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源
從工作以來都住在公司宿舍,直到有一天,剛好各種誘因匯聚在一起,買個房子自己住的念頭躍進腦海中,於是我就下定決心買房了。
買房
挑選條件:
·交通方便,上班不會塞車,這樣才可以睡晚一些
·空間夠大,有足夠的空間讓我擺三角鋼琴
·採光和景觀好,放假的時候可以看到陽光
·離高鐵站夠近,最好是走路能到
·不要太舊的房子,最好是五年內的
光是設定這幾個條件,就沒有太多可以挑的。
網路上先做點功課,接著找仲介看了大概十來間,其中一間談過斡旋,可惜沒談成。新建案看了兩個案子,第一個談的很滿意,很快就簽約了。
從決定買房到簽約,前後大約花了三個月。第一次買房運氣還不錯,遇到很多願意協助我的人,現在回想起來,整個過程非常的順利。
找設計
當初決定買房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希望住的舒服,下班能徹底放鬆心情,因此設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由於我一點相關的設計知識跟經驗都沒有,所以挑選設計工作室的方式很簡單,憑感覺吧!
從各個設計師app裡面,去看高雄地區設計師的作品,整體氛圍能讓我融入其中的,我就寄Email跟打電話去問。總共問了四間工作室,剛好第一間約面談的也是我最喜歡的風格。
第一次約面談的時候,設計師給我感覺很沈穩,可以明確的給出我問題的答案,像是預估的時間、價格、風格等,以及額外需要留預算的部分,都能讓我有個明確的概念,而不是模稜兩可的答覆。
因為談的很滿意,第二次就簽設計約了。我也沒實地再去另外三家工作室,畢竟第一志願都談好,其它家好像也不需要見面了。
平面配置圖

地點:高雄左營
空間狀況 : 新成屋
室內坪數:38坪(不含陽台)
格局 : 4房
客廳


主臥

客房

我的設計需求
·擺一台三角鋼琴
·一個稍大的儲藏空間,放登山用品
·擺放音響
·居住人數:1
·偶爾父母會來小住幾天
當初挑到這間設計工作室的時候,他們po在網路的幾乎每個作品,氛圍跟風格我都很喜歡。也因此最好的作法就是全權交由設計師負責,把需求條件開好,給足預算,剩下的就讓專業的來吧。
ps. 關於”給足預算”這點,我其實猶豫了一陣子,也問過身邊一些朋友,還是決定該花就花。不然東省西省,最後對成品不夠滿意,留有遺憾一定會後悔很久。
設計圖定稿

實際製作空間 : 32坪
格局:2房,另外兩房與客廳打通
3D圖



設計大概花了三個月左右,施工時間約五個月,期間還有跟設計師去訂做傢俱跟窗簾。鋼琴、音響、家電則是自己找時間選購。
客廳
在我最初的設想中,原本的鄰近客廳的兩房,一間會成為琴室,另一間可能是書房之類的。但是在設計師給的幾個方案中,其中一個非常大膽的打掉客廳和琴房書房的隔閡,讓整個視野頓時開闊,再搭配前後延伸的沙發,把客廳跟鋼琴巧妙的連成一體。
鋼琴
在家裡擺三角鋼琴,下班或週末可以彈幾首琴曲,這樣的畫面在我想像中已經很久了,如今終於實現。
後方牆面很像石材的木皮,再加上鐵件,非常有層次感,配合各種燈具打光,比我預想的好上不知道幾倍。
工作區與臥榻
這個小空間也是我很喜歡的區域,書椅意外的成為了點睛之筆。陽光透過百葉窗灑下的光影很漂亮,可以坐著看書也可以躺著聽音樂,音響很夠力,能夠穿透到最後一排。
餐廳
餐廳的吊燈跟客廳的光劍燈都是設計師特地去挑選的,讓整個空間更有質感。
中島下方有先量好尺寸挖空,放一個小型電子酒櫃。
餐椅跳色跳了個綠色,搭起來非常好看。說實話讓我選顏色我一定不敢選這個顏色,還好是由設計師幫我決定顏色,完美的融入整個環境。
主臥室
很喜歡主臥的窗簾、桌子的木皮樣式、床頭板的材質顏色、還有金屬配件。
次臥室
次臥是留給偶爾來住的長輩,所以當初規劃的比較中規中矩,但跟主臥客廳依然很搭。
後記
在寫這篇時已經搬進來住一個多月,對生活交通居住等各個方面都很滿意。
原本以為會遇到不少困難,可實際上幾乎所有事情都比預計的還要順利,除了預訂的冰箱在航運上多卡了一個月、還有裝網路居然還要等重新牽光纖電纜。
和設計師工作室近九個月的合作非常愉快順利,這段時間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尊重專業、相信專業。不論是設計、施工監工、訂製傢俱窗簾等,幾乎都委託設計師處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工作太忙也抽不出多少時間,而最終的作品也是超乎預期的棒。
每天都很期待下班後回家的時光,週末的時候邀請朋友來家裡聚會,或是打電動聽音樂,或是彈彈鋼琴,也算是滿足了當初想搬出宿舍,找一個真正能放鬆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