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meow wrote:


沒有德國貨,
讓...(恕刪)

嚴格說起來還是有用過德國貨.....台灣鐵路第一部蒸氣機車頭[騰雲號]

暮蟬 wrote:
前些日子去北海道坐的...(恕刪)


北海道也有JR喔!
自從JNR(日本國鐵)於1987年改制民營後, 就被拆成六個地區的旅客鐵道公司(JR)
在本州有以東京為中心的"JR 東日本", 以名古屋為中心的"JR 東海" 與以大阪為中心的"JR 西日本"
另外三個島上, 則分別是"JR 北海道", "JR 四國"與"JR 九州"

圖中的列車應該是"JR 北海道"的看板列車..."超級北斗"(Super Hokuto)
專門來往於"札幌"與"函館"間的"特急"(在來線最高級的車種, 類似台鐵的自強號等級)
所使用的車子則是可高速過彎的傾斜式柴油客車...KIHA 283系

"JR 北海道"近代的特急, 車頭都喜歡作成圖中這種"高運轉台"(駕駛室在上方)的形式
原本這種"高運轉台"的駕駛室, 是為了在遇到平交道事故時, 保全司機員生命的一種設計.
但在北海道這種下雪的國度, 這樣做不但能提升司機的視野, 我猜也可在突遇過多積雪時救司機一命!

前面有人提到, 在日本東北與北海道的電車, 乘客要下車時要先按鈕才會開車門
我記得幾年前我去德國玩時, 當地的區間車也是如此的設計...
主要是為了因應寒帶地區冬天下雪(冷), 而減少開門時車室內暖氣的散失所設計
尤其是那種每站皆停的區間車, 更是需要這種裝置...
bony5032 wrote:
嚴格說起來還是有用過...(恕刪)


R0機車頭原始裝配的引擎也是德國貨
(不過很鳥,後來換成美國貨)

更正:是德國MAN授權日立製造,所以也不算純德國貨
There is something more than you will ever see...
GuleGule wrote:
(恕刪)
那條線的
電車就很老舊, 乘客要下車得自己按按鈕開門(恕刪)

我記得這是因應氣候的設計,
沒人上下車門還開著暖氣會外洩。
冷風會吹進來。
所以才做成push to open

水云 wrote:
Hitachi 885 要價 1 億的話

不知道 383 要多少錢 ;)...(恕刪)


你說的383系是"JR 東海"的383系吧!
那組電車雖然過彎時也可以傾斜, 但它可是吃"直流電"的喔!
要拿到台灣用, 可能要改很大...
不像"JR 九州"的885系跟台鐵一樣是吃"交流電" (60Hz)
除了電壓不同(台鐵: 25kV, JR: 20kV)需作修改, 其他設計上大致都可沿用
所以台鐵才會考量買進這一款車吧!

附帶一提, 日本的鐵路電氣化很早就有了(二戰前就開始), 一開始的路線都是採用"直流電"供電的方式
晚期才電氣化的地區: 如 東北地區, 北海道, 九州, 北陸地區等, 才開始改用"交流電"供電...
台灣也是從那個時期(1970年代)開始電氣化, 所以也選了"交流電"供電(效率較佳!)

且由於日本東部是採用(50Hz)的交流電, 只有日本西部跟我們一樣用60Hz...
所以能選擇購買的車型又更少了!
(連台灣高鐵也是買"JR 西日本"的700系所改的700T...)
huaa wrote:
為什麼一條台鐵會有這麼多國家的車輛....車型 ....
這樣怎麼做後勤維修阿 .....

因為台鐵要買車,都是用招標的。
而台灣的軌道車輛事業有跟沒有一樣,所以會來標的都是外商。
以前都是價格標,誰的價格便宜,只要符合規格,就能得標。
所以才會搞得跟聯合國一樣。
最近台鐵應該是被韓國玩到生氣了,
EMU700跟太魯閣好像就沒有採完全的價格標。

暮蟬 wrote:
前些日子去北海道坐的北斗號
應該是私鐵吧
北海道好像沒有JR(不確定..(恕刪)

有啊!
你搭的北斗號恐龍車就是JR北海道的列車。
yymeow wrote:
DR3100:日本貨,東線的自強號主力,1998年引進,比E1000(就是那個南非韓國的混種)還要年輕兩歲,但是總有人認為東線的自強號比電化區間的自強號要來的舊且爛,真是天地良心喔~只能說這些人不識貨,東線的車全是日本好貨,不會像EMU聯合國雜牌軍一樣常常掛在半路,給你坐高級品還不知道狀態。我想了想,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他們跟白鐵仔長得太像了,不夠炫,所以爛;第二個是東線的排點很鬆,車子都慢慢開,不是開不快,但是慢慢開就成了爛車

