挺不錯的
莫斯科的很有質感
感覺很舒服
邊城X wrote:
隨當代人不婚不生以及(恕刪)

小空間好看的裝潢
空間真的是一大學問
要在這樣的空間生活很長的時間
為什麼北台灣出品的那幾個 男的愛嘿嘿嘿~女的愛講趴趴趴~然後又愛演正經人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