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心路歷程
小弟畢業後,就一人從花蓮獨自來到新竹打拼,中間也有買間樓中樓套房自住,接著進入婚姻後開始認為應該有間至少三房格局的房子,所幸在疫情爆發前入手三房二廳的預售屋



設計公司的選擇
一開始在客變階段時,也找了不少設計公司討論圖面與溝通想法,後來選定某竹北某T公司,但是過程卻讓人不悅,設計師與建商工地主任討論客變不僅溝通不良且圖面也錯誤不斷,等到快要成屋時還莫名多了一面牆。問設計師為何會這樣,不是已讀不回好幾天,再追問後;設計師說會確認但就再也沒下文了。
在這種狀況下,信任感真的會完全崩解

而當真正進入裝潢過程中,我幾次臨時去現場勘查,大概10次有8次都會遇到監工或設計師在現場,只要有任何狀況或要設計調整變更都會即時回覆並重新提供3D示意圖面讓我們了解。其實最讓我意外的部分,有些像是冷氣、窗簾、超耐磨地板是我獨立找別的廠商來施作,但D公司也會協助討論確認並且還幫忙監工跟確認細節,不然正常來說他們其實是沒有義務幫忙的,所以這部分也真的很感激。當然最重要的工程進度的安排與掌握度也非常高,整個合作過程真的令人感到安心很多。

不過像這樣我有獨立委外廠商的部分,其實最好自己也要積極參與,三方共同討論確認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避免雙方感受認知的差異,畢竟設計師也不知道我們找得委外廠商能配合到什麼程度。

智能家居自行規劃設計路程
一開始再購入新家之前可以說沒什麼概念,頂多只知道小米系列。後來從朋友口中得知Google及Apple home智能家居的應用,才開始花時間了解各類智能與網路設備,慢慢摸索後也懂得越來越多之後,就覺得應該是可以自行規劃這部分。而對於智能家居的系統核心的選擇其實也很簡單,因自己與老婆都是Apple手機使用者,故直接選擇Apple Homekit做為核心主軸。網路設備部分,有深入玩智能家居的人應該都知道UNIFI這個品牌,是非常多人推薦的CP值高且穩定的網路設備,所幸同棟大樓鄰居剛好是UNIFI員工,於是就果斷直上UNIFI全家餐。
--------------------------------------------------分隔線--------------------------------------------------
空間設計與智能設備規劃
客變設計規劃:
前面廢話很多
(權狀39.15坪,室內含陽台26.27坪)
初始空間設計的重點:
我與老婆小孩只是三人小家庭,未來也不打算生二寶

初始客變時智能設備初期規劃重點:
- 全室開關處都需預留中性線。
- 各類感應器的預留電源插座。
- 窗簾盒預留電源線。
- 衛浴暖風機220V電源預留。
- 掃拖機的給排水設計。
--------------------------------------------------分隔線--------------------------------------------------
玄關:
設計介紹:
進門後左手邊是外出鏡,右手邊就是儲藏室空間,儲藏空間作為常用外出的物品放置非常方便順手、外套小包包的懸掛、嬰兒車、小孩嚕嚕車、安全帽、傘架…等,也是我UNIFI設備、小烏龜、NAS安置的小區域
當進入室內空間之前,設計一道若隱若現的玄關格柵以保持空間的通透感,藍色的小房子裡面可以放置錢包、鑰駛…一些小東西,也代表著回家的意涵。此外為了增加鞋櫃區域,玄關六角磚與格柵採用斜角延伸至鞋櫃,不僅增加玄關空間,也有延伸到室內的感覺

智能控制:
因白天家裡採光足夠,針對玄關燈在夜間有人時才自動開啟關閉玄關燈。智能設備:
小燕藍鵲開關(玄關燈、客餐廳總燈)、Aqara高精度人體傳感器、Aqara星鑰電子鎖--------------------------------------------------分隔線--------------------------------------------------
餐廳:
設計介紹:
本來一開始得時候,對於餐櫃沒甚麼特別想法,主要訴求就是放置一些水杯、酒杯、餐具…等,然後提出希望有點花磚點綴。但因花磚的花樣與色彩都較為繽紛,在整體視覺會較為突兀,後來與設計師討論挑選後,決定這款帶點花樣與浮雕感的白色地鐵磚,為了讓磚牆更有完整感,設計師還特意將所有這牆面既有的開關插座,全部移至其他適合的位置。當鋪設完成後,展現出來的成果真的是超出我們的預期
另外有個特別的設計規劃就是將掃托機器人放置在餐櫃旁,一般大家都會放置在電視櫃或電視牆面區域,但因很早就知道大陸的掃拖機器人已經可以接自動進水排水,達到完全解放雙手,根本就是解救婚姻的終極版

