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住高雄的人, 應該都有共同的經驗;

檳榔攤可以買到八九百元的飛機票.

飛機八九百元就可以賺錢....
因為客源太多了, 所以八九百元也可以賺.
高鐵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開始興建的.

但是,
產業移到中國, 原本應該到高雄的旅客飛到中國上海去了.

所以高鐵這種無法開到中國上海去的, 自然就沒客源了.

沒有客源, 即使學日本在車站開購物中心也一樣.
產業外移影響到的不只高鐵

要數也數不完
id2437 wrote:
我想住高雄的人, 應...(恕刪)

那高鐵應該開一條跨台灣海峽鐵路,直通上海,保證噱暴
這點我有想過.
不過高鐵跟航空的競爭里程是六百公里.

中國的大城市, 剛好都在台北的六百公里外.
武漢, 上海, 廣州/香港.

所以還是航空比較吃香.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沃克愛打槍 wrote:
那高鐵應該開一條跨台...(恕刪)

+1..要玩就玩大一點

乾脆弄一條跨海的...走澎湖-金門-接大陸........
生意應該好到爆吧.....
不過要過黑水溝沒那麼簡單..
而且高架易受氣候影響...應該要走海底..
搞不好還能挖到石油........

航空業........
當你說今天的煩惱 當你說夜深 你睡不著 我想對你說 卻害怕都說錯 好喜歡你 知不知道
樓主的說法是沒錯, 但高鐵到底有沒有你所說的沒人搭呢???
來看看數據~~~

十幾年前北高班機850元時代,每天單程100班次, 雙向200班次
搭乘人數班班全滿約為200*150(各航空公司機型不同,120~200人座均有)
北高就算全滿, 也不過搭載30000人, 況且當時北高航線很多時段也沒有全滿
另外國內航線最高峰時期, 那年的統計全年是1500萬人(包含西部,東部和離島航線)
平均一天也只有4.1萬人搭國內線飛機
而十幾年前的北高間移動, 少數人搭便宜的國光號(450元左右), 大多數人都搭飛機(850元)
是沒啥人會去搭自強號(857元), 而國光號每小時開4班, 每天全滿也只載了
42座*4班*24小時*2雙向=8000人, 而國光也沒有班班客滿
至於現在的台鐵~西部幹線對號車(自強莒光復興), 北高間雙向一天不過也只提供了28000個座位
況且平日台鐵自強號南下過了台中, 一半或更多車廂經常只剩2~3個人

而現在高鐵每天運量約為8.5~10萬人, 重大連續假日會出現12萬多人(還加開好幾班全車自由座),
其實高鐵每天載運人數, 還是當年國內航線黃金時代的幾倍多(4萬人包含北高北中北南北嘉,東部和離島)
和上一段的數據相比, 現在的高鐵哪會沒人搭??? 何況是在號稱有200萬台商在對岸的今天,
只能說~西部走廊的需求量原本就是這樣了, 至於郝院長時代預估高鐵每天的18~30萬人
就算在十幾年前經濟顛峰的當時, 也不會出現這麼多人.....本來就是天方夜譚
其實產業外移也不是這幾年才這樣.

那些大老闆一直想節省"人事支出",拼命到對岸找"廉價勞工",結果現在人家的工資也增加了....

再下去,是不是要移到非洲去設廠.

台灣人就只能被犧牲嗎????

話說,小弟也很久沒搭高鐵了,好貴哦~~~,薪水老是這麼低.......
航空業跟返鄉的人潮是分開計算的.

高鐵目前的乘客, 是返鄉的人潮.
航空的商務旅客的確是大幅減少.

以前航空業, 台北高雄單向單日可以達到一百班,
如果一班飛機可以載一百人, 就是單日一萬人.

經濟不景氣, 所以連返鄉的次數都要減少.
如果景氣好, 高鐵返鄉的人可以更多.

一年回鄉一次, 跟一個月回鄉一次,
高鐵營收就差很多了.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先前不是還說對岸打算蓋一條海底隧道,直通到新竹連通.

那.......他們的鐵路是不是也直通過來,台高變成其中一條路線.......

太扯了
其實倫敦到巴黎, 倫敦到布魯塞爾不到六百公里,
所以多佛海峽隧道有經濟效益.

台北到中國如果經過海底隧道, 有效益的只有廈門.
其他還是靠飛機.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