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世博那一段期間,曾經大力宣傳「穿睡衣上街」的「不文明」。這次在上海,我無須特別留意,這類的睡衣風光依舊隨處可見,且穿的人還都是年輕人。
曾經問過當地同事:「我所理解的『睡衣』,就是睡覺前穿上的衣服。妳們連上街都穿,沾了一身灰塵,還要不要上床睡呢?」
「上床?上床誰還穿,當然是脫掉了!」同事蠻不在乎地回答。
「那麼,這『睡衣』就不再是『睡衣』了?」我追問道。
「唉,管他甚麼衣,穿得舒服就好了!」
同事回答地振振有詞,毫不在乎外人的眼光。至此我或多或少可以感受:「睡衣上街」是上海特色,早已不容他人置喙。就彷彿我們拜神時請辣妹跳艷舞,也是我們的特色,不論外人看來多麼地光怪陸離,但世事本來就沒有一定的標準,真正符合了台灣人的口頭禪:「歡喜就好」。
從睡衣這一點,看得出來上海的「不變」(而且還是理直氣壯),但也有變的地方。
1. 養狗的人多了,我看到狗飼主親自將狗兒在路邊的大便清理乾淨。上海市民的素質有進步的趨勢。
2. 地下鐵有年輕人讓座。
3. 地鐵站「大致排隊」。
這些上海「變」的地方,是不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呢?至於那些始終不變的,恐怕就會永遠成為這裡的一道風景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