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Mobile01站上海外僑胞蠻多的,所以我想來一次大點名看看能點出幾位來,分別住在那一些國家(相同沒關係)Mobile01艦隊上的淺水艇們該浮上來補給一下了不過我是希望大家順便可以聊一聊你住的國家電信事業和台灣有什麼差別譬如說有那一些業者,使用什麼系統,行銷方式,客戶服務....都可以只要你覺得有趣或不同的都可以大概介紹一下,讓我們大家一起行萬里路不如上Mobile01吧~~
口黑口黑~~回到正題,chiang站長大仁問我們用啥手機~~ 我用騾雞鴨7650,8過很想換成p800 <!--引言開始 (您引用了全部文章,請適度引言)--> PERON wrote:zhuyi wrote:來了~ 我在上海~~ 向大家問好~哇!:|Hi-PDA站長也大駕光臨了嗎? <!--引言結束 -->
身為駐英代表的我,當然一定要來報到....既然名為駐英代表,就知道我人在英國了!英國雖然也是GSM系統制定的國家之一,但我常常會覺得英國提供的附加服務總是比其他歐洲國家少,手機推出的速度和種類也常常比別國晚,只隔了一道英吉利海峽,沒有必要差這麼多吧.....我先大略地介紹一下英國的每家系統業者:相信Vodafone在無線通訊市場上的名聲都略有所聞吧!Vodafone是於1982年成立,成立時,他們已經估計到未來的通訊趨勢將是VOice和DAta mobile communications,因此將公司命名為VODAFONE。1985年Vodafone開始營運類比式TACS行動電話服務。1987年開始提供語音信箱以及其他附加服務。1991年開始營運第二代數位式GSM系統。1996年推出以秒計費的制度以及推出預付卡服務。在90年代間,Vodafone不斷在海外市場投資,並逐漸加碼或是採取合併措施,最後取得該系統在該國的營運權,在1999年合併了美國的AirTouch後,Vodafone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行動通訊公司。Vodafone UK原本是GSM900的業者,後來有鑑於GSM900系統頻寬不足,英國政府又核發部份GSM1800頻寬供Vodafone UK在通話量擁擠的地方使用,因而成為了GSM900/1800雙頻系統的業者。O2原本是英國電信(British Telecom,簡稱BT)的一部份,隸屬於BT Wireless部門,後來因為行動通訊市場不斷地成長及獲利,因而在2001年把行動通訊部門獨立出來,更名為O2,而其海外具有行動電話營運權的業者,如德國、荷蘭、愛爾蘭,也都統一更名為O2。取名為O2,就是希望其服務能夠達到any where,就像空氣(O2)一樣無所不在。O2在1980年代叫做Cellnet,也曾經營類比式系統,到了1992/1993年也開始營運GSM系統,後來也因為GSM900頻寬不足,英國政府核發部份GSM1800頻寬供其使用,因而O2成為了GSM900/1800雙頻系統。然而好景不常,荷蘭O2在被荷蘭電信KPN和Vodafone的夾攻下,再加上另外兩家業者分別投靠法國電信Orange和德國電信T-Mobile,O2終於在上個月宣佈賣出其營運權。而德國O2也在Vodafone、德國電信T-Mobile、以及荷蘭電信投資的E-plus夾攻下,成為市場佔有率最少的業者。至於在本土的英國和愛爾蘭市場,O2的市場佔有率也不斷節節敗退。Orange於1994年四月開始營運GSM1800系統,由香港李嘉誠創立。Orange系統主要採用Nokia設備,網路品質一直廣受好評,其課服也一直有著不錯的口碑,再加上其清新的廣告形象,因此Orange連續拿了多年的"最佳系統業者獎"。後來李嘉誠將Orange賣給了德國Mannesman,過不久Mannesman被Vodafone合併,最後Vodafone又把Orange賣給了法國電信,自此之後,Orange已經變成了法國電信的公司。雖然Orange一度被轉手,但其營運狀況並不受影響,反而扶搖直上,Oranhe現在已經成了英國用戶數最多的系統業者了。T-Mobile UK原名為One2one,於1993年開始營運GSM1800系統,主要股東為大東無線電報局(Cable & Wireless)。