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180D 小小改"涼"~ 但也許可能大概會延長馬達使用時間與維持飛行時的馬力

最近偶爾看到CB180的討論,都是說馬達過熱的問題。其實我覺得CB180還蠻不錯的,很好飛;過熱的問題我自己也遇過,知道哪裡可以改善;正好這兩天手上有東西可以實作,就又來野人獻曝一番啦 ~



聲明:以下改裝有可能損及機身或廠商保固,若欲參考者請明白此點;若因改裝發生損失,本人不負任何責任。

1. 370馬達散熱片。這個東西遙控車用很多,很容易買~ 現在車車很多也是無刷了,散熱鰭片很短。這是碳刷馬達用的,鰭片長。



2. 要比對一下長度。有的車子馬達比較長,散熱片就長,裝在CB180 的馬達上會遮住通氣孔。



3. 萬一不小心買到長版,就只好裁短。不然得重買~ 最好是量一下長度,問清楚再買。



4. 通常模型店都只會直接把散熱片夾上馬達;但是我強烈建議還是要抹上這個東西─ 散熱膏之後再夾上。因為如果有縫隙,非但不會散熱,還會保溫~ 反而傷馬達。這到處電子材料行都有,也很便宜。



5. 單片夾好後的樣子。夾的時候要先比對馬達螺絲孔位,看準鰭片不會卡到主體或干涉其他飛機零件運作之後再壓下。



6. 這次多買了兩個,本來要給180Q裝... 後來發懶,也想惡搞,來個兩片版~ 兩片版自然無法直接上,夾腳會互相干涉。兩個散熱片夾腳都得先鋸掉一邊,然後每個散熱片兩邊都鑽孔,好用來連接。



7. 散熱片處理好的樣子。



8. 我是用銅線穿過纏緊,固定在馬達上。當然,得先抹好散熱膏。雖說兩片一定效果更佳,但其實裝一片就有效,我裝兩片有點找自己麻煩。後面就知道了。



9. 順便幫尾馬達上點散熱膏。不要嫌麻煩,一下子而已,但是能有極大的幫助。這個外殼固定扣的四個螺絲卸下 (不卸下也能拆尾馬達散熱片,但塗散熱膏後不好裝回,還是拆了方便 ), 然後從底下卸下散熱片。如果螺絲刀不夠細伸不進去,就得先拆方型鋁片再拆散熱片。



10. CB180 尾馬達散熱片特寫。這個是我塗過膠又擦掉的,所以稍微不明顯。但還是很清楚的看到,馬達接觸面一樣有溝槽跟咬花。這就是很多人尾馬達一直燒掉的原因。沒塗散熱膏或是墊上散熱墊片,散熱片上的溝槽跟孔隙都成了保溫室─ 跟真空保溫杯意思一樣,這樣比較容易明白吧?搞不好拆了它還好一點。塗膠在接觸面,讓接觸面能傳導熱量,散熱片才有作用。



11. 裝好了。圖中紅色箭頭指的是因為干涉,全包又無法調整避開,我得修掉部份鰭片。麻煩。另一個麻煩是,因為散熱片等於讓馬達直徑變大,我又是兩邊包,所以伺服馬達的線都不夠長... 得找時間拆下重拉線。更麻煩。所以除非不怕麻煩,不然裝一片就OK又省事。



12. 這樣效果到底如何?俗話說:「實驗出真知」,唯一的途徑就是實測。這是我測量的工具,溫度槍+ Type K 的測溫線 (我的烘咖啡豆器材總算有了其他用途 ) 、一個計時器。



13. 實驗就需要對照組─ 剛剛豬頭,沒在組合前先量好... 只好把我沒飛幾次、還沒加工的180Q脫下西裝再重組... 一直拆拆裝裝... 等一下實驗完又要全拆散才能裝回西裝裡,然後再組裝...真是組到靠北...邊站了~



14. 驗明正身,馬達上貼紙還在,尾馬達也沒抹散熱膏~



15. 實驗結果... 很抱歉,因為我實在只有兩隻手,很難又抓飛機又操作溫度計還能照像。這一段只能用文字敘述,不相信的話請自便,抱歉。 我的方式是用手抓住飛機,將測溫線貼在馬達表面靠近散熱片處,然後將油門推到底,計時三分鐘,並觀察記錄每分鐘的溫度。結果如下:

裝散熱片 起始溫度 主馬達尾馬達(後簡稱主、尾) 皆28度 一分鐘後 主 32度 尾 35度。 兩分鐘後 主 41度 尾 43度 三分鐘後 主45度 尾 49度

未裝散熱片 起始溫度 主、尾皆28度 一分鐘後 主 39度 尾 40度。 兩分鐘後 主 46度 尾 49度 三分鐘後 主61度 尾 63度

可以看出隨時間增加,未裝散熱片的溫度上升得更快。還有一點,停機後無風,溫度還會飆高~ 因為沒有風散熱,尾馬達甚至還有保溫器。這就是尾馬達常常熱衰竭的原因~ 再次聲明,這是我個人做的實驗,不求所有人盡信。若是懷疑請直接不信,謝謝。

16. 為了讓主槳的風能吹到整個散熱片,我幫我的機殼小小的剃了個頭─ 這樣馬達就全吹到,沒遮蔽了。



17.這樣搞一稿,CB180D 還是挺不錯的練習機,飛起來真的很穩,無風時室外也能玩玩。我的尾馬達買來就上散熱膏,飛半年沒燒過一顆。主馬達燒過,所以這次趁著換馬達加上散熱機制,並且實驗一番。這樣它應該又能撐好一陣子了。



謝謝收看,並祝大家飛行愉快

以上



感謝分享 , 當初就是覺得cb180d骨架比ufly粗勇才買這台, 唯一敗筆就是買馬達, 那散熱膏大蓋多久要塗一次, 那可不可以把ufly的平衡翼移到cb180d
pkl wrote:
感謝分享 , 當...(恕刪)


理論上它是不會乾滴...

