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一間陪你走過近半百的房子,篆刻著屬於你的日常故事,卻也漸漸地失去了往昔光彩,如何才能在維繫昔日的情感記憶時,使空間挹注嶄新生命力,繼續相依相伴走向漫漫餘生?這次小編要帶大家來看的,即是位在台北大安區已有 43 年屋齡的老屋,據了解,此處是女主人小時候的家,雖然在成長過程中曾搬離他處,但直至出社會、成家立業,在衡量通勤與未來計畫後再度歸返,不過年久失修的情況,顧及使用性、方便性與安全性,才有了此次的翻新改造契機。

客廳改造前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客廳改造後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基本資料|
位置|台北大安
層數|單層
屋況|老屋翻新
屋齡|43 年
格局|2+1 房、2 廳、2 衛
預算|總工程款 400 萬元(含工程費用、設計費用、空調設備、窗簾)
居住人數|2 人 1 小
室內面積|29 坪
主要材料|超耐磨木地板、仿清水模特殊塗料、實木、實木曲板、大理石、人造石、仿清水模磚、木紋磚、六角花磚、進口花磚、系統櫃、風琴簾、鐵件、灰鏡
設計公司|麓人設計

|故事背景|
本身相當念舊惜物的夫妻倆,起先並未有舊屋翻新的念頭,但在屢屢遇到電閥不堪負載而跳電,甚至出現燒毀跡象的情況後,顧及日後安全性,毅然決定將老屋重新整頓,尤其當前的各項生活機能也逐漸不敷使用,不僅晾曬空間嚴重不足,採光通風效能也欠佳,因此企盼藉此機會,擴增收納機能與改善各種缺失。
平面配置圖(前)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平面配置圖(後)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主要需求|
  1. 夫妻倆相當念舊,希望格局不要調動太多。
  2. 原先的廚房空間無法擺放冰箱。
  3. 陽台放洗衣機後,沒有地方晾曬衣服。
  4. 房屋附近車流量大,希望改善噪音、採光與通風問題。
|空間設計|
「尊重原有的生活習慣,不要給他們有種重新來過的感覺。」正是本案的設計宗旨,所謂的翻新改造,絕不是武斷地抹滅曾經的所有痕跡,將一切歸零再來,而是遵循原本的生活習性,在新的空間場景中,慢刻出屬於自己熟悉不過的日常軌跡。
玄關改造前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玄關改造後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秉承如此信念,看似如昔的格局定位,實則從細微末節縝密調整,藉此卸下昔日的昏暗壅塞,敞開日光微風的穿梭路徑,當與家再次相見時,即能憑藉身體的感官記憶,喚起那份熟識感,不再感到陌生,亦無須花費時間認識彼此。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 玄關設計
從房子的前身來看,傳統古早的田字拼木地板,透散出獨有的年代氣息,一切坦誠相見的開放格局,既沒有清晰明確的內外分界,也未有妥善的收納規劃,導致各種生活痕跡一覽無遺,因此借助原有的深度優勢,切分出獨立玄關、小儲藏室與多功能室。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公領域平面配置(前)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公領域平面配置(後)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以女主人欽點的復古藍調花磚定義落塵區,使外在塵灰止步於此,同步沿著立面砌築置頂高櫃,掩蔽突兀樑體外,憑藉柔軟曲線爭取收納空間,使鞋櫃容量擴增於無形,依序根據原有的生活動線落定各項機能,砌一方平台當作穿鞋椅,配置吊桿掛放外出衣帽,而儲藏室立面則細心鑲嵌鏡面,貼合先前返家的習慣與路徑。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 客廳設計
一掃昔日的幽暗氣息,如今溫煦明亮的畫面,源自設計師在審視評估後,將廚房、餐廳、客房與工作陽台重新定位與調整,設計師表示,原本房間的柱體與 L 型轉折牆,導致空間無法有效利用且斷絕了日光路徑,因此即便是白天,住家也如同暗室沒有任何光線。

客廳改造前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客廳改造後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於是依循樑柱結構拉齊格局,消弭畸零角落、擴闊工作陽台,同步取消實牆設置,改以開放設計疏通視線、光線與空氣,搭配室內窗與玻璃滑門,達到援引日光、促進氣流循環的效果,使公領域不再陰暗無光,亦可擺下洗脫烘洗衣機,創造自在舒心的晾曬環境。

