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國際觀,你認為該如何定義?

PSIR wrote:
所謂的國際觀,你認為該如何定義?


我理想中的國際觀:

接受度強的、有學習能力的、易於接受各類文化的(不單針對國家)
不卑不亢的
文明的
有禮貌的
客觀的
有反省能力的
不容易滿足的
想法宏觀的
不鑽牛角尖的
理智、開明的
有自己獨立思想卻又能尊重他人想法的
是非善惡分明卻又能寬容別人的

綜合以上幾點永遠不斷完善自己的
♩ ♩ Just~ you know why~~~ ♩ ♩
跟阿拉伯人和黑人共事過後,跟義大利同事一起同意以後女兒什麼人都可以嫁,就是不能嫁阿拉伯人和黑人
這樣算有國際觀嗎?
--
不過真的是跟外國人工作以後才驚覺,如果你不知道全球時事,真的沒法跟他們聊天.
住在泰國的丹麥人會跟你聊雷根和甘迺迪;老婆是新加坡人的義大利人跟你聊Tony Blair對英國的農業補助如何影響非洲的興衰.記得第一次聽到Crusades,同事還很驚訝我不知道那是什麼,後來我才知道指的是十字軍東征...

你要跟他們聊什麼?
介紹台灣 (和中國)?
立委打架?
黑道被槍擊案現場有警察?
總統貪污後被消減禮遇?
王建民,曾雅妮和盧彥勳是台灣人?

代表台灣的台灣人,你準備了什麼跟身邊的歪果朋友chit chat?

台灣加油!
twdavid wrote:
跟阿拉伯人和黑人共事過後,跟義大利同事一起同意以後女兒什麼人都可以嫁,就是不能嫁阿拉伯人和黑人
這樣算有國際觀嗎?


這樣應該不算國際觀, 因為這樣的想法被懂中文的阿拉伯人或黑人看到可能會說您是種族歧視或以偏概全。
♩ ♩ Just~ you know why~~~ ♩ ♩
smartelmer wrote:
馬英九的政策好像就是講英文和放眼大陸就算有國際觀
不會講英文就沒有國際觀...(恕刪)


我真為你的帳號感到憂心
PSIR wrote:
「國際觀」三個字好像成為個人價值的標準之一,好像只要具備的這個條件,
在求職、工作、感情等各方面都可無往不利,這樣的人好像也高人一等。

在你眼中,你如何看待所謂的國際觀呢?國際觀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在下先列舉幾項想的到的標準:

1、在國外留學過,熟悉外國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2、至少專精一門外語,能以國際語言英語做基本溝通。
3、經常注意國外的政經脈動,包括國際間局勢的合縱連橫變化。
4、願意學習先進國家的知識、文化以及別人的優點。
5、經常往來世界各地工作、出差、旅行,對外國的風土民情很有心得體會的人。

在下6月中去關西自由行時,在奈良公園看到奈良國立博物館正在展出「大遣唐使」展,
這讓我想起以前小學讀的歷史課本說唐朝時日本派了很多留學僧和留學生到中國來學習,
第二次的大規模海外學習就是明治維新時代,我在京都車站看到很多介紹阪本龍馬的景點資料。
在「大政奉還」後幕府下台,日本才得以破除封建,走向富國強兵之路。

由以上看來,國際觀不是一件壞事,一個國家的發展需要有很多人才出國學習、見聞,
並且將別人的優點帶回來改善自己的國家,當然沒機會出國工作的人也不必洩氣,
透過閱讀等學習也是可以瞭解其他國家的文化知識,所以說不一定英文好就代表有國際觀,
大家應該均衡發展並找出自己的專長,而不是一眛花大錢上補習班學英文。


觀眼,觀心,觀天下。
非洲向人 wrote:
觀眼,觀心,觀天下。...(恕刪)


還有關非洲

啊,我是說觀非洲…
我以前很有國際觀的,義大利,丹麥,瑞典,美國都仔細研究,越老視野越狹隘,現在只剩日本觀了
Petruchio wrote:
日本人不愛穿衣服...(恕刪)



Mobile01系統服務員:你也知道寫文章很不容易,麻煩您寫一些好文章,不要寫一些有的沒的,這邊是01,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網站
加藤老鵰 wrote:
我以前很有國際觀的,...(恕刪)


觀摩觀摩
您現在除了觀,有摩嗎?
國際觀就是看外國的人事物,不要帶著鄉愿的眼光
是對不同地方的差別理性看待

例如不要把小巨蛋說成 Little Big Egg...此為實際範例
也不要以為誠品是台灣之光,美國更好逛更大的書店隨便都是...

可是我認真什麼啊,哈哈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