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從"武嶺"及"300k"之役,討論後勤補給工作

在下參加過一輪NS的賽事(除400K、500k)
從去年的武嶺之役起,皆抱持著完全的自我挑戰心態參與賽事
抱持著"即使沒有後援,我亦必需要獨立完賽"的意志參與活動

但每每看到其它車隊能夠擁有補給車、
不論是單純的照相、加油,還是補水送食,或是最後的禦寒衣服.....
都是羨慕、羨慕還是羨慕

從去年的P字山道之役開始受到大文山後勤支援團隊的照顧
歷經了P字山道、阿里山、塔塔加、300K 大文山各種後勤補給

在完成一輪比賽之後,我也想讓"新一代"大文山車友能夠擁有這樣的後勤戰力
決定從第一線(?)的參賽者,退到第二線從事支援活動

在這之前我所能了解的僅有:
擔任補給人員所消耗的精神、體力並不亞於參賽者
補給經費、物資調度、規劃、採購等...很瑣碎且麻煩


在實際參與補給團隊的活動之後
想來討論一下,是不是有什麼部份是可以改變的
我要完美的 貼.地.飛.行!

Death0602 wrote:
從去年的P字山道之役開始受到大文山後勤支援團隊的照顧


非常榮幸此次能参與武嶺支援車補給任務,

心中感動的程度,應當不亞於參賽者!

之前聽過上回300k補給點滴之心酸血淚,

此次更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

深怕沒能在隊友進站時給予最大最有利的支援!

在此感謝文哥多次為車隊賽事補給,無怨的付出,

不論是精神上金錢上勞心勞力!

有親身參予才會了解其中點滴

更感謝此次熱情相挺的友隊車友,

幫忙按摩推拿、烹煮熱食、提供餐爐具

周休2日:騎車5天,休息2天。
也許我們該學習也在武嶺奇萊登山口的登山客
想吃的想喝的想穿的
通通自己背上山去


johnwalker0716 wrote:
也許我們該學習也在武...(恕刪)

如果是在一般騎乘的情況下,這將會是一個好方法...可以更加鍛鍊
在比賽的時候就不太適合了...

而且這樣也失去了補給車存在的意義...
雖然我不知道那些登山客是不是正在參加登山比賽...

不過John大大也提供了在下一個小小idea

大家可以把自己想吃的,想穿的,想在看到支援車時,最想得到的東西
包成一小袋,寫上自己的名字,丟在支援車上

這樣應該也可以讓支援組發揮更大的效率
同時也可以減少補給品採買上的浪費

只是不知道這會不會是一個好的方式??
我要完美的 貼.地.飛.行!

Death0602 wrote:

如果是在一般騎乘的...(恕刪)


是個不錯的方法喔

自己準備好

只需請幫忙補給的伙伴幫忙帶到前線去

畢竟比賽單位會準備一般的補給品

不過這也是要看大家的心態

或許我目前只是想達成完賽的階段

如果是到了分秒必爭的階段

那或許又不一樣了
不論是在比賽中
或是平日約騎
只要是有後援
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真的是非常感謝這些參加支援的熱心車友
所有所有的感謝
一切盡在不言中

因為參與支援
比騎車更需要無比的熱情與毅力
也要花更多的時間與精力
這實在是件苦差事
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所以補給的人
更需要大家的幫忙

在此建議大家
集思廣意
匯集經驗
集結成冊
完成一本大文山的專用
完全補給手冊(大文山超專業補給葵花寶典)
以幫助這些辦理後勤工作的辛勞車友
以方便分工合作、增加效率、防止遺漏、盡善盡美

再次感謝這些無私付出的
又無怨無悔的偉大車友們
Death0602 wrote:
包成一小袋,寫上自己的名字,丟在支援車上...(恕刪)


