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寺本身的建築物,是有觀光價值的,和以前艋舺附近的房子,還蠻搭配的,可是我上次到剝皮寮看了一下,怎麼看就怎麼不舒服,真的是拆也不是,不拆也不是。

個人認為要嗎?就恢復部分就萬華古蹟,和就是從龍山寺到大稻埕,通通恢復舊艋舺的樣子。
要不然通通拆了,有夠落伍的。

一府二鹿三艋舺,只留一個用來觀光就好,個人認為留台南比較有特色,有歷史,有運河,有城堡,有古街,整體復建後,申請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一定能吸引更多的觀光客。

不過問題來了,土地都私有了,怎麼辦?
孫中山知道一定很難過,為什麼中華民國政府,不實行他的民生主義,土地國家化呢?
dolby_lin wrote:
中央新村代表亞熱帶的農村特色,宋省長主政時,好像有考慮計畫要申請世界遺產的樣子,
主要的是環境生態,不知有違建太多嗎?河流有汙染嗎?或容易吸熱的鐵皮屋.....等等。

我已經1-20年沒有到過那兒了,所以沒看見不敢確定。


有空可以來走走,二高下很方便...

耶穌像會紅不是因為電影2012的關係嗎?馬祖的芹壁村也是值得保存的好景點。
I support the domestic film industry,but who would support me?(Google翻的)
唉, 沒有古蹟, 代表你這個地方沒有文化及歷史,

當人們說著古時的歷史, 若沒有古蹟為證, 說的天花亂墜, 你也不覺得有什麼.

前陣子去過新加坡, 才了解這個國家幾乎沒有歷史文化,

有的只有各民族融合的人文, 卻沒有歷史文化...

一個沒有古蹟的中國, 我想是沒什麼人要去觀光的.

台灣是個可憐的地方, 歷經多國強權的踐踏, 卻也形成了獨特的文化,

也使的人民對於誰當家, 並沒有太多意見, 人民要的是自己能活下去....

古蹟的留與拆, 只有利益優先而已, 完全沒有其他考量,

台灣有很多地方都很美, 很值得細細品味,

只可惜, 現代很多人都在踐踏台灣的歷史文化, 吸吮台灣的血,

頂著某國的幽靈, 卻不願承認台灣才是它能安身立命的地方,

而且是唯一能讓它撐起腰捍的地方, 唯一不用屈膝下跪, 委屈求全的地方,

希望大家能體認到, 認同台灣, 才是認同自己, 認同自己的國家,

想的不是政治, 不是藍綠, 而是如何為下一代過著比自己更好的生活.

最後...在水泥叢林生活的年輕人, 沒有這些歷史, 你就沒有文化,

只是空洞的存在.









chuenjia wrote:
說實話..看你對這塊...(恕刪)


台灣的高山真是美
不是有個空拍專家, 叫齊博林的, 他就說台灣山林被開發成很醜

台灣根本沒有什麼歷史可言, 留下舊建物也改變不了台客作風

有空多到外國走走, 林子小了, 留下來就是目光如豆的一群人

台灣號稱美麗島, 結果沒有國際旅客, 不要自欺欺人了

這二天不是報江俠被偷千萬, 不就是房子沒有維持棟距使然..從隔壁就跳過去了


不要腦袋跟古蹟一樣不知變通
=========

換個角度來說, 各位覺得台灣有什麼文化, 如果把故宮文物拿掉?


在我來看, 台灣很多古蹟就像鬼屋; 還不知會不會成為治安死角

靠著維護日本建物來支持自己歷史觀, 不過就是奴才及心虛觀點而己..

幾百年移民史, 刻意被切成幾段


舊的不如人, 新的就如台北外觀


有人說中正紀念堂不是古蹟, 簡單, 那就把他給拆了,

銅像也不是沒被人拆過, 機場和道路也不是沒被正名過


PS: 拆銅像和保留日本建物的, 其實是同一票人

我覺得古蹟不需要修護到完整的狀態,但是要讓它可以一直保持原始風貌,並且結合觀光行銷

通常這兩點最難做到,就保存建築來說,必須考慮當時的工法,建材,設計圖遺失等問題..