廚房與陽台格局調整(前)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廚房與陽台格局調整(後)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全方位改善採光通風後,於客廳採用溫樸灰磚搭配仿清水模塗料,以灰調蔓延協調感,佐上一抹女主人傾心的霧灰藍調,象徵家的獨有格調,依序沿著立面砌築一道 L 型櫃體,分別揉合電視櫃、電器櫃與臥榻,藉此擴增收納機能,也可成為親友下榻歇息的空間,與此同時,顧及低樓層的隱私問題,將窗戶採以風琴簾,維持一定的進光量,亦可預防外在的窺探。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 餐廳 / 廚房設計
將烹飪場域重新調整後,以訂製廚具收齊柱體深度,並沿窗設置水槽櫃與濾水架,時刻伴著日光清洗蔬果與碗盤,同步將夫妻倆從日本攜回的爐連烤細心配置,佐上窯變花磚體現自然手感溫度,使料理心情不再沉悶灰暗;針對餐廳則以傢俱定義區域屬性,在純粹基調中綴以一盞繽紛燈飾,挹注一份靈動氣息。
餐廳、廚房施工前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餐廳、廚房施工後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 多功能室設計
基於男主人平時有健身習慣,將餐廳調換位置後,採用摺疊玻璃門虛化有形界線,同時微幅抬升地坪,以半開放的和室配置,使人、光線與空氣任意穿梭漫遊,既是專屬男主人的健身房,當女主人遠在美國的姊姊歸返時,也能成為一家五口落腳歇憩的地方。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細節上,於立面採用轉折牆設計,同步涵括玄關鞋櫃與電箱收納櫃功能,與此同時,顧及通風效能,設計師將多功能室與主臥室相互貫通,以門扇平衡開放與私隱,當開啟時,形成一道自然流動的 U 字型路徑,達到穿光引風的用途,若有親友來訪時,只要關上即能各自獨立,無須擔憂干擾彼此。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 走道 / 主臥室設計
談及走道設計,設計師分享說道:「在拆除工程時,才發現原來上方有大樑橫貫。」始料未及的「驚喜」,促使他將之視作空間重心,略微內縮廚房一側,承接轉折牆設計手法,從視覺導正樑體軸線、新增儲物空間,使走道消融在公私之間,不浪費分毫。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未經修飾的粗獷板模痕跡,使空間多了一份時光韻味,加上間接照明渲染溫煦光氛,以此弱化樑體的突兀厚重感,佐配軌道燈提升明亮度,映亮各個暗角,循序而入,溫潤木色浸染視線,將櫃體消隱邊界、減輕空間負重,並砌築一方書桌檯面,符合夫妻倆的日常習慣。
主臥室改造前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主臥室改造後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 衛浴設計
在不大動格局的前提下,維持原有的衛浴位置,但鑑於客衛浴尺度偏小,將主臥室範圍微幅縮減後,以最小限度的調整改善設備佈局,梳理出敞闊方正的浴廁環境,同步於溫潤大地色中,挹注復古繽紛的六角花磚,體現簡而不單的情境;主衛浴則以清新當作主基調,採用古樸花磚搭配清水模灰磚,使沐浴時光澄澈淨透。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小編問問|
Q:請問在舊屋翻新時,必須格外注意的事情?
基礎工程絕對是重中之重,以本案來說,由於時間久遠的關係,容易使給水管、排水管的銜接處出現鬆脫,導致滲水與壁癌的情況發生,因此不只協助汰舊換新,也將樓上住戶的排水管一併處理,預防日後滲漏水蔓延的可能;配電箱也從原本的 12P 擴增至 28P(一般新成屋的電容量約 20~22P ),符合現代家庭頻繁使用各項 3C 設備與家電器具的情況。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設計師補充說道:「其實在這個家中,全室最大用電量並非冷氣,而是廚房的爐連烤,因此必須有足夠的配電量,才能確保日後使用安全無虞。」與此同時,鑑於樓高只有 260 公分,樑下甚至僅存 210、230 公分,因此只能捨棄裝置全熱交換器,在進一步評估後,決定以空氣清淨機+抽風機成為折衷方案。

將抽風管順著樑側貫串公私領域,從多功能室、主衛浴、主臥室、客衛浴,直至接合廚房的排油煙管再一起向外排放,同步於主臥室與次臥室配置空氣清淨機,導入新鮮的自然空氣,使氣流沿著 U 型動線蔓延至公領域,最大程度地保留淨高,即使必須常態關窗杜絕外在的車流噪音與塵灰,也能擁有循環流通的空氣。

【開箱美宅】vol.03 撫平 43 年滄桑歲月:台北 29 坪夫妻的溫透光感生活

註:本案非廣編稿,有任何設計需求請逕洽該設計公司。(小編純粹覺得美才分享的~
新的就是好看!
改造後整體色系很清新好看
好棒的房子啊
看起來很舒服
很清新,再戰下一個數十年
恭喜版大,簡約、明亮又舒適的家😍
恭喜改造完成🥰,可惜有些地方照片改造前用真實景深拍照,改造後卻是廣角來拍,對比這樣就失真了
此地不宜久留
同意 主臥改造前拍得比改造後空間還要大
很讚,43年老屋變身新豪宅。
很好看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