在300k的時候
我有提過這個想法
忘了是那位車友
提醒了一個我忘了的原因
結果沒有如此執行
不太記得是執行有困難還是不宜
請有經驗的人提醒一下嚕

johnwalker0716 wrote:
也許我們該學習也在武嶺奇萊登山口的登山客...(恕刪)


正所謂求人不如求己
的確是正解

可是為了造福廣大車友
只能好好壓榨一下可憐的支援組了

借此想提出一個想法
大家參考參考
或是討論一下也是好的

以前曾參加中華搜救總隊
參加的人
大多都充滿熱血
但確因為在上位者的領導
而鬧到幾近分崩離分析

簡單的來說
原因是
因為總隊長太熱血了
可以不要工作
自己過的苦哈哈
也要救援
可是並不是所有的人
都可以這樣無私付出
總隊長卻希望大家都跟他一樣
這確是困難重重
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狀況
有的人可以提供金錢
有的人可以提供技術
有的人可以提供器材
有的人可以提供時間
有的人可以提供場地
要別的卻是沒有
所以就會造成組織不甚和睦
畢竟這是一個no pay的工作
有錢的工作都不見得能做得好了
何況是no pay的工作

回頭看看
車隊的工作也是一樣的
非營利組織的管理分外困難

這也是我提出
"大文山超專業補給葵花寶典"想法的主因
有系統的分工
讓管理輕鬆
補給容易
把大家願意提供的東西組合起來
不強求
有感謝
相信車隊會日益茁壯

其實大文山的補給算是做的很棒了...

在昆陽時。我接過文哥給我的麵包+肉狗

聽到URD給我的大聲公加油...

說真的...補給車的意義不止在衣食上的需求

還有那溫暖的加油聲!!!

是我最後那2.5KM死命的騎上去的最大動力。
葉小強 wrote:
其實大文山的補給算是...(恕刪)


真的做得很棒

只是有兩個小小問題
一個
是每次都累死那些最熱心的車友
有了手冊
可以適度的把一些工作
分配出來給大家認領
以減輕負擔

第二個是
做得再好都有人嫌
何況有時比較沒經驗
難免會得到較多的抱怨
雖然大家還是會到板上來感謝一下
可是私底下
還是難免也報怨了一下
有了手冊
可以經驗傳承
1. 補給點應固定並應在行前會事先告知參賽者大概位置,現在旗子也有了,沒看到是參賽者的問題,補給人員長時間不休息已經夠累了,你比賽完他們還要收拾善後+開車,不可能長時間一直看有沒有人錯過,不參加行前會不知道補給點也該自己去問人

2. 補給人員人數有限,並且也有可能在忙,請通過不補者也向補給人員打個招呼,讓人員可以確知有誰通過,停下補給者可自行簽到或由補給人員紀錄,一切都是為了讓補給人員知道參賽者的進度,而各補給點之間相互update進度資訊,大家都不希望如果出事情沒人知道吧,同時也不該讓補給人員連上廁所都不敢去在那痴痴的等~

3. 公辦補給品只準備水,頂多再加個餅干或香蕉(建議就是單純的碳水化合物,而不是蛋白質,這也不是郊遊),每個人需求不同,但是都需要水

4. 補給點的功能就是幫你背東西,因為每個人需求都不同,各人應自行準備並計算在各補給點所需要的補給品及數量先放上該補給車 (toyota&urd: 我在300k有計算大文山補和官方補,還計算車子的移動,就是這樣做把東西都放上車)

5. 善用補給點本來就是自身參賽配速或作戰策略的一環,以上的事若做不到,怎麼看都不是對自己負責與尊重補給人員的態度

6. 每個人實力體力皆不同,而補給車在比賽中就像是救命一樣,也是撐到下一個進度的精神支柱,所以補給點最好是固定或確定所有繼續參賽人員都通過之後再移動

--

基本上NS我都跑完了 所以之後的比賽只要我有空我都會很想幫大家補給 請隊長可以先算我一份
㊣珍惜生命,遠離毒品㊣珍惜生命,遠離河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