常飛的話,碳刷馬達壽命也不會超過一年吧?每次換的時候再重弄就OK。

UFLY 的旋翼頭尺寸好像不一樣...
心大本事小,人窮嗜好多~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
pkl wrote:
感謝分享 , 當...(恕刪)


確認了,不行。兩台主軸粗細不同,連換整組的機會都沒有~
心大本事小,人窮嗜好多~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
我也要, 我也要~~~
我也來裝散熱片~~~


首先先拆尾軸固定螺絲


尾傳軸拆下來了


有人說可以拆主齒輪插梢, 直接抽出主軸, 脫西裝會容易些
但是我怎麼樣都拆不掉插梢, 只好鬆開電池架的四個螺絲, 拔掉後輪, 卸下四個主體螺絲, 拆槳夾, 重錘塊, 平衡軸等等, 另外我的橫軸要修, 各位可以不必拆



拆完了


這次要加強的重點, 主尾馬達塗散熱膏及加裝主馬達散熱片, 圖片中橫軸的E字扣噴掉了, 待料中


370馬達散熱片, 網路上有賣, 散熱膏, 以及我可憐的橫軸


主尾馬達散熱片


均勻塗抹完散熱膏後安裝主尾馬達散熱片


裝好了, E字扣待料中.....
模法師 wrote:
我也要, 我也要~~...(恕刪)


啪啪啪...

模大真是好心~


那個插銷用細尖嘴鉗,鉗口一端頂著插銷的一邊、一端頂著主軸。夾一下,插銷就會凸出許多

然後再用尖嘴鉗夾著抽出即可

這樣就拆超快的,只要取下主齒,上面鬆開兩個伺服機拉桿,整個旋翼總成就抽出來了

裝回也快


您裝的就是無刷用,鰭片稍短。不過180Q空間小,也沒得選擇,只能裝這個。但至少散熱面積多一倍多,不無小補
心大本事小,人窮嗜好多~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
這個散熱片和散熱膏已經擺很久了
最近都在飛4G6, 一個人兩隻手, CB180Q只好一直躺在鋁箱裡
只是今天正好看到有E字扣在賣, 就先拆CB180Q裝散熱片了
寫的不清不楚的, 幫不上新手什麼忙

CB100和4G6主齒輪我插梢也拔過, 方法是同樣的
但是CB180Q插梢我就是一直拔不掉, 哪天主齒輪或者主軸掛掉我就慘了
模法師 wrote:
這個散熱片和散熱膏已...(恕刪)


不會被人點了3秒膠吧...

心大本事小,人窮嗜好多~ 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遊

darkshadow3359 wrote:
那個插銷用細尖嘴鉗,鉗口一端頂著插銷的一邊、一端頂著主軸。夾一下,插銷就會凸出許多

然後再用尖嘴鉗夾著抽出即可


第一步OK
第二步怎麼樣都夾不出來, 放棄
補上CB180Q小弟自認最快速脫西裝方法


小弟的CB180Q



先將尾桿放鬆(轉個1~2圈)



把尾桿抽出



尾桿取下後



拆後輪



準備拆齒盤插銷



像這樣夾插銷頂出去



插銷被頂出一邊



尖嘴鉗夾住凸出來的插銷
用槓桿原理將尖嘴鉗與齒盤接觸面當支點慢慢將插銷夾出齒盤



插銷被移出齒盤了



準備拆拉桿圓球螺絲



將拉桿圓球鬆開



抽出主軸



拆西裝螺絲



將電池座含機架向後推在抽出來



電池座含機架取出的角度



分解後的幾個CB180Q元件



脫西裝實際會拆到的螺絲



上散熱膏後的尾馬達散熱片




主馬達的散熱片(跟模大的相同)
在沒屋頂網拍商家的實體店面買的




附記:怕電池連接線長時間拔插會從接收器端焊點脫落
所以加了束線帶
不過拆機後發現束線帶會把電線絕緣皮磨破
所以最好在束線帶綁住的位置加個保護套(等等來改)


穿回西裝原則上就是把脫西裝的順序倒著做一遍
不過有幾點留意的地方



倒著穿西裝
確保拉桿沒卡在裡面



旋轉主軸讓齒盤與主軸插銷孔有對到



把插銷夾回去



從這個角度比較好將尾桿裝回



鎖西裝上螺絲從這個角度才知道西裝跟機架螺絲孔有沒對到
這樣才好鎖


以上是小弟拆裝CB180Q西裝的方式
希望對飛友們能有幫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