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們很多人談經濟,我想說發展才是硬道理,其它都是扯淡

有哪些無天然資源的國家,可以單靠內需服務業就生存的?
要以服務業賺錢,需要有國際化的人才資源,
來讓國際企業人士購買你的服務,才能有外匯進入。
臺灣現時的教育及社會環境,比起鄰近的香港新加坡,國際化比得上嗎?

當然現在還有一條有人積極推動的服務路綫,
但當家裏的雞蛋籃,主要都讓同一隻手提的時候,
要不要讓雞蛋破,就隨那隻手高興了。

mygadget wrote:
台灣的確迷失了方向.台灣的未來該怎麼走我不知道.不過我知道台灣不能學大陸的發展模式,因為那是一種自我毀滅的方式.也許你只是看到表面上的經濟發展卻看不到其中很多的問題.

舉例來說

農業危機:大陸過度城鎮化的推進反而迅速侵蝕大量的耕地面積.去年中國進口的糧食已經超過6千萬噸.未來中國農產品要全部自給將出現約20%土地缺口.中國現在已經跑到非洲去買地耕種了.不過這也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不是長久之計.

魚業危機:為什麼大陸的漁船常常被抓? 因為大陸漁船過度捕撈導致漁獲資源枯竭.現在大陸附近的海域已經沒有魚可捕了,所以只好越界到國外的海域去捕魚.這個問題有多嚴重呢?光是韓國就在2011年抓了294艘非法進入韓國水域捕撈的大陸漁船.

食品安全危機:毒奶粉事件還沒解決.以前是到香港買奶粉,現在香港買不到了就跑到澳洲和紐西蘭買奶粉.那以後澳洲和紐西蘭都不能買了該怎麼辦?

環境污染危機:最近北京霧霾污染的新聞你應該有聽說了吧? 我覺得這隻是冰山一角.中國有近百個癌症村,你可以去搜索一下相關的新聞和資料.河川污染和土壤污染幾乎在每一個地方都有.未來大陸哪裡還有乾淨的地方可以住人?

這些問題你可以好好去思考一下.政治危機我先不說了,說了可能會被刪掉.....(恕刪)


台灣本來就不能學大陸,情況大不相同,台灣最應該學的是瑞士、瑞典、韓國這樣的國家。有高精尖的高附加值的科技而不是低附加值的加工業,發展旅遊觀光業,發展文化體育事業等等,當然這隻是個人看法。

農業危機:侵蝕大量耕地是事實而且很嚴重,大陸以世界7%的耕地面積養活世界22%已經是一個奇跡了,其它國家有幾個能做到?另外大陸的糧食產量並沒有減少,連續9年增長,人口也並沒有大量的增加,那麼糧食進口為什麼變的越來越多了呢?因為浪費太多,還有就是食品加工,比如釀酒、榨油之類的用去太多。其實浪費糧食的事各個國家都有,只是大陸基數太大,一人浪費一點就是個大數目,只要經濟發展就可以有錢買糧食,大陸進口糧食增多影響最大的是其它國家。現在政府正大力宣傳減少應酬,減少公款消費,節約糧食。

漁業危機:過渡捕撈是事實,人多。

食品安全:毒奶粉已經結束,只是不再相信國有品牌了而已。食品安全也不僅僅是奶粉,還有其它的一些,比如KFC用的抗生素超標的雞等等。

環境污染:我就在北京生活,我當然知道,癌症村有多少不知道,確實是有,環境治理重視的太晚了,所以現在強調的是可持續發展。倫敦原來的霧霾比北京的嚴重不知道多少倍,現在不也治好了嗎,只是時間問題,很多問題是只有發展起來以後才會意識到的。乾淨的地方多了去了,不是哪都那麼嚴重的,你可以多走走多看看。

政治危機,現在的制度肯定不是最好的,大家都知道。但是如果說大陸現在實行台灣那一套,哼哼,整個國家就停滯不前了,看看印度就知道了。沒有大批的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沒有完善的法律,選票政治就是自焚。台灣的政治也好不到哪,只會窩裡斗,根本沒一個能魄力敢擔當的政治家。






七七三 wrote:
電子業第一名才能賺錢
第一名以下幾乎賠錢
做吃的
第一名到第一千名都會賺錢
你認為呢??
你們有十三億人每曰起床就是要吃飯
沒機會成為實業??
雲產業只要你有裝置能上網就有機會賺錢的行業 門檻是更低的
未來全球競爭先跑不一定贏
在我看來電子業搞到第一名還會賠錢的慘況
設備越來越貴但製程速度越來越快 產品淘汰太快
最終會被高階設備拖垮
等著看..(恕刪)


