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住高雄的人, 應該都有共同的經驗;
檳榔攤可以買到八九百元的飛機票.
飛機八九百元就可以賺錢....
因為客源太多了, 所以八九百元也可以賺.
高鐵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興建的.
但是,
產業移到中國, 原本應該到高雄的旅客飛到中國上海去了.
所以高鐵這種無法開到中國上海去的, 自然就沒客源了.
沒有客源, 即使學日本在車站開購物中心也一樣.
來看看數據~~~
十幾年前北高班機850元時代,每天單程100班次, 雙向200班次
搭乘人數班班全滿約為200*150(各航空公司機型不同,120~200人座均有)
北高就算全滿, 也不過搭載30000人, 況且當時北高航線很多時段也沒有全滿
另外國內航線最高峰時期, 那年的統計全年是1500萬人(包含西部,東部和離島航線)
平均一天也只有4.1萬人搭國內線飛機
而十幾年前的北高間移動, 少數人搭便宜的國光號(450元左右), 大多數人都搭飛機(850元)
是沒啥人會去搭自強號(857元), 而國光號每小時開4班, 每天全滿也只載了
42座*4班*24小時*2雙向=8000人, 而國光也沒有班班客滿
至於現在的台鐵~西部幹線對號車(自強莒光復興), 北高間雙向一天不過也只提供了28000個座位
況且平日台鐵自強號南下過了台中, 一半或更多車廂經常只剩2~3個人
而現在高鐵每天運量約為8.5~10萬人, 重大連續假日會出現12萬多人(還加開好幾班全車自由座),
其實高鐵每天載運人數, 還是當年國內航線黃金時代的幾倍多(4萬人包含北高北中北南北嘉,東部和離島)
和上一段的數據相比, 現在的高鐵哪會沒人搭??? 何況是在號稱有200萬台商在對岸的今天,
只能說~西部走廊的需求量原本就是這樣了, 至於郝院長時代預估高鐵每天的18~30萬人
就算在十幾年前經濟顛峰的當時, 也不會出現這麼多人.....本來就是天方夜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