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小弟因為工作關係
從南部搬到中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最近車子有3個問題
1. 變速箱滴油
2. 正時皮帶有異音
3. 5千公里保養
牽去民間保養廠(非原廠)處理

小弟的車是
96年 16v opel corsa

維修單如下:

1.油底殼墊片(膠質) x1 1500
2.鈕力轉換器油封x1 700
3.傳動軸油封(自排)x2 共1000
4.曲軸後油封x1 1200
5.AT油管改管x2 共1500
6.夕膠x1 300
7.正時皮帶/惰輪組16Vx1 5600
8.水泵浦ACx1 1500
9.凸輪軸油封x2 共600
10.機油泵油封x1 300
11.機油芯(自備)x1 0
12.ATF油(自備)x3 0
13.前後輪對調輪胎平衡x1 300
14.煞車油DOT4(一台份)x1 800
15.化清劑x2 共300
16.水精(濃縮)紅ACx1 400
17.定保工資(機油自備) 300
18.變速箱拆裝工資 4500
19.加機油蓋墊片 50

第18項的工資也許不只拆變速箱吧!!
以上共台幣20850元
老闆算我台幣20000整

這次的修車費大概可以再買我的老沙4台了吧

修完後,跑了一段山路,目前車子確實不會滴油且雜音變少

請各位車友幫我看看
這樣有被貴到嗎??
還是剛好或便宜??

謝謝
文章關鍵字
光看工單內容像是專業的OPEL店家. 大小問題一次解決.
可把項目分三大類: 1.定保, 2.變速箱相關, 3.惰輪皮帶相關, 分析看看.
工資是技術精髓之所在, 合不合理要看結果. 結果OK當然是合理工資.
ECOTY2009 wrote:
工資是技術精髓之所在, 合不合理要看結果. 結果OK當然是合理工資.
+1
能一次搞定,
貴點也值得,
修半天修不好可是很煩的。
賣不到2萬的車
還要花2萬修理
邏輯有點怪

這種車根本後續是個無底洞
一台新機車莫名其妙就消失了
a886883 wrote:
賣不到2萬的車
還要花2萬修理
邏輯有點怪
賣不到兩萬的車,
如果花兩萬修理,
修理後對樓主來說,
價值超過四萬,
那就是成功的投資。
如果修理後的價值對樓主來說不到四萬,
那就是不成功的投資。

買車來的目的不是要拿去賣錢的,
當然不能用修理前後的賣價決定值不值得修,
如果是這樣,
所有老車不就都不要換新胎了,
換新胎後,
車價並不會等值提高。

車子在中古車商眼中有一個價錢A,
但在車主心中有另一個價錢B。
車輛在正常使用時,
通常B會大於A。

修車的目的是為了要繼續開,
那要評估修車錢後B的變化。

修車目的是為了可以賣個好價錢,
那要評估修車錢後A的變化。

a886883 wrote:
賣不到2萬的車還要花...(恕刪)


我也想買新車啊
但是我連新車的頭期款都付不出來
又不想全貸,造成生活的負擔

也不想再換其他中古車

生活上又需要用到車
所以只能咬牙繼續維修了啊

這就是我會繼續修車的邏輯

還有

謝謝各位大大的評語
這樣車子以後有其他問題
(希望是沒有)
就可以固定找那家保修廠了

pokeywu wrote:
由於小弟因為工作關係...(恕刪)


價位算合理.
一次整理.比分次處理還要划算!
個人也不太同意修理費用高於殘值就不用修的觀念~~

如果車子是"必要"的交通工具,甚至是賺錢工具,那麼如果20K能把現有問題一次解決,怎麼算還是比買一台新車,甚至中古車都來得便宜的多,唯一的缺點是老車了,問題都會分批一個一個來,麻煩的是要頻跑車廠,但這不會比買"另一台"廉價的二手車來的差到哪邊去~~
都修完了...如果車子沒什麼問題.就安心開吧.
維修老車.最痛的就是保養維修費.尤其是歐系車.

陳怡安 wrote:
賣不到兩萬的車,如果...(恕刪)

+1
我的車也不值兩萬,去年也修了兩萬多,看上的新車都兩百萬左右,兩萬就搞的定的事,何必一定要花兩百萬去處理,我是這樣想的,所以就又修下去了XD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