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 Sydney為什麼翻譯成雪梨?

我想可能跟 sherlock holmes 一樣, 只在乎中文好不好聽, 反而誤導變成無法跟國際接軌
just4funtw wrote:
至於為何 Sydney 會翻成雪梨?

我想可能不是國語譯音,搞不好是廣東話或其他早期移民澳洲的華人方言。 (恕刪)



是的,五六年前還在念大學時,某位博學多聞的老師曾經在課堂上跟我們講解過,

由於以前的台灣並不是說國語(普通話),而是依不同移民來台開墾的民族說閩南語、客家語...
無論是平民或仕紳都一樣,那時期普通話在台灣極為罕見。

剛剛在FB請教了老師,得到正確的是解答是:(有些國名的翻譯,用國語唸出來音調差很多,反而是用閩南語或客語唸出來比較貼近,其中,有很多是因為中國南方人最早接觸到西方人,或最早到東南亞去討生活 ,所以就直接用閩南語或潮州話等中國南方話,音譯了西方的國名或器物名詞。例如:「瑞典」、「瑞士」,國語和原音差很多,用閩南語唸出來反而相近。又如:orchid(蘭花),東南亞華人用南方母語翻譯成「胡姬花」,唸成國語的音就差很多了)

因此在談論時就會將國外地名用自己習慣的語言翻譯,在書信上當然也不可能寫英文,
而那時是以閩南語為大宗,因此Sydney用閩南語的思考方式翻譯成中文,
久而久之大家為求看得懂就統一成"雪梨",而非閩南語地區,如對岸或香港,就音譯成"悉尼"。
另外像是"瑞士",大家用台語(SUI-SU)念看看,就發現跟英文的SWISS音似。
(我知道瑞士是Switzerland,但種不能要那時代的人念得精準吧?!基本上都是有邊念邊,沒邊念中間的方式)

所以不管是念雪梨或悉尼,沒有哪一個比較高尚,純粹是由於以前地理人文不同的緣故。

aibojay wrote:
總不能翻成水梨吧?...(恕刪)



這好笑!
John Paul 約翰.保羅

但當教宗就翻成"若望.保祿"
這還好吧。
我才一直搞不懂到底是『杜拜』,還是『迪拜』。
居然忘了01要當流量大的營利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我還囉唆雞婆個雕~一起喊無腦萬萬歲就行了呀,多省事。
s9003003 wrote:
為什麼Sydney被翻成雪梨呢?
雪梨聽起來就很可口有沒有
目前 荷蘭差的比雪梨多呢!

參考一下!

聽到人家是匈牙利人, 我還以為他肚子餓哩!

Stallings wrote:
雪梨聽起來就很可口有...(恕刪)


雪梨茶會好喝嗎????
虎班喵喵 wrote:
雪梨茶會好喝嗎???
不錯喝啊
但一次喝太多會膩,很甜
確定是(含)著滷蛋時發的音嗎???

s9003003 wrote:
水梨是我含著滷蛋時的...(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