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升遷.教育訓練.福利.年終.股票.獎金.社會認同感
這些都不是中小企業能給的
現在年輕人圖的不是短期近利
而是生涯規劃
大企業雖然薪資不是很高
但林林總總的福利加起來肯定超過三萬
大企業的好處就是該給的不會少
因為他們有健全的制度
薪資怎麼算.獎金怎麼給.休假怎麼放
白紙黑自寫的清清楚楚
至於中小企業雇主
只說一句
公司不賺錢
他就可以什麼獎金福利都不給你
大企業的好處就是有股東監督
有沒有賺錢
報表拿來一看就知道
就算不賺錢
他們也不敢大聲嚷嚷
還會畫大餅
假設未來的獲利情況
不然他們的股票會跌更慘
至於板大說高職起薪三萬其實也還好
如果一樣不怕髒.不怕累.肯學
去做水電也不只三萬
加班還有雙倍加班費勒
免責聲明:我是開玩笑的,別認真。
中小企業拿啥跟人比,說句不好聽的話公司制度亂七八糟,就算薪水比人高可是綜合比起來根本比不上那些大公司,其實中小企業真的要把一些員工該有的福利用好,我想還是有人會想再中小企業上班.畢竟員工上班除了賺錢當然也希望能有個合適的上班環境,別再拿以前工作環境來跟現在比,好好位員工設想吧,沒有好員工哪來的好業績.
ptx wrote:
你是覺得7-11哪裡不好嗎?
為什麼這麼看不起7-11的經驗
以一般店員而言,分類屬於一般零售的銷售人員
因此7-11的店員經歷,拿到其他零售業去應徵銷售人員,大致上都可接受
即便不是找銷售工作,一般服務業也會注意個人的服務態度
此外,7-11是間大公司,除了店面的店員以外,也還有許多管理層面的工作
你說這些工作經驗能不能對下一份工作有幫助?我覺得要看你自己重不重視這份工作
我沒有看不起7-11, 事實上對我來說, 7-11的便利性無可取代, 況且我平均1個禮拜會去5天
雖然我的發票這半年只中過1張200塊

只是我無法理解, 同樣的薪水, 有人寧願做7-11, 也不願做有特殊專長,辛苦一點的工程師或
維修人員, 例如前面講的塑膠射出或機台維修, 只是因為7-11冷氣比較強, 衣服不會弄髒?
那請問有沒有想過, 同一份工作或同性質的工作, 做了3年, 到底誰的薪水會比較高? 誰比較不會
被取代? 誰跳槽比較有籌碼可以談? 以純技術職(指店員)來探討, 店長算管理職
應徵工作人事部門常會卡一個問題, 就是之前的工作經驗是否與現在應徵的有相關?
沒有的話, 通常年資會被刻意忽略, 一點點相關, 則是會被打折計算
PS: 此為小弟真實經驗, 也許被坑了, 但為了吃人頭路只好摸摸鼻子
你的薪資, 就是年資+學歷+有的沒的(專業執照, 加班, 出差費等2266的補貼)
除非就像block大大你說的, 應徵同性質的工作, 不然累積的年資在不同行業可能不會被正常計算
大學畢業做了3年, 應該有4萬5的水準(沒有跳槽就有了)
有沒有01的大大可以透露同樣學歷做滿3年的店員經驗, 一般行情價到多少?
當然喜歡你的工作比什麼都重要, 如果對目前的現況滿意那也不用理會我說那麼多
甚至, 將來轉到管理職(自己創業, 開店, 頂下來當店長)或是業績導向的職業(業務,直銷,個體戶)
年資就不用很在意了, 技術職就很在意經驗的累積, 因為這跟薪水的多寡會有密切相關
以上只是小弟說明如果你走的是技術體系, 那服務業或不同領域的專業
對你下一份工作的幫助可能會很少
a6166 wrote:個人感覺你對職業存在某種程度的偏見與歧視
只是我無法理解, 同樣的薪水, 有人寧願做7-11, 也不願做有特殊專長,辛苦一點的工程師或
維修人員, 例如前面講的塑膠射出或機台維修, 只是因為7-11冷氣比較強, 衣服不會弄髒?
基本上服務業跟從事技術人員的工作性質本來就差異很大
技術人員的專業能力是比較容易被量化與數據化
但是服務人員的專業,卻是不容易被客觀的評量
你要說誰比較專業,我個人不敢評量
其次,為什麼7-11的薪資通常偏低,這當然也跟前面網友提到的取代性有關
而且擔任店員對於整個企業而言,並非導致企業整體績效的最主要人員
然而在工廠擔任工程師或技術人員,卻比較容易影響整體企業績效
因此在薪資的規劃上,擔任一般店員的薪資往往是偏低的
但是,同樣以服務性質來說,也是有專業級的服務人員
例如飯店就可能有區分不同等級的服務人員,專業性有差,薪資也會相對高很多
所以這是要考慮到不同行業的主要績效來源是哪個職務
第三,7-11也是有工作很辛苦的時候,只是那種辛苦不見得每個人都見得到
有時颱風天,只要災情不大,幾乎便利商店都是繼續開門做生意
進出貨的時候,也是要處理或搬運這些商品
還有,在突發的風險方面,他們也可能需要面對外來的威脅
這些如果都考慮進去,7-11店員也的確都負擔了另一種曾面上的壓力
最後,就是不管怎麼樣,即使擔任工程師或維修人員可以獲得較高薪資
但是你就是需要公司內部有後勤人員負責公司的營運正常
沒有會計人員,你想領薪水可能都會產生問題
沒有人事部門,光是要處理整個公司的人員流動就會出現問題
沒有業務人員,就算你技術再高明,其他公司也不見會跟你們公司做生意
同樣的,沒有人去作7-11的店員,你想要半夜三更去買個飲料或香煙
請問你想上哪裡去買呢?
所以這世界上就是需要有各行各業,各種不同的職業類型
你可能沒辦法以旁觀角度察覺他們的專業技術與能力
覺得他們的專業與服務能力是容易被取代的
也可能認為薪水和成長性比起你的工作來得差
但你的生活中就是無法缺少這些人去作這些工作
說實在的,如果服務類工作真的很容易被取代
就不會有這麼多公司或餐廳被抱怨服務不好
只能說服務工作的進入門檻不高,但要做得好卻不見得人人都行
一個中文,各自表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