而餐櫃旁剛好緊連著次衛浴牆壁,於是就決定直接鑽孔進入衛浴空間作為掃托機器人自動進排水的路徑


智能控制:
餐桌區域人體感應有人持續2分鐘時,開啟餐廳吊燈;無人2分鐘就關閉。另外搭配個小燕無線開關,感應有問題也能隨手開啟關閉餐廳吊燈,但目前其實很穩,沒啥真的需要手動去按就是了。智能設備:
小燕藍鵲開關(餐廳吊燈、廚房燈)、小燕崁燈、小燕無線旋鈕開關、Aqara網關、小燕網關--------------------------------------------------分隔線--------------------------------------------------
客廳&書房的融合:
設計介紹:
整體空間以白、藍、木色貫穿,超耐磨地板也選擇偏白色系進行搭配,原本的臥室改為開放式書房,不僅讓客廳視野開闊,也不會浪費窗外的公園與河岸景色
整個客廳空間中,我最喜歡就是客廳木百葉與紗簾的結合,當木百葉不論開、關、平行開合的透光狀態,再跟白紗簾的搭配下不僅多了許多變化,尤其當陽光透入時更添加了一份詩意美感

對於書房的部份,雖說定義為書房,但其實反而是一種多功能空間,整面的收納書架與抽屜,但不僅僅只是放書本與文件,包含了吉他盒、吉他音箱、效果器、小孩玩具…。有時閱讀書籍或辦公,有時彈奏吉他,有時在臥榻上看看風景發呆,最大的好處就是來多點客人也不會顯得擁擠。還有老婆生氣氣的時候,我可以不用睡沙發,臥榻也是很舒服的

智能控制:
- 進入家門時,電子鎖從外部開啟+全屋內人體感應模組都感應無人,根據光照程度啟動走道及客廳相關燈具。
- 進入家門時,電子鎖從外部開啟+全屋內人體感應模組都感應無人,根據客廳室內溫度,啟動客廳冷氣、暖氣、吊扇。
- 離開家門時,電子鎖從內部開啟+全屋內人體感應模組都感應無人持續3分鐘時,關閉全室相關燈具、吊扇、冷氣,掃脫機器人啟動。
- 書房走廊區感應有人開啟走廊燈持續2分鐘後自動關閉。
- 書房區域區感應有人持續2分鐘時,光照度不足時開啟書房燈;無人2分鐘就關閉。
- 室內溼度過高啟動吊隱式除濕機。
- 電視開啟時,客廳紗簾關閉。
- 早晨客廳木百葉簾自動進行平行透光,客廳紗簾開啟20%,書房香格里拉捲簾平行透光。11點紗簾全開,書房捲簾全開。(主要因為客廳面東,太陽會直射進來)
- 夜晚臥榻有人持續2分鐘,臥榻燈開啟,書房捲簾開至60%。
- 固定晚上6點啟動融蠟燈,8點關閉融蠟燈。
- Siri電影模式啟動,電視自動開啟,客廳及窗簾彩色燈條轉為淡藍色且亮度調整5%,木百葉、紗簾、捲簾關閉,氣氛燈轉為黃色且亮度調整10%,剩餘客廳燈具皆關閉。
智能設備:
HomePod mini、Apple TV、小燕捲簾電機+木百葉、小燕軌道電機+折景紗簾、小燕捲簾電機+橫式柔紗簾(書房)、小燕燈條控制器、小燕藍鵲開關(沙發燈、吊扇、間接照明燈)、小燕崁燈、Aqara FP2人體感應、LG電視(本身支援homekit)、日立冷氣&日立吊隱除濕機(NAS架設HA將日立雲端加入Homekit)新竹智能窗簾的選擇(特別想講一下):
當時在選擇智能窗簾的時候,真的是一大難題,許多窗簾廠商對於智能窗簾根本一知半解

