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可以走出房子,但你總要回家。
──Witold Rybczynski, ”Home: A Short History of an Idea”
張艾嘉 ──
客廳一定要簡單,東西要少,能有足夠空間去發呆。睡房要溫暖,才會有睡意。衣服不可攤一地,地上是屬於雜誌和書。廁所要連接臥房,以便裸體行走。廚房要超大,容許我做菜時製造出一切的混亂。但是櫃子和抽屜裡的用具要整齊,乾淨有秩序。
嘿!我覺得你已經開始了解我這個人了……
許心怡 ──
家居這件事從來不簡單,因為它是你所有潛意識的投射,書櫃和CD櫃裡有你所有思想,靈感的源頭;臥室裡是你母親在襁褓時期給你對顏色的喜好;浴室裡展露著你嗅覺的安全感;廚房裡的故事更精彩,它記戟了你家族來自的區域,和你個人所有旅行的味覺記憶;家裡的每一個顏色,氣味,質感,就像我們耳朵的形狀,手指的長度一樣,來自一種基因的記憶。
你可以不斷的遷徒,但你的家一定有你獨特的氣味,讓你在回家後的第一口呼吸就身心自在。因為,它已經是你基因的一部分。
Johnny ──
空間中的圓弧線條,讓我聯想起莫迪里安尼。請以莫迪里安尼的畫作為整體風格的基調。
線條,不論是直線或圓弧,都不宜太過銳利,帶點人為圖畫式的不精準。類似人物像的特意強調的輪廓,抖動但柔和的邊緣。
在夜間,藉由燈光,氣氛變成莫迪里安尼的裸女肉體,黃色偏紅,帶有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巴黎沙龍式的慵懶。(不是當下Lounge那種頹廢)。但不宜太過陰柔。
是慵懶而不是頹廢、是優雅而不是華麗。
也許大環境讓我們不得不選擇在異地工作
但是,回家真好
真的,回家真好

依稀記得早晨的光影變化,在綠島的朝日溫泉,Jack補捉了美麗的畫面

進門一目了然,簡單清楚,實在不過

客廳角落,景觀一樣迷人

乾淨利落方方正正的厚實沙發是這裡的必然選擇

任性,就連灑進來的陽光也任性流竄

屋裡空蕩蕩的,真好。一室看來隨意其實是左思右想千錘百鍊的,這邊放一張沙發那邊放一盆花那邊桌上有一個碗。

飯桌一角,簡單日常生活,自然的美

一塵不染也許是種奢望,但乾淨俐落總是可以執著堅持的

雖然睡得少,就更要睡得好

乾淨俐落,簡單真好

房子的另一端,一鋪好好的床

見微知著,生活細節中就連一盞檯燈的選擇也透露著喜好與堅持

衛浴堅持素淨簡潔

衛浴室乾淨地,就讓這個清潔的感覺盡地發揮

洗滌一身疲累,入浴的學問又要另開一章

亮一盞燈,喝一杯茶,讀一本又一本書

找一把又便宜又好的靠背躺椅好好的坐

沈穩的深色系,讓思緒更清楚

天黑天亮,家裡都需要一個快樂廚房




物料的質感觸覺,顏色的微細變,形狀比例的關係,生活可以隨意也值得刁鑽

看來簡單,其實是謹慎的考量安排,從顏色到線條到質材,都考驗平衡統一的功力




這裡的室內倒真的不怎麼樣,最珍貴的就是窗外的綠

花開燦爛,喜樂何止一剎

流動的水,悠游的魚

享樂須及時,這是放縱還是警愓?

回憶美好回憶跳躍,感情又可否收放自如?
歐陽應霽 ──
每個家都是一種創作,有的輕描淡寫素靜優雅,有的粗獷揮灑磊落大氣,一個花了心思時間為自己仔細構建的家居生活空間,其實就是設計者自己。
家是一鋪床,一張沙發,一盞燈;
家是一個布偶,一張照片,一個水杯。
家是空間格局的安排,光影氣氛的調協,家是人和人的關係,家是身體的歸宿精神的寄託,縱使氣氛認定家在溫暖室內,我依然偏執家在曲折路上,說到底,家是心之所安,心安理得,大家應該快樂。
好像已經很久沒有回家,又好像一直都在家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