任何行業都是前幾名的吃肉,接著有幾個喝湯的,剩下的只能喝西北風。

在科技業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專利,你只能cost down 。舉個例子:HTC自從有了專利糾紛之後就一落千丈了,為什麼?因為HTC根本就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專利,憑什麼去跟別人競爭。三星跟apple有專利糾紛為什麼沒倒下?因為人家有自己的核心技術,apple很多東西還是三星提供的,專利有糾紛但是不用怕,4G的專利三星能讓apple哭。apple也不用怕,因為人家有IOS。google為什麼收購moto ?因為有專利!HTC有什麼?沒有這些只能受制於人。

做吃的就會賺?那你太不了解餐飲業了。餐飲也算實業,是我沒表達清楚,應該是製造業。都是餐飲服務業你做給誰吃?掙誰的錢?誰去創造財富?你可能會說金融業服務業之類的,拜託,華爾街那麼牛那麼厲害,美國也不敢這麼玩。


你說的根本也不是什麼雲產業,只是個簡單應用而已,雲計算跟大數據還是密不可分的。再說你所說的應用領域,在信息化的時代,你能保證你想到的別人就不會想到?即使別人不會想到,那你能阻止別人抄襲你的創意?現在的app就是個例子,真正盈利的能有幾個?


製程快,淘汰快,為什麼被高階設備拖垮?因為你不是引領技術的那個。而且未來更遠一點更前沿的應該是量子電腦,量子通信這些,跟現在的製程什麼的根本沒關係,不知道台灣有多少人在研究這個。



一切隨風去 wrote:
你說的根本也不是什麼雲產業,只是個簡單應用而已,雲計算跟大數據還是密不可分的。

名氣夠大的人,能創造出新名詞,就能引領另一陣“泡沫”風潮。
由國防及學術爲主的區域網路,擴大到全球性時,帶領出一陣的internet泡沫。
30年前左右,個人電腦運算不夠快時,就有人利用serial port或
parallel port來傳輸分工計算,現在是用internet傳輸。
”雲"是不是真的那麼神,是不是真的每個人都需要,嗯...?
一切隨風去 wrote:
















任何行業都是前幾名的吃肉,接著有幾個喝湯的,剩下的只能喝西北風。

在科技業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專利,你只能cost down 。舉個例子:HTC自從有了專利糾紛之後就一落千丈了,為什麼?因為HTC根本就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專利,憑什麼去跟別人競爭。三星跟apple有專利糾紛為什麼沒倒下?因為人家有自己的核心技術,apple很多東西還是三星提供的,專利有糾紛但是不用怕,4G的專利三星能讓apple哭。apple也不用怕,因為人家有IOS。google為什麼收購moto ?因為有專利!HTC有什麼?沒有這些只能受制於人。

做吃的就會賺?那你太不了解餐飲業了。餐飲也算實業,是我沒表達清楚,應該是製造業。都是餐飲服務業你做給誰吃?掙誰的錢?誰去創造財富?你可能會說金融業服務業之類的,拜託,華爾街那麼牛那麼厲害,美國也不敢這麼玩。


你說的根本也不是什麼雲產業,只是個簡單應用而已,雲計算跟大數據還是密不可分的。再說你所說的應用領域,在信息化的時代,你能保證你想到的別人就不會想到?即使別人不會想到,那你能阻止別人抄襲你的創意?現在的app就是個例子,真正盈利的能有幾個?


製程快,淘汰快,為什麼被高階設備拖垮?因為你不是引領技術的那個。而且未來更遠一點更前沿的應該是量子電腦,量子通信這些,跟現在的製程什麼的根本沒關係,不知道台灣有多少人在研究這個。



...(恕刪)

Htc到現在還是賺錢的公司
他只是太小無法和蘋果三星拚他無法做到的事
沒有蘋果和三星的綜效(可以集中集團內所有的力量來做一件事)
三星是行銷
蘋果是專利
早期智慧型手機都是htc在代工的
後來自創品牌
沒專利可以活到現在?
你可以去翻翻htc如何崛起
在來批評指教
智慧型手機這個市場的競爭遠不只在專利上了
某一個餐飲業集團在大
也可能幹不掉他總部下面小吃攤
他們可以共存
但是電子業不行
現在電子業投入研製金額是很嚇人的
而且金額越滾越大
這始終會傷害到自己
看看過去那些曾經風光過的大廠們
只要幾次的失利就會重創自己
基本上雲產業誰能風光跟本說不準
你怎麼知道台企不行?
你的說法先射箭在畫靶而已
更何況末來事情很難說
而且台灣也不是沒有公司在磨刀霍霍


