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圖有真相) 台灣人我們有權過更好的生活! (6/18更新)


kai520 wrote:
你粉矛盾說 說不是錢...(恕刪)


我沒看錯吧

雲林要捷運?????

所以這就是台灣人一般人的心態吧

誰都想分杯羹,誰也都不想吃虧,與其乾瞪眼到不如佔點小便宜

雲林要捷運......

kai520 wrote:
你粉矛盾說 說不是錢...(恕刪)


在台灣多少都可以從旅遊節目看到其他先進國家的介紹,就算不深入,也可看到街景.例如樓上網兄tzuang01的日本照片(http://onsoul.blog.fc2.com/),平整的街道,乾淨的工地,通行無阻的人行道,老幼婦孺皆可以在戶外安全地活動,這些才是對人的尊重,而且是人人都享受的到的,不管收入如何.這些是在台灣不管多有錢都換不到的.

個人並不是說錢不重要,而是要把眼界放高.一條有維護道路,沒錢開破車時,也可以開的很舒服,有錢開好車時,更可以體會好車的價值.如果沒錢時只想著,我就是沒錢,以一已之私,擺設路霸,任意停車,破車也只能這麼開,就算哪天有錢了買好車又如何,還是開不動.如同前面網兄"素大帥耶"提到的,台灣人普遍存在的一個想法,等我有錢了就要如何,但都一直在做就算有錢之後有難很回覆的破壞.

另提到建設,建設並不是單純的把地剷平,鋪上水泥而已.而是要有百年的規劃,蓋出來的東西要用有人喜歡用,用的舒適.就說捷運,我猜連大眾運輸很發達的日本,在鄉下也不一定有捷運.要有大眾運輸,除了人口要夠,還要有明確的交通流向.這是要有長遠的都市計劃的(都市計劃也是一門有專業的學科),但台灣的都市建設看不出來有什麼規劃.

對雲林的建設,小弟反而有個很異想天開的想法.在工商還沒太發達的現在,參考國外市效的規劃,改造成高級的居住城市(不是炒地皮式的蓋房子),或許能比較吸引有錢人來進住.

kn4624 wrote:
責任都想推給政府的人...(恕刪)


這個論點我來回一下

政府是公僕 人民的素質當然非常重要

但是, 人民需要領導者 需要被帶領

大部分的人民當然是希望安居樂業 但我們需要有企圖心的領導人來帶領大部分的人民到更好的生活上

所以政府是我們所選出的公僕 我們人民賦稅 給他們薪水 讓他們能帶領我們到更好的生活

政府人員 有權利 被憲法授予全力 規劃 執行 建設與規劃, 帶領國家進步

這是理所當然的

有企圖心 有效率 有想法的政府 是必須的 是絕對必須的

特別是在民主的國家裡 政黨可以競爭 也可以推託責任

所以有優秀的政府是絕對 絕對 重要的!

但是, 請問在台灣生活的你跟我, 都知道報考國家工作的普遍心態: 鐵飯碗 不做不錯 一生穩定!

這樣的人抱持這種心態到了政府 你還期待他會幫你跟我做出甚麼建設跟規劃?

這就是新加坡為什麼第一的原因 而台灣.....
dino750 wrote:
在台灣多少都可以從旅...(恕刪)


通行無阻的人行道,老幼婦孺皆可以在戶外安全地活動,這些才是對人的尊重

在下走過歐洲一些國家,越發了解人行道的重要,是對"人"的基本尊重與責任感

看到歐美的老幼孩童可以自由自在的在人行道上通行,真是令人羨慕無比

每每到了下課時間就可以看到中小學的歐美孩子可以安全的走在人行道上嬉戲返家

老人可以悠閒的牽著寵物在人行道上活動與旁邊的車道猶如兩個世界互不相干


看看台灣,對於人行道的漠視與輕忽

孩童下課後要穿越險礙重重充滿私人物品的騎樓之外,沒有騎樓的地方還要行走在路邊與往來的汽機車爭道而行

更不用說休閒的功能,彷彿台灣道路的存在只是為了車輛而存在,而"人"只是附帶選項

什麼時候台灣的政府與人民才能了解,做好對"人"的尊重與責任為基本的基礎建設才是台灣急迫之課題之一

可是現在我看到的只有政府部門瀆職與怠惰還有台灣公民社會素質的低下

在台灣絕大部分人眼裡只看得到明後天的事物,對於下一代的責任卻早已忘卻於心

完全同意兩位的觀點。臺灣目前缺乏「居住正義」,更缺乏「交通正義」,這兩項都可歸納為「空間正義」。在馬路上,只有汽車的行進路線是筆直的,行人完全沒尊嚴,必須在車陣中「迂迴前進」求生存。汽車吹冷氣,機車騎士跟行人吸廢氣(行人最倒楣,完全沒製造廢氣卻要吸)。臺灣的都市空間,充滿了行進中、臨停中、長久停放中的各種私家車輛與機車。搞到最後,人被這些空間淹沒了,變得毫無立錐之地。