所以在台灣感覺到一個舊時代建築,如果被認定沒有價值,或是變成廢墟了,通常都是遭到被拆除的命運

而且我覺得不需要以外國建築古蹟的眼光來看待台灣的古蹟,不要以規模小,時間短,雜亂無章而小看

它存在的意義,而是了解存在的歷史意義與內涵,就像台灣的市容常常跟國外大城市比,我覺得也沒有

意義,因為這就是台灣的文化,但是可以做改進的參考依據


像我喜歡攝影,以前每次假日前都選好時間與地點,心滿意足的拍一堆照片回來

可是有一天我才發現,我居住的地區,卻連一張照片都沒有拍過,後來仔細

了解居住地區的文化與特色,親自去走一趟,拍了一些照片,才發現很多驚喜的事情,

我希望台灣的古蹟也能像是這樣,有空多多細心去體會自己身邊所熟悉的環境


不合時宜就是要拆, 就像你不會開30年前的舊車
你也不會住在30年前的裝修的房子, 你更不會娶一個比你大30歲的女人
你也不會拿30年前的電腦來上網

以不變應萬變, 那就等著被淘汰
比方說, 我們的機場

如果你不發展觀光業, 那就算了, 如果要, 那就拆

再拿一個簡單的例, 你喜歡你的桌面充滿線材, 還是使用無線設備

先想想看自己有什麼特色吧!!!!

再聽不懂, 我也沒辦法了..


Andy84 wrote:
馬祖的芹壁村也是值得保存的好景點。

馬祖的芹壁村,說的好,非但要保留,而且包括戰爭文化,坑道碉堡,都已經擁有世界文化遺產之潛力,這也是一樣是蔣經國先生所建設的。

台灣人沒有到過希臘,愛琴海的人,請你來馬祖看看吧,這裡的沿海景觀,很像希臘愛琴海。

馬祖的北海坑道、大漢據點都是歷年來無數的義務役官兵以簡單的圓鍬、十字鎬日以繼月徒手打造而成的地下世界,這些都值得世人了借的海島戰地特色。
馬祖的莒光島有座百年燈塔,以花崗岩打造而成,歷史的陳跡令人發思古幽情;下方的福正沙灘上長滿海島套特有的紋蛤,斑紋如大理石般美麗;東莒島上的大澳聚落更有如世外桃源,供給聚落居民豐富漁產,形成特有澳口文化。

島上長滿許多稀有藥草如叢菊、天青地白草、藍莓等,不勝枚舉。馬祖居民民風純樸,有南方人的清通韻致,更有海島漁民博厚堅強的性格。

台灣自從本土當家後,再也沒有任何的文化,歷史建設可言了........
蔣經國雖留俄,但喜歡中華文化,蔣介石雖留日,可是蔣夫人喜歡畫畫,所以就保存很多建築,賓館都具有中華文明的特色,加上都有留學海外,更加被建造更有特色的蔣氏文明,為台灣創造了好多個的世界遺產。
























剛剛上一樓有講到宋美齡第一夫人,這是目前台灣最具有才女的總統夫人,喜歡花草,士林官邸就是她的代表作。
具有文化古蹟保存的價值。

同時也希望附近開發的豪宅,不要破壞了現代文明,胡蓋亂蓋毫無主題,造成景觀錯亂,那就麻煩了,
連續幾任都是沒有文化眼光的市長,依我看士林官邸周圍景觀..........

由於蔣介石都注重軍事,政治知事,很多大小的建設,其實都是將經國在底下主導。
包括10大賓館....等幾乎都有經國先生建設方法,文化特色的影子。



















台北~~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圓山飯店,我感覺好像都有宋美齡的影子存在。
忠烈祠蓋的也很棒,具有觀光價值...............等皆為將經國主導所建。

中正紀念堂,景觀和日據時期所建的建築物很搭配。
而圓山飯店和附近的劍潭青年活動中心一樣,很搭配。
以上建築物,通通要保留。

台灣不是沒有豐富的文化,而是後繼無人。
只會奪權享受,政黨惡性競爭,沒有要為國家留下,
豐功偉業的政蹟,這就是目前台灣民主的悲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