說真的,不懂智能應用的窗簾廠商真的很多,但皇天不負有心人,尋尋覓覓了許久最後終於在竹北,找到一位老闆本身就有在玩智能家居的窗簾廠商,對於能支援Homekit的Aqara、小燕電機也非常熟悉,各類紗簾、蛇簾、遮光簾、斑馬簾、木百葉簾也都沒問題


--------------------------------------------------分隔線--------------------------------------------------
主臥:
設計介紹:
一開始主臥空間就不算是很大,考量到孩子房間及書房空間不需要太大,於是跟老婆討論決議客變的時候將主臥空間放大,讓主臥不僅可放下加大雙人床,兩側都有屬於自己的整排衣櫃區域,這樣早上兩個人才不會打架
原先的最早主臥也是採取藍與白的設計,後來是因為在選主臥蛇簾的時候,老婆表示很喜歡奶茶色蛇簾的感覺,於是二話不說馬上跟設計師重新討論變更色系風格,實際成品出來真的覺得還好有改,讓主臥這個空間賦予了新的氛圍

智能控制:
- 進入主臥時,人體感應床區域及化妝區無人時開啟主臥燈;反之有人的話就不動作。
- 化妝區有人時,開啟化妝燈;反之無人就關閉。
- 主臥無人3分鐘後關閉主臥燈、冷氣、HomePod mini音樂。
- Siri晚安模式啟動,相關燈具、紗簾、蛇簾關閉,其中一個崁燈調為黃燈且亮度調整5%。
- 早晨紗簾自動開啟,11點蛇簾自動全開。
智能設備:
HomePod mini、小燕捲簾電機+蛇簾、小燕軌道電機+折景紗簾、小燕燈條控制器、小燕藍鵲開關、小燕崁燈、小燕吸頂燈、Aqara FP2人體感應、日立冷氣--------------------------------------------------分隔線--------------------------------------------------
小孩房:
設計介紹:
考量孩子還小,裝潢單純只做衣櫃跟床背板,其實一開始的房間油漆是整面淡黃色,但老婆就不經意的跟我說覺得要多一點「童趣」感
老婆的小事就是我的大事,本來想請設計師重新規劃,但忽然自己的美感魂發作,於是我就自己上網參考一些小孩房的設計


智能控制:邏輯跟主臥差不多就不多說了
智能設備:
小燕捲簾電機+斑馬簾、小燕藍鵲開關、小燕崁燈、小燕吸頂燈、Aqara FP2人體感應、日立冷氣--------------------------------------------------分隔線--------------------------------------------------
主衛浴&次衛浴:
設計介紹:
衛浴部分其實沒甚麼好介紹的,除了捨棄建商原本的鏡子直接重新改做了鏡櫃,其他都沿用建商的。反而在衛浴的智能產品與控制部分花費了不少時間在裡面,除了改安裝成Aqara暖風機以外,其中FP1、捲簾伴侶、HomePod mini的用電與安裝位置及自動化,也花了點時間在思索最佳的位置。智能控制:
- 基本人進入衛浴空間就開啟衛浴燈;反之無人就關閉。白天就開啟百葉窗簾,晚上就關閉百葉窗簾(因為要沐浴)。
- 人洗完澡之後,衛浴感測無人狀態、淋浴門開啟狀態、溼度感測超過65%以上,啟動暖風機乾燥模式10分鐘,接著窗簾開啟(透風)暖風機改為吹風模式10分鐘,結束後關機。
- 淋浴門關閉2分鐘後(代表下個人要洗澡),暖風機關閉。
廚房&陽台:
沿用建商既有產品就不特別介紹了,智能控制部分基本就是人體感應開關燈。--------------------------------------------------分隔線--------------------------------------------------
結論:
雖然新家的設計裝潢一開始我也是做了很多功課,過程之中也很怕自己設計的智能設備應用上會有問題,但還好找到很棒的設計師團隊跟相關廠商

不過在智能家居的設計應用,雖然目前的成果已經覺得很實用了,基本上碰觸到開關機會非常少了,不足的部分也是使用homekit的情境模式去動作。但小弟也是還在持續學習中,希望之後能夠讓自動化更加細膩的符合生活上的習慣。
一直以來都在網路上獲取了很多很棒的資訊學習,而終於在新家中得以實現,所以很高興能寫這個開箱心得文分享喜悅給大家,如果有任何想知道的問題也可以私訊我或是留言給我,能回答的都會盡量回答不藏私。
最後分享一下我家窗外夜景


