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mingyu wrote:
我在10年前退伍的第一份新資 1萬6...(恕刪)
這真的是特例,很好奇您的學歷和工作領域....
我也退伍11年了,當年同輩的同學和親戚朋友中,沒有一個薪資是低於22000的。
連我領25000都被家人說太少了。
(老闆問我薪資開多少,我說我想學東西,給我基本的薪資就好了)
四五年前,我一個新進員工(一般私立大學剛畢業的女生),
我給月薪28000,幾個月後調成30000。
有不少新鮮人 不符合公司要進來就打戰的狀況
問公司要給多少,到不如問新鮮人可以替公司賺取多少錢...(恕刪)
那我倒要問問,
我們那一代的新鮮人有【符合公司要進來就打戰的狀況】嗎?
又可以替公司賺取多少錢?
學校學的是一套,社會用的是另外一套,
我們幸運的是,以前企業比較有耐心和空間讓我們學習,
但現在企業沒有(他們也不好過,大環境使然),就是這樣,
拿我們的幸運來來貶低現在的新鮮人有些不好吧?!
2萬多的新資好像從我入社會的時候一直是大部份新鮮人的起薪...(恕刪)
沒錯,都是兩萬多,但還是有差距。
以我最常接觸的產業來說,
新鮮人的薪資十年前約28000~24000
現在降到約22000~20000
但是物價卻高出10~40%.....
要提高入門新資先看自己有多少本事
供需問題!
確實是供需問題。
1.製造產業外移大陸
2.大量消費人口外移,內需不振(100萬人往返兩岸,幾十萬人在大陸消費置產)
3.外勞取代本勞
所以台灣就業機會少很多了。
於是博士碩士生畢業搶大學生的工作,領大學生的薪資,
大學生只好搶更低階層的工作,領更少的薪資,
原本低階層的勞工只好變沒有保障的約聘人員或打零工,....。
他們是因為沒有本事才領低薪的嗎?
老實說,就算當年畢業的我,以同樣的本事來到現在,
薪資頂多也只能拿22000吧,
水草不豐,牛羊豈會肥美?
今年的新鮮人,我只能說我們比你們幸運,也祝你們好運。
台灣加油!大家加油!
台灣還有救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