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文章內說明假如台灣政府教育還是一樣不改善以後真的會出現台勞來源>>商業周刊954期它們接受轉載.擷取檔案內圖片為證檔案(PowerPoint檔)附加PowerPoint文件檔: 200605/mobile01-fcd531adcb3c2c5a7fd5d4da8ce39960.ppt
台灣今天會變成這樣,所有住在台灣的人民都有責任。有什麼樣的人民,就會選出什麼樣的政府,凡是不能只要求政府,想想看政府不就是你我大家選出來的嗎?如果自己不好好深思,只希望政府如何改革,無異是緣木求魚。不要再沈迷於選舉口號、意識型態。
也許有一天我們覺醒 才發現一切已經無法挽回加上日漸擴大的貧富差距我們出個門就怕被搶小孩一出門 就要擔心被綁架...(現在很像就已經這樣了...)反過來有一天我們被裁員還有一家老小跟我說 你不會考慮搶超商....有一天你發現你的小孩同學口袋的零用錢可以讓你一家過上一陣子好日子跟我說 你不會考慮把人家的小孩押走不平衡或是受壓抑的人如果越來越多難保不會有恐怖活動出現當他們不怕一死 不怕刑罰的時候(反正對他們來說 不會再壞 也沒有希望)你覺得這個時候 有人能擋的住他們嗎?
這雜誌看看就好...我把新加坡那段傳給我新加坡朋友, 他的回應是:rubbish, talk coxk sing song是father scholarship比較實在我覺得到外處工作有必要叫"台勞"那麼沉重的字眼嗎?就像很多紐西蘭人到澳洲工作我也沒聽到紐西蘭人稱自己"紐勞", 一堆澳洲人到新加坡工作, 難到它們叫"澳勞", 很多歐洲國家的人到美國去一樣找工作, 也沒有德勞, 法勞,....等字冒出來. 現在是有工作在那裡, 就去那裡......拿美國來說,我去年一月在飛機上遇到一個美國人(德州大學Austin分校), 跟我說他MBA要在新加坡念完, 然後要在新加坡工作, 難到他叫"美勞".....假如中國真成經濟強權, 去中國工作, 那也很正常, 就像現在去美國一樣..只是之前被美國人削而已, 現在變中國人, 沒有啥心理好不是滋味的...
這個問題在以下的網站中有很詳細的討論http://blog.yam.com/lakatos/archives/1287726.html整個議題的起源不是可以簡單用教育預算不足來回答的。而是人事經費吃掉了大部分的預算(就像現在的台鐵一樣,被員工的退休金壓得死死的)要怎麼改善?去年就已經有人提出來了,但是....
人云亦云,然後加上一段不知所云的引申,哎....如果以平均年成長率5%的模式,連續20年(十幾億人口的消耗資源跟生態環境負荷,能夠支撐嗎?),到時中國的人均所得會是多少?這個計算需不需要EMBA程度?再考慮到中國嚴重貧富不均的因素,年輕女性的「價位」應該還是中國自產的要便宜多了吧,或者你意思是說掛台灣產地標籤的比較好銷?另外,中國成為經濟強權=台灣人到東南亞當台勞?就算台灣垮了,勞動力充足、還可以輸出的東南亞國家也不需要台勞啊?這種想像有經過大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