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ar wrote:就連改到250g的車...(恕刪) 因為我是隔10幾年沒玩的回鍋新手在當年921地震發生過後就沒再玩.畢竟附近的四驅車模型店一家家收掉.猶如骨牌效應(說是盈收不佳)至於現在回鍋是因為...很難得再看到這樣的四驅模型店.才讓自己死灰復燃當年熱門的時候.其據點可以媲美現在的7-11或全家便利商店的密集展店程度= =不過.不可否認.我的確是有受到早期田宮風扇軌道的刻板印象.才有這樣的邏輯...我該稱讚日本人有生意行銷方面的創作能力嗎...
劍心san wrote:我該稱讚日本人有生意行銷方面的創作能力嗎... 我唸工科的很多不切時際的商業洗腦也是到我唸到很後面時才懂得只是噱頭因為有足夠的知識去推翻它不只迷你四驅如此真車更是多...而且多到很誇張隨便舉個例聽過裝某某東西就能省油吧然後有一票人一定會講真的有效真的有效,那應該大舉流行才是不是嗎?中油漲個一角兩角就在排隊那些人為什麼不去裝省油器一了百了?此類例子多到不勝枚舉很多東西的影響確是存在(本樓亦是)但其效能比率真的檢視起來,就會發覺不太重要
那我這邊有4個相當白痴的問題.想向在場的各位朋友請教一下(P.S撇開冷煤問題不說)1.為什麼所有的大小客車都必須裝置擋風玻璃及車窗???而不選擇把那些玻璃都拆掉.搞不好會比較有裝置擋風玻璃與車窗時會來的更省油?跑的更快?還能省下一筆灌冷煤的費用?2.為何有些計程車司機會要求乘客在高速公路行走時.規定不得隨意將車窗打開?因為我想說假如氣流影響程度是十分渺小的話.那理論上來說應該不會造成加快油耗速度吧...3.為何大貨車的車頂上要加裝空氣導流板?而且為何機車能在貨車的旁邊形成活塞效應?4.如果空氣阻力的影響程度.真的是到了不足掛齒的等級.那應該不用花時間與金錢投資專程去研究與了解(例:風箏.飛機.迴力鏢.超跑底盤Diffuser概念.大樓風切效應...等)請幫我解答.謝謝
前幾天在頭版看到的新聞這邊也講到空氣力學,風洞測試http://www.giantcyclingworld.com/web/news_view.php?id=6c0202ed-03f3-4948-a477-ed18e6dabceb而且這才只是腳踏車而已!何況是汽車,當然我也有聽說過一個說法就是速度沒有到x 你裝空力套件只是增加重量而已並且表示絕對認同當然四驅車我也相信有這樣一回事,有看過漫畫的都知道。蜘蛛那台車可以用風切切斷樹幹,這個可以不用相信,基本太喇叭但是三角箭的那樣空氣力學,甚至一些尾翼上調整的方式,都絕對是有根據的。至於四驅車的話..當年在玩,多半還是不裝殼的三輪車或者殼挖洞(還貼網子)或者用電鑽全車打洞(減輕重量...)不貼貼紙減輕重量 (回想起來是能減輕多少...)有一種超輕量化車殼...透明很軟的... (TAMIYA騙錢阿!)我個人覺得最生氣的,還是三角箭買回來車殼上竟然該有洞的地方方沒有洞,氣死我了
其實車身過度打洞的話 (外表搞的像是剛從越戰還是世界二次大戰結束趕過來的)只會讓車身架構的強度變的相當脆弱.因此所謂減輕重量貼網子與相關DIY工具組之類是TAMIYA的賺錢手法...因為有點矛盾的是...雖然車殼是減輕了.但底盤卻也變更重了...(ex:裝鉛塊之類的零件改造)所以一旦製造出可以玩壞產品的機會.商人才有理由繼續騙消費者的錢...如果產品本身不能製造出可以強制破壞產品的機會時.商人也就沒興趣炒作了哪怕今天車速快到足以撞斷一根FRP強化片或是一根不起眼的螺絲零件那這產品的無限商機也就開始無限發酵了所以空氣阻力對四驅車的影響存不存在.對於長年靠模型吃飯多年的TAMIYA來說根本不會想炒作那個畢竟對它們來說.零件能壞的越多.錢也就賺進的越多...這才是公司的目標反之.當今天只要能證實靠幾個空力零件.就能取代市售那麼多可以大量消耗掉的大宗零件時這對廠商與店家來說.其實都是相當不樂觀的壞消息...因此.站在業者的立場來說.就算空氣阻力真的可以影響的很劇烈不旦不可承認.反而要拿自家最新產品來迴避這個問題...這點就像一些特殊賭場(與錢莊一起掛勾的那種)明明是透過詐賭來控制賠率高低卻還是要催眠他人這一切只是機率與運氣的問題...畢竟.唯有這樣做.賭客才能有機會找錢莊借錢繼續豪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