從小我們只會被要求「馬路如虎口,行人當心走」,但卻對違規、酒駕、超速等行為,無具體重罰,最好這些人完全不走路,完全不用當行人。國外是車讓人,我去國外超市,拿著大包小包,在停車場附近時,行進中的車輛遠遠看見你就讓了,馬路上更不用說了,遠遠看到行人就先減速了。臺灣呢?

各位可以觀察一下,在臺灣有哪條馬路,是可以從頭走到尾不會遇到障礙物的,或是完全沒有亂停的車輛。幾乎沒有。還有,臺灣的車輛特別喜歡抄小路,傳統市場路已經夠狹窄了,兩旁有攤販,路上有買菜的行人與機車騎士,卻還是可以看到汽車想開進去。真不知道在想什麼?

在臺灣,真的是有種無力感。醜陋的市容,混亂的交通,汙濁的空氣。我很想愛臺灣,但實在愛不下去。

dino750 wrote:
在台灣多少都可以從旅...(恕刪)


素大帥耶 wrote:
通行無阻的人行...(恕刪)


hambao wrote:
完全同意兩位的觀點。...(恕刪)


這就是政府的效能

當然 人民的素質很重要 但是話說回來

人民的素質來自於 : 學校教育 與 家庭

而家庭教育又來自於 父母親之前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

我支持 政府 應當強化道德教育 從學校的課本與教育開始 而不是只有學科

另外 大量宣導與派遣志工與政府人員 到道路上開始進行勸導

這就像是 維新運動!!! 革新(心)運動!!!

台灣已經到了這個地步 沒有革新運動 是甚麼都不會改變的!

政府真的太過懶散了

我們需要政府人員考核與創新 不合格教要淘汰! 不能繼續以鐵飯碗的心情工作!

國家考試要包含品德跟態度interview 對國家要有使命感!!!!!

再不做 台灣的光環永遠不會來, 只剩下某些突發的台灣之光來給人民心理救贖而已
其中有個重點是南北發展極度不平衡
幾乎有超過1/3的人口往雙北擠,所以還是遷都到台中去吧
不然雙北的生活品質真的很燜很傭擠

s927471 wrote:
我不知道大家有甚麼感...(恕刪)


美景都是用錢堆出來的
不相信不用錢維護就會自然漂亮
台灣人只是比較喜歡將錢放在別的地方
~01呀 你甚麼時候要改進 換一次頁花了我4秒鐘~

s927471 wrote:
這就是政府的效能當然...(恕刪)


這就像是 維新運動!!! 革新(心)運動!!!

台灣已經到了這個地步 沒有革新運動 是甚麼都不會改變的!

政府真的太過懶散了

我們需要政府人員考核與創新 不合格教要淘汰! 不能繼續以鐵飯碗的心情工作!
--------------------------------------------------------------------------
--------------------------------------------------------------------------

沒錯,不適任的公務人員就要淘汰

而現今的公務人員就是有著鐵飯碗的心理,不管做錯了什麼事都不怕

這是目前台灣公權力與政策品質低下的主要因素

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的逞戒不適任的公務人員,讓才得其所那才是台灣希望的開始
撇開阿扁總統的德行
還挺懷念阿扁市長的魄力
有誰記得十三 十四號公園?
要是沒有阿扁市長當時的魄力, 到現在民國一百零一年現在應該仍然是一堆爛房子吧!
要是阿扁一直做市長的話....台北市都更面積應該很可觀吧...

現在有魄力的政治人物.....
不過話說回來, 假如現在還是阿扁當市長的話..依目前民粹的程度...他還頂不頂的住"民意"的壓力
常淘寶朋友參考看看, 不無小補 http://www.mizhe.com/#NEY29hZWFvYWNv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