七七三 wrote:
Htc到現在還是賺錢的公司
他只是太小無法和蘋果三星拼他無法做到的事
沒有蘋果和三星的綜效(可以集中集團內所有的力量來做一件事)
三星是行銷
蘋果是專利
早期智慧型手機都是htc在代工的
後來自創品牌
沒專利可以活到現在?
你可以去翻翻htc如何崛起
在來批評指教
智慧型手機這個市場的競爭遠不只在專利上了
某一個餐飲業集團在大
也可能幹不掉他總部下面小吃攤
他們可以共存
但是電子業不行
現在電子業投入研製金額是很嚇人的
而且金額越滾越大
這始終會傷害到自己
看看過去那些曾經風光過的大廠們
只要幾次的失利就會重創自己
基本上雲產業誰能風光跟本說不準
你怎麼知道台企不行?
你的說法先射箭在划靶而已
更何況末來事情很難說
而且台灣也不是沒有公司在磨刀霍霍
...(恕刪)


銷售打敗iphone之類的神話你會信嗎?HTC確實還在賺錢,但是離虧損不遠了,如果智慧型手機最後只剩下5個品牌,我想不會有HTC的位置。代工是製造業的最低端,他是有專利,但是在專利的質量上能跟人家比嗎?三星最厲害的是產業鏈的整合,而且屏幕這樣的關鍵部件做的可圈可點,3G、4G技術的核心專利你可以查一下都在哪些廠家的手中。三星的行銷只是表面,蘋果的專利基本都在消費電子領域,在通信領域它不行,IOS和設計才是核心。研製金額大就不研製了嗎?曾經風光的大廠一個接一個的倒下,各有各的原因,也有IBM這樣一直屹立不倒的。

餐飲集團應該跟餐飲集團比,小吃攤跟小吃攤比。

我從事的就是IT行業,對這些還是有一些了解的,台灣的IC是強項,軟體根本不行,未來行不行未來的事實會證明一切,希望我說錯了吧。







七七三 wrote:
就是因為台企都殺來殺去
活下來的都是高手
台灣是以小企業是主體...(恕刪)


殺來殺去本就是商業競爭的本質,藉由自由競爭市場、汰弱留強,剩下來才是最優良的,但問題是!在台灣留下來的還是一堆實力不足,沒有真本事的商人,國際上是聰明作事、找出最有效率的辦法,團隊分工合作,台商還是只停留在最底層省成本上,用人不問材而是你同時能紛演幾個角色?走的是個人英雄主義、卻是給遠低於行情的褔利,根本留不住真正的人材,也會讓原本有80分實力的人,限制在 60分以下水準。

就如我前面所提,許多台商基本是靠政策補貼過活,多年前的台商大逃亡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剩下來還沒逃的,也差不多快玩不下去了,外強中乾的體質稱得上什麼高手?

至於我為何不讚成鼓勵創業?我已經接觸過許多懷著創業夢的人,許多該暸解的市場概況、相關知識,一問三不知,創業企劃書完全不會寫,裡面的 5W2H 是什麼一概不知,更有人認為這東西根本不重要,只要有膽識去作就行,說這話的是在害人,估計是被上個世紀 "愛拼才會贏" 的舊思維給制約了,那個思維是賺機會財,有衝就有得賺,但台灣機會財早就被吃光,沒有真本事、別想真的賺錢。
Curtis_l wrote:
殺來殺去本就是商業競...(恕刪)

沒錯阿 市場上就是汰弱留強
所以在台灣去到國際市場的集團也是前仆後繼
頂新 王品 鴻海 華碩 數也數不清的企業也是到世界去
自然又有一波波汰弱留強
這也是很自然的阿?
你都知道在台灣殺成這樣 到大陸不會?
什麼用人不唯才那才是笑話吧
多的是企業不怕你開薪 只怕你沒那個能力
你有那個能力 還怕找不到好薪水??
這個世界早就是平的了
大家都到世界各地"找"
地域的限制已經被輾平了
這是活再這個時代最大的特點
這樣說好了
你口中的人才能否競爭於國際上這才是問題吧?
你可能在印度找到一個工程師 能力跟你員工一樣
但是價格只要你員工的一半 你要不要找那個印度人納入自己的旗下?
現在企業這樣做已經是稀鬆平常之事了
至於中小企業為主體好不好
自己看看隱形冠軍這本書吧
很多企業根本隱身
確是有相當大的作用
能成為頂尖確實不易
創業好不好 見仁見智
端看你用哪種角度去切入吧?
你認為不好 但是多數人還是想去放手一博
沒有一博就放棄掉 這是很可惜的
最後台灣政府根本沒有做什麼阿
竹科早已經過去式
講個小故事做結尾吧
新加坡政府的人問郭台銘說台灣政府做了什麼中小企業能那麼蓬勃發展
郭台銘答:他們根本什麼都沒做..
現在檯面上的企業哪個是台灣政府扶植長大的?
我看剩下台積電



