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歷史的迷團...徐福是日本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

方才閱覽了版上"日文的漢字"之深度專業主題
勾起多年以來自己一直有的一個疑問及推測
想與眾深藏不露之魔人們研究討論其可能性
也聽聽各位看法.....


各位求學期間若讀過中國歷史
應知道漢代著名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中記載
秦始皇在一通諸國後
為了自己的不老與延壽
而派徐福遣共三千精選童男童女
及百工巧匠技師、醫生、武士、射手500多人
裝帶五穀種子、藥品、糧食、器皿、淡水等
東行入海至蓬萊仙山尋長生不老之藥....
(看來皆為一時之選......)


[下方論點參考引述網路資料...]
在日本自己的歷史中
對於天皇神族的由來大都僅提及傳說是渡海而來的
卻未明示是從何而來
但以時間點及地點來推測
似乎與秦時之徐福登岸日本的時間與地點略有相關....

曾有臺灣作者衛挺生
於1970年代著一書[徐福與日本]
當中聲稱日本的第一個皇帝實際上就是徐福
其根據日本第一個皇帝與徐福在登岸時間上的離奇巧合推斷出來的
並提到從日本在天照大神時代的重要皇族墓穴裡
被發現秦朝的銅鏡和巨大的秦人戰刀
如不是徐福的到來
怎麼會有這些古代遺物呢?
當時的日本尚處在石器時代
還無法製造這樣的東西
此書斷言事實證明徐福是日本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

一位對徐福有廣泛研究的日本學者鈑野氣峰(早稻田大學)
表示說徐福帶來了當時中國人知識和智慧之大成
其中包括道教....
其認為徐福才是日本神道教的真正創始人
戰國時期齊國嚴格信守宗教
每個去道觀的人都得先進行齋戒
那裏有專門的房間供人們齋戒,淨化靈魂
直到今天在每個神社中都保留著這樣的房間供參拜者齋戒
這樣的房間被稱為“齊室”“齊”即源于徐福的家鄉齊國

鈑野研究還得出許多出人意料的結論
他說徐福和他留在日本的隨員繁衍了成千上萬的後世子孫
只要是茶褐色眼珠的日本人就肯定是齊部落
即徐福所屬的部落的後裔
這些日本人中許多人都姓齋藤
漢語中的意思就是齊
據其估計至少有30%的日本人有中國血統
是徐福隨行人員的後裔....

1994年4月當選的日本首相羽田孜上任前
公開承認他是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的後裔
這使包括日本人在內的許多人十分震驚
他說他的祖先姓秦
在200年前才改為“羽田”
在日語中秦字與羽田發音相同
他是率領3000童男童女從中國到日本的徐福的一個隨員的後代
換句話說這位首相承認自己具有中國血統.....




對於以上的論點
我自己是持保留的態度
必竟幾千年來的迷團
不是這麼幾句話或不加科學考古
甚至於是日本官方態度
就可以來決定的....

大家有興趣來聊聊這話題嗎.....
日本語和韓語文法差不多,但日本語和中國語文法差很多
說日韓有血源關係我還相信,要說日中有血源關係我是不太相信
不過大家都是從非洲來的就是了...........

看過"墨子攻略"這部漫畫的話
就會知道 原來日本人的祖先是革璃...
指揮艇...紙盒...!!!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
那我也只能說徐福的國語真的很差
漢字的意思跟國字差很多@@
~God's in his heaven All's right with the world~
我不認同這樣的看法.

就好比韓國說中國的孔子是韓國人的話, 中國人就要接受這樣的說法嗎?

雖然有一種傳言是, 徐福廟躲在明治神宮的後面,
不過日本官方是否定這樣的說法.

另外, 日文用的漢字意義是古漢語, 漢朝, 唐朝用的.
和現在和女真人, 蒙古人交流過的漢語是不一樣的.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趣
只是多數傳聞只是推理式的
沒有什麼證據去證實

我看過一套漫畫
日本人畫的
我忘記作著的名字了......
只是漫畫名好像叫做什麼東方異聞見聞錄之類的
好像是尖端出的
有出六~七集
裡面就曾經討論過這個問題
而且作者基本上同意徐福算是一種"先趨"

不過啦 它畢竟是漫畫
也是找到一點點可能就自行推論
(因為作者覺得成吉思汗可能是日本的源義經(還是源賴朝?)......

不過蠻有趣的
假如對一些傳聞歷史有興趣的人
我建議可以用"好玩的角度"去翻翻
dearjohn wrote:
另外, 日文用的漢字意義是古漢語, 漢朝, 唐朝用的.
和現在和女真人, 蒙古人交流過的漢語是不一樣的. ....(恕刪)


你的意思是:

*).現在的中文和漢唐古籍中的中文不一樣。
*).漢唐古籍用的中文字義,等於日本的漢字字義。

這裡是否有中文系的高人可以出來驗證一下這兩句話的真實性?

我另外有興趣的是,以同樣的現代中文來當基準,一個是日文漢字和現代中文的差異程度,一個是漢唐古籍的中文和現代中文的差異程度,到底何者差異程度大?何者變異性較高?

聽你這樣說,我開始懷疑,中文的「勉強」二字,可能在漢唐時期是指閉關苦讀努力用功?

「徐福等於日本皇室先祖」這個傳言很久以前就聽過了,不過沒有歷史學家出來倡言,沒有考古鐵証,沒有集體共識和認同,這也只能姑且聽之了。
嗯...我雖然學日文...
但是對於日本史並不熟...
不過以前聽歷史老師說...
大部份的歷史研究者...
都認為徐福對於日本進步有相當的貢獻...
讓日本文化的演進從舊石器時代就直接跳進銅鐵器及陶器時代...
加速了日本文化的演進...

至於是不是日本皇室的先祖...
現在全都死無對證了...
要考證也是困難重重吧...!!
雙子貓 wrote:
聽你這樣說,我開始懷疑,中文的「勉強」二字,可能在漢唐時期是指閉關苦讀努力用功?
...(恕刪)

小弟對這些說法或研究也蠻感興趣
記得之前看書中介紹日本的12月提到了"師走"
因為12月很多法師急著作法會誦經祈福,
因此在路上奔波,
這種用法很生動,
而且"走"在古時候的用法似乎就是跑的意思

反觀現在已不是這麼用了
囶oz...,鬱卒...
中學時候就唸過呀,古文的"姑舅",相當於現代中文的公婆
只是我覺得日文的娘(女兒)跟現代中文的娘(母親),意思也差太多了

印象中,唐朝的強大,讓日本興起漢化運動
因此日文漢字跟唐代文字比較相近
火勾手 wrote: 而且"走"在古時候的用法似乎就是跑的意思
反觀現在已不是這麼用了

其實現在的台語還是這樣用的唷
台語的走(發音"造"),相當於國語的跑
台語的行,相當於國語的走

國語說[慢走],台語說[順行]
我也不想倚老賣老,年輕有為的人我當然會尊重,但是看到胡搞瞎搞的小毛頭還真是生氣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