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我會盡量用描述, 而不是批判的方式;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
今天上午, 我由板橋搭國光號到台中看女友, 差不多到豐原時, 坐前座的美眉打電話給她
的同學, 一路講到朝馬, 應該超過半小時吧?(因為經過東海, 故距離比較遠)
我無意間聽到她的談話內容, 大半是在抱怨學校的事, 其中有兩件比較有趣的...
1. 拒繳學生會費或系費: 她認為學生會都沒在做事, 而且整學期都在辦一些無聊的演講或是活動,
她根本不想參加, 所以幹嘛繳錢?
me: 以前在大學時, 覺得學校辦的許多演講都是請業界人士來分享, 辦得演唱會球賽等活動
也都滿不錯的啊, 倒是沒想過拒繳..
2. 不想買教科書: 覺得原文書一本1,000多很貴, 想跟同學借來印或是跟同學合買.
me: 印象中, 當時自己唸書都來不及了, 怎麼會不想買書, 或是跟同學共用呢?
而當我在朝馬下車時, 看了那美眉一眼, 她竟然一路上都是整個人縮在國光號的椅子上, 鞋子
當然是踩在坐墊上......(那下個坐的人就倒楣屁股要沾倒你的鞋印嗎??)
這是很普遍的心態跟行為, 還是我真的老了??
今天版主只是遇到一個跟他抱持不同想法的人而已,不代表在版主那個年代沒有類似這種人。
而我所說的行為模式,是因為人是種會模仿的動物。當然人類可以做更多事,『模仿』只是教育的一環,很多社會上人們認為該被傳承的知識和技能甚至是行為,都會被組織起來教育給下一代。
簡單的說,版主遇上的大學生,他的行為模式和處理事情的能力,可能是來自她生活環境中給她的教育,只是背景不同,影響的程度也有差異。
時代的變遷會塞進很多新知,很多以前我們不知道的事情現在都被發掘和創造,以前可能對單一事件的目地只有一個,現在卻必須擬定多項目標,才能達成原本想要的結果。
這是我個人的淺見啦...看看就好。
yvesbook
大大大頭 wrote:
沒必要用"都是"來描繪所有人吧?
Sorry, 已改標題, 改為一部分.....
sweater wrote:
她說來說去就是想省錢而已吧
在我看來沒那麼深奧
也許是吧, 這才是我提出來討論的動機, 想知道大家的想法.
只是, 我會覺得, 教科書是讀書的必備資料啊, 當要考試, 或是你想溫習時, 還要去跟
同學要回來, 不是很不方便嗎??
bobo5215 wrote:
敢問樓主是幾年次的?
現在的大學真的很多都像你描述的一樣.
我本身大學4年沒繳過學生會費.
因為系學會的活動只有一個爛字可以形容.
我是63年次的, 應該算骨灰級的了.
在我那個年代, 學期末都看得到支出的明細跟單據, 所以我還算信任他們吧...
不過老實說, 系學會這種東西, 其實應該併在學費中一起收算了., 有人會拒交
註冊費嗎??
而學校的管理階層, 就很清高不會把註冊費拿去吃大餐嗎? 這點我就不知道了,
有的話也許會有人檢舉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