------------------------------------------2023/08/07更新補充-----------------------------------------
智能居家費用明細問題與建議
謝謝大家的留言,

Apple Homekit的中樞
Apple Homekit的中樞,我是以Apple TV做為控制核心,HomePod mini 則共有三個,分別是在客廳、主臥、主衛浴作為語音及撥放音樂控制。但其實HomePod mini 也能作為Apple Homekit的中樞,所以也可以只買一個HomePod mini 作為Homekit中樞即可,價格就是官網就有,不詳述。智能開關與網關(台灣小燕官網購買)
藍鵲零火一路版本1600*7個=11200元藍鵲零火二路版本1700*5個=8500元
藍鵲零火三路版本1800*3個=5400元
小燕網關2399*1個=2399元
智能開關要便宜就可以買Aqara的開關(不到1千塊),但就是要搭配大陸的86暗盒或使用轉接片,為了美觀跟減少麻煩所以選擇以支援台灣118型的智能開關為主。
小燕智能燈條
小燕孔雀调光控制器970*3顆=2910(掏寶購買)RGBCW 24V 15W彩色燈條290*6M=2610(掏寶購買)
COB 24V 12W雙色溫燈條155*3M=465(掏寶購買)
明偉SLD-80-24電源供應器798*3=2394(蝦皮購買)
燈條控制的組成就是由「電源供應器→小燕控器器→3m燈條」,平均下來一組約2793元,或許有人會覺得這部分比較不便宜。其實主要原因在於有特別挑選高功率燈條(影響亮度、色澤、顆粒感較小),電源供應器則選擇台灣大廠品牌(個人覺得比較安心)

小燕崁燈
小燕畢方雙色溫筒燈615*10組=6150元(掏寶購買)關於小燕的筒燈,因為功率照明度不高,所以主要是作為氣氛燈使用

小燕吸頂燈
小燕精衛吸頂燈2899*2個=5798元(台灣小燕官網購買)選在買台灣的小燕吸頂燈,是因為台灣的產品才有110V,大陸的小燕吸頂燈都是220V,但是小燕崁燈是110~220V都可以通用。
其他小燕產品
小燕門窗感應器440*3個=1320元(掏寶購買)小燕無線旋鈕開關705*2個=1410元(掏寶購買)
豪恩天然氣報警器1115元(掏寶購買,且可透過小燕網關進homekit)
AQARA系列產品
Aqara星耀電子鎖17000元(蝦皮有廠商可以連工帶料一起安裝)Aqara暖風機4300元*2=8600(掏寶購買)
Aqara溫濕度傳感器615元*2個=1230(掏寶購買)
Aqara水感應器750元*2個=1500(掏寶購買)
Aqaea高精度人體感應970元(掏寶購買)
Aqara FP1人體存在感應1150元*4個=4600(掏寶購買)
Aqara FP2人體存在感應2100元*3個=6300(掏寶購買)
Aqara捲簾伴侶=1500*2個=3000(掏寶購買)
Aqara M2網關=1600(掏寶購買)
窗簾電機
窗簾含電機的部分基於尊重原窗簾廠商就只公布總價
我想一定很多人會覺得窗簾怎麼不全部在掏寶購買就好,價格也便宜很多,主要原因是因為客廳跟主臥都屬於大面積且控制較複雜的木百葉跟蛇簾,所以還是希望能夠看到實體的木百葉與窗簾布,才覺得由台灣廠商統一處理會比較好,這樣不僅能確認質感與布面材質而且又有保固


冷氣控制部分
我自己有一台NAS做私有雲儲存,藉由NAS架設HA讓家裡有支援連網的冷氣機、除濕機、掃托機器人進入Homekit,這部分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再研究看看
市面上大概除了築睿科技的空調模組,可以真實將冷氣狀態傳回至Homekit,其他產品大多是用紅外線學習冷氣遙控器,但這樣的缺點就是沒辦法真實確認冷氣開關機狀態。因冷氣與除濕機都選擇有連網功能的機型,所以後來才決定將冷氣藉由HA導入Homekit,自動化運用上也比較靈活。
電視控制部分
選擇有支援Homekit的電視即可,現在新的LG跟SONY智慧電視基本上應該都有支援。總結
這樣算一算大約智能居家的材料含窗簾大約花了20萬,窗簾就佔了快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