柴油車
DRC1000:日本貨,在支線行駛的柴油車,有自強號的外觀,但是收復興號的車錢,基本上DRC1000承襲了日系DR系列的優良傳統,當然是一門忠烈的好貨
DR2050:台灣貨,MIT,MADE IN TAIWAN,準備進博物館的東西,現在只有蒸氣車頭出來的時候會來cosplay一下,當作蒸氣車頭的車廂,事實上它自己會跑的,不需要拖,不過就演戲嘛,好玩就好
DR2510:台灣貨,MIT,MADE IN TAIWAN,最近的情況是剛修好就出車禍爛掉,還有「時常因故障停用待料」,通常這時候會用DRC1000來代打,台灣出品必為佳品
...(恕刪)


我補充一下

DR3100跟DR1000只有第一組在日本製造,剩下的交給台灣車輛,來製造組裝,1000型當初比照3100內裝
後來,台鐵發現民眾常常會帶一些蔬果魚肉到市區買賣,之後,才把坐椅改為長條椅...

DR2050前身為東線窄軌光華號,是日本車...
DR2510是台灣貨,當初因為DR2100-2400車輛老舊,台鐵請唐榮試作兩輛,結果,作的實在是太高級,營運成本
居高不下,過沒多久就引進DR1000型

花東線自強號會讓人感覺很慢,是因為單線常常待避,加上路線彎道多,但是,柴聯自強號花蓮以北路段飆的很猛,
花蓮到台北只要2小時15分就可以到,比太魯閣慢20分左右(以直達車來看)
這是
yymeow wrote:
EMU300:義大利貨,被操壞之後原廠倒閉,變成孤兒,後來湊合著用但是不走長程,最近改造成EMU1300,不過據說也是不很理想,還是有問題。重點是,沒人叫他義大利爛貨
EMU400:南非貨,最早的電聯車,最近也開始鬧脾氣,有時候會掛在半路,我上次搭這車外面剛好下大雨,裡面下小雨,但是沒人說他是南非爛貨
EMU500:韓國貨,電聯車的主力,一開始還不錯用,不過沒人說他是好貨,最近開始出問題了,大家就說他是爛貨,我想也是,沒錯,是爛貨
EMU600:韓國貨,電聯車的主力,一開始還不錯用,不過沒人說他是好貨,最近開始出問題了,大家就說他是爛貨,我想也是,沒錯,是爛貨
EMU700:日本貨,電聯車的新生代,先進的日本造出來的高級日本車,已開發國家做出來的東西一定是好貨,這是鐵律

推拉式電聯車
E1000:南非車頭加上韓國車身,混了開發中國家的血。現在自強號的主力,雖然說掛點的情況比起...(恕刪)


EMU300它沒有改型號,它只有改自動門跟LED先行板

EMU500-600這批車還可以啦,故障不算太高啦

PP自強,它還有PPC2000型為台灣製...
這是
wolfox wrote:
...(恕刪)...
但它可是吃"直流電"的喔!
...(恕刪)...

原來如此

所以 Hitachi Train ( Tilting system ) 產品官網 上只剩

Series 683、Series 883 可以選囉
其中 Series 683 還是直交流雙系統的樣子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DR3100柴聯自強號 wrote:
EMU300它沒有改型號,它只有改自動門跟LED先行板
EMU500-600這批車還可以啦,故障不算太高啦
PP自強,它還有PPC2000型為台灣製...XD


原來EMU1300是傳說中的型號,小弟受教了
EMU500/600是還可以,其實E1000也沒有爛到爆,只是大家不能接受開發中國家也能做出好東西的思維
PPC2000這些客車我就沒有列了,不然非動力列車近年來都是MADE IN TAIWAN,像FPK10500/10600/10700其實內裝與乘坐舒適度並不輸給PPX1000

還有在台組裝車我沒有列為MIT,應該跟「在加拿大出生的美國貨」一樣,加上「在台灣鍊成」的字樣
其實有可能的話我們可以從山寨EMU600做起,培養自主的系統整合技術(不見得所有的東西都要自己生,但是知道怎麼樣組出一台好車,系統整合其實也是一門學問),這樣子不管是在規格制定或是後勤維修上面都是有正面助益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