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提案大學100學分可以畢業

沒差啦 有競爭力的學校依然會是好學校

一些 科大啦 技院啦 怎麼改都一樣.. 不念書就是不念書
已經有人提到了

相對時數或許不減反增, 如2學分1禮拜4堂課

往往一本書都是沒法全教完的....

學得多不如學得精 + 1
dc000 wrote:
沒差啦 有競爭力的學校依然會是好學校

一些 科大啦 技院啦 怎麼改都一樣.. 不念書就是不念書.(恕刪)


不念書就是不念書,每間普通大學、科大、技院都有

有競爭力的學校,沒有競爭力的學生畢業後還是嘸樓用
沒差啦!

企業主還是一樣看學校選人啦!(別跟我說看科系... 認識一堆 HR, 他們的判斷標準還是學校為主)
這樣說來,我修的學分數應該沒有多少人比得上吧。

雖然不是怎麼光采的紀錄。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真好

當初我們要修到134學分

當時聽人家說啥大學就是用力玩4年...讀了才知道是屁話

大1~大3一堆必修課,修的快死掉,大三又有專題。哪有時間玩??搞的比高中還累

大四是真的很悠哉沒錯~

100學分大概修到大2就可以結束了,真好阿~好羨慕==

不過台灣的教育是天天都在變,搞不好哪天又變回來也不意外
其實大部分的大學生,
大一都在混, 因為都是通識,
大四都躲起來唸書, 因為要考研究所.

所以必修都集中在大二大三.

台灣的大學生也許浪費太多時間在不必要又沒有營養的科目.

例如軍訓.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你看那邊 wrote:
已經有人提到了相對時...(恕刪)


不認為是要學多或者該專精的問題,
應該是我們期待一個大學生應該有什麼樣的水準!
以前自己在唸書的時候也覺得為什麼要修一堆基礎課程跟通識,應該要趕快把本科的東西多念一點,
但現在工作快十年了,反而覺得有些本科的東西不如一些基礎課程重要.

與其檢討幾學分畢業,不如檢討如何評鑑一個大學生有沒有畢業的資格!



剛剛另一篇有提到大學生是不是在降薪惡性競爭
這篇不就是答案了嗎
學歷早已經通膨了
教育部還再讓通膨擴大
哈哈~不降薪競爭也難
我也覺得學的多不如學的專精,

很多重要的科目幾乎都只上一學期,

那能學個什麼毛,課本從來沒有教完過,

學了半套過了一年就全忘光,好像這們課修心酸的,

我認為100學分不是重點,而是內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