一切隨風去 wrote:
銷售打敗iphone...(恕刪)

我只是想跟你說的是 HTC多大?
蘋果跟三星可都是大怪獸
在兩強夾殺下 到目前為止還是能賺錢
如果真剩下五個品牌 HTC絕對是還能站有一席之地
所有的大集團也是重最低端的地方崛起
蘋果是 三星是 HTC也是 只是前面兩者活的更久比HTC更強
但是目前HTC也是在力爭上游之中
而且這場戰爭還在未定之天吧?


東流的長江 wrote:
樓主真用心。好閑啊。...(恕刪)


真不是。至少我覺得如果台灣獨立了,是對大家都好的一件事

一切隨風去 wrote:
引用鄧小平的一句話「...(恕刪)


老實說, 有時候看了你的說法真的覺得啼笑皆非, 一個你從來沒到過的地方也能夠評論的頭頭是道
然後只在網路上看了些文章, 在中國認識了些台灣人就認為自己很了解台灣???

一切隨風去 wrote:
統也好,獨也好,藍也好,綠也好,爭論和嘴炮沒有意義,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發展了才能解決更多的問題。
1990年的時候,台灣的GDP大約是大陸40%,到了2011年大陸有三四個省的GDP超越了台灣,以後還會更多,這樣下去,十年後台灣連坐下來跟大陸談判的資格都沒有了,即使坐下來談手中也沒談判的籌碼,所以,放下那些沒用的想法發展吧。民主是個好東西,但是你們並沒有很好的利用,很多鼠目寸光的人對政府的決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前些年中國的高速發展就好像二十年前台灣的高速發展一樣, 你們沒經歷過的我們都經歷過了
你真的以為十年後中國就會很好? 前幾年基本工資三級跳, 這些年有嗎? 十年之後中國的薪資會不會往下修?
考試從0分要考到10分很簡單, 90分要考到100分就難上加難了
中國政府的決策就很正確?? 2008年印了四兆人民幣造成中國嚴重通膨, 到現在都還沒收拾完畢, 這樣很好?

一切隨風去 wrote:
台灣現在還有一些不錯的優勢產業,但是不可否認已經落伍了,網際網路時代落伍了,移動網際網路也落伍了。很多人還在爭論line還是wechat,你們有沒有想過台灣為什麼沒有類似的軟體?因為你們沒有跟上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浪潮。綠色能源、雲計算、物聯網、4G這些馬上也要來臨了,美國也好,大陸也好都已經投入很大資金髮展很多年了,為了爭取標準的制定、更多的專利以獲最大的利益,台灣呢?我沒看到。


你可以舉些中國搞得很好的例子嗎? 我只看到了中國移動搞了個全球不一樣的系統, 結果 iPhone 只能2G上網
專利這種東西不是國家的, 都是企業的, 跟國家的國力有啥關係?

一切隨風去 wrote:
產業升級,留住人才,吸引人才,除此之外沒有別的途徑。


中國沒有聘你當總理真的太可惜了, 這種話小學生都知道還拿出來說...
請問貴國的產業升級在哪? 講都很簡單, 實際操作呢?
前些年在廣東政府喊出了騰籠換鳥的口號, 籠子是騰出來了, 可是鳥飛光了
容我再提醒你, 廣東的基本工資還是只有一千多人民幣喔
台灣的基本工資有一萬八千多台幣

一切隨風去 wrote:
大陸人在上學的時候經常被教育「落後就要挨打」「閉關鎖國只能落後,看看大清」


啊? 你們上學這樣教阿, 毛澤東時代應該是中國歷史以來最鎖國的吧....


說真的, 不是我們沒有雅量接受中國人的批評, 而是你根本沒有到過台灣不了解台灣, 只會用你自己心中覺得的想法來這大放厥詞, 我中國跑了十幾年我也不敢說我對中國了解, 你連台灣的土地都沒踏上過, 居然可以講得頭頭是道, 我會建議你多去關心自己的同胞, 現在中國貪汙這麼嚴重應該要發揮你的所長, 向中國中央反映才是, 或許將來你可以成為中國的民族英雄也說不定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