One2one之前是以便宜的通話費為主力,但其收訊以及服務常為人詬病,直到近兩、三年,整體服務才開始進步,而用戶數也一直突飛猛進。2002年四月德國電信T-Mobile開始接手One2one並更名。T-Mobile在歐洲是第二大的行動通訊公司,儘次於Vodafone。英國的2G系統一共只發出四張執照,但後來又發出好幾張虛擬業者執照(Virtual Mobile Network Operator),讓其他有興趣經營行動通訊的業者也能踏入這塊領域。而所謂的虛擬業者,是沒有自己的網路系統,也不需要做任何的建設,因此跨入的門檻很低,所以英國存在著許多虛擬行動電話業者。那麼虛擬業者的網路系統從哪兒來呢?只要跟現有的四家系統業者談妥簽約,便可以借用他人的系統來營運自己的行動電話公司。在所有的虛擬業者中,以維京(Virgin Mobile)做得最成功。話說在1999年的某一天,Virgin的大老闆Richard Branson說,為什麼我手機的電話費帳單這麼高呢?因此下命令成立一家Virgin Mobile,目的是為了提供一個較合理的收費和服務。隨後,Virgin便和當時的One2one合作,以50:50的出資來成立Virgin Mobile,並在年底營運。Virgin藉著其龐大的關係企業的聲勢,再加上全英國連鎖的Virgin唱片行幫忙販售Virgin Mobile,因此在短時間內招收到了不少客戶,也替One2one的用戶數增加不少。然而,自從去年T-Mobile接手One2one後,一度想和Virgin Mobile結束合作關係,但礙於前身One2one以和Virgin Mobile簽約,因而不敢輕舉妄動。而Virgin Mobile在英國成立後,也同樣以虛擬業者身份陸續進駐美國和澳洲市場。之前Virgin Mobile也想進軍台灣市場,並跟中華電信合作,無奈目前台灣政府還沒發放虛擬執照。甫於2003年3月3日宣佈正式營運的3,是目前英國維一一家已經營運的3G業者,採用的技術是WCDMA,其股東成份有香港李嘉誠的和計黃埔、日本NTT DoCoMo和荷蘭電信。目前在英國的收訊範圍仍以城市地區為主,為了讓客戶能在收不到訊號的地方也能夠通話,因而和O2簽訂國內漫遊。3在第一個月的營運狀況非常地差,跟義大利3比起來差了一大截,可能是這個原因,因而將手機半價的優惠也套用在預付卡用戶身上,只為了要爭取更多的用戶。而我自己本身呢!為了想要比較各家業者的服務和品質,幾乎每家業者的門號我手上都有,但真的很難說出哪一家是最好的,因為每一家我都有遇過白爛和態度差的課服人員,通話品質和收訊範圍也得看地點才能做出評論。Patrick 於 2003-06-15 15:11 修改過 2003-05-27 2:11 #6 10 評分 取消 確定 引言 我要留言 連結 回報 只看此人 列印 0/100 我要留言
澳洲來的..有家Telstra .. Optus (一半是新加坡電信的了..) Orange.. Vodafone...Virgin 外加新的 3不過 Virgin好像只賣手機...有 GSM.. 還有 CDMA行銷... 普遍就綁手機 lo..很多都是零機價.. 配 30-40 月費..(六百至八百台幣..)或者 GD88 P800 類似這種高級手機..都是開機收一百塊..然後綁兩年.. 每個月一百塊..當然.. 可以抵通話費..話費超貴..每通電話都有個 Flatfall 一打出去就要收 25cent 外加你的 rate.. (30sec)然後後面就不收 flatfall 只收 每三十秒的價錢.. (從 18cent 到 50cent 的 plan 都有)所以真的超貴..還有特殊一點的方法就是..簽兩隻.. 兩個號碼給兩支電話...不過會配一隻貴的一隻便宜的.. gd88 + nokia 3310 好像醬...電話費就大約每隻都是 30 - 40 塊..而且要綁兩年..
<!--引言開始 (您引用了全部文章,請適度引言)--> PERON wrote:真的,讓我這個第一次跨出國門的國中小伙子嚇了一跳!怎麼可能有這麼乾淨的國家?:$ <!--引言結束 -->那是台灣太髒啦...我國一時也去過澳洲下面的紐西蘭跟老外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