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在玉里跟瑞穗中間 公車一個小時才一班下午6點以後就沒車了 又剛好是在2個鎮中間要看病 補給 要是沒有車的話很不方便平常就算了 假日 過年過節的 火車票很難買你告訴我 回家 不開車的話要怎麼辦要開車就一定要走蘇花 走蘇花就要跟他賭我本來上星期五要回去的 後來因為雨太大家人叫我不要回家 不然現在哪可以在這打字
ShineJet wrote:原來蘇花本來就不應該...(恕刪) 要是如此應該不只蘇花吧,西岸不也一堆砂石車papa走要興建蘇花高速公路早就吵很久了,每次都卡在環評這一關,最後又不了了之只是剛好這次新聞鬧比較大,所以又浮出水面
明少爺 wrote:小弟我納悶很久 為何..3.貨運可採半夜配送 就像台鐵運煤列車, 缺點是費用較卡車運送昂貴 但是可將此列入補助範圍 , 再怎麼算應該還是比興建蘇花高划算吧!難道我的想法真的不可行嗎?.(恕刪) 鐵路運輸才佔貨運運輸幾成?......2成?......也許沒有.光是用卡車載貨到火車站(現在那站有那麼大的空地容納車及貨),由卡車吊到火車,到東部再由火車吊到卡車再送到目的地暈倒耗時花工多花錢小朋友好好先去讀書
不是要炮你,而你是真的想的不夠遠1. 台灣有哪一年不是『債台高築 』,有哪一次不是先舉債~再來慢慢償還2. 看這回答的答案,證明你不是當地人(蘇澳與花蓮)~你有親身去數過每天通行蘇花公路的總車輛數嗎?我們不談總通行數,我們光看一個坍方可以造成上以百計的車輛回堵的塞車~我還記得有人因為前方車禍走了快一個小時才到車禍現場~自己去想想看,走了一個多小時會經過幾台車輛?????3. 這證明你也是自私自利的一份子~我們花蓮連不是每個人都是和尚、比丘尼的~~別把我們花蓮人當成『聖人、上人』來對待,我們也是要吃飯要生活的~更別把我們當成你們來花蓮度假進而服侍你們的僕人大家都是中華民國人,憑什麼你們住的地方叫住宅區、叫都市的~~而我們花蓮住的就是淨土~~~呸再者,花蓮為什麼不能改變,為什麼要守著你們所謂的傳統特色~~~~關於你說的補助車票,你大概很少買到花蓮或是從花蓮離開的車票吧!補助車票~~真的有點好笑,我還記得有一位花蓮立法委員候選人的證件就是什麼花蓮車票金額減半~~什麼屁理想~~台灣是個很現實的社會~再者,你說要補助~你是補助花蓮當地人還是補助要到花蓮玩的人阿?再者,要你到花蓮玩,然後要先搭火車,再轉搭當地遊覽車~之後再搭火車回去你這行李要搬上搬下不說,你有沒有算過這總計的旅遊費用,你是出的起嗎?再來,你有看過什麼旅行團出遊,只單單到花蓮玩的而已~都不用經過其他縣市然後到該縣市玩玩的~再來,你的補助款第三點,這個成本計算就更不用說了~我想如果真的照這樣做~全台應該沒有所謂的當日配了~~再者,宅配費用應該會比現在高出1倍~你的想法不是不可行,而是一個沒有建設的想法~你這樣不是長久之道~因為這補助款的總額是會累積而超過蓋一條道路的預算的!
閻魔あい wrote:不懂?講...(恕刪) 我認為火車的折扣與貨運成本較為台面化 政府也不需要另外開標 因此比較不會有綁標或是利益回扣與建設偷工減料的問題蘇花高預算400億是今天在報紙上看到的 , 不知是否正確但是以雪燧的案例看來 到最後追加的預算應該不僅如此吧...若照規矩來 wrote:孩子,多...(恕刪) 您好 , 我才疏學淺 但這不代表我沒有提出問題的權利吧!?可否請您浪費口舌 解釋一下 讓小弟領教一番謝謝蛤蟆油俠 wrote:會講這種...(恕刪) 我確實不是花蓮人 , 但是去花蓮玩過不少次 , 是花蓮人的妳應該也枝到不是每個花蓮人都希望建蘇花高吧!砂石車是真的很多 , 實際的數字我找不到資料..但是換算起來 是否真有比興建蘇花高還來的浪費公帑呢?沒有人說花蓮人不能開車回家 但是 興建蘇花高也不一定是解決之道不是嗎?也許一挖.. 更多山崩更多土石流更多傷害這是未知的蘇花公路的修復勢在必行 但是 如果有了火車的配套措施 那豪雨來襲時 封路造成的不便不就降低了嗎?這樣反對封路的聲浪不也就變小了嗎?也許 身為花蓮人的您會覺得我這台北人講的話毫無道理但是我是真的持有這個疑問為何非建蘇花高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