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像清一色都把22K當作是不好的政策,但我不這麼認為,請聽我一言。
大家應該都有聽過"錯誤政策比貪污更可怕"
但,我認為這個政策並不是錯誤,可是配套措施真的非常差!
其實台灣很多用意良善的政策都敗在沒有良好的配套措施。
就拿22K來說,主要是要刺激企業願意啟用新鮮人。
普遍來說新鮮人起薪在22K政策以前,應該也是30+-nK上下不等。
所以照理說,政府在提出22K時就應該有配套措施,以下我舉一些我想的到的配套措施,雖然也是可以爭議,但是至少不會像現在22K這樣子整個政策爛尾。
1.政府補助22K,但企業還是要出一定的錢,例如8K。
2.或是依照各種工作性質,提供彈性補助,上限為22K,企業自付款項還是不得低於 n K。
3.也可以依照地區,根據每個地區的生活水平,彈性提供補助款項,但是企業還是不得低於一定程度的自付額。
有相關的配套措施,這樣才能真正帶動整體所得,也真正幫助到年輕人同時兼顧"找的到第一份工作"和"生活支出"。
想一下,22K政策花了全民多少錢?實質的效益可以說為零,甚至是負的。
現在年輕人還是很難找第一份工作,企業又被寵壞,甚至認為22K可以找的到人為何要付出更多,新鮮人的起薪不升反降,找一份工作連自己都很難養活,怎樣消費?怎樣刺激經濟?政府多無能就是可以從這裡看出,有多少公務員,多少大官,連個配套措施相關政策都做不好。唉...
結論:我還是一句話,"錯誤政策比貪污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