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中區很有味道,就小弟看來這裡滿地都是被人遺棄的寶。
以下照片是用傻瓜數位相機隨手拍的,請見諒。








其實中區要醒來真的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而這股風吹不起來的因素有下列幾點。
1.台灣人對東南亞勞工的歧視心理。
2.交通擁塞以及缺乏大眾運輸連結。
3.地方自治體缺乏資源做有效管理。
4.有能力的地主都搬到其他地方甚至是國外,留下來的大多都是沒有能力改變現況的人。
如果轉個觀念接納現在在這邊聚集的這些外籍人士,將排斥轉為管理,所發揮的效益絕對比現在大數十倍。說真的,中區要不是有這些外勞,早就一片死寂,哪還能苟延殘喘至今。
還有,汽機車太多,其實台中市政府都有邀集國外的專家到這裡來看過,中區的街道不適合讓汽機車湧入,湧入之後就變成現在的災難,反而應該讓汽機車轉移到區域周邊,台灣人傳統觀念上認為車多就是人多,人多生意才會好,但實際上卻是相反。中區因為地狹人稠,讓汽機車湧入反而產生區塊之間的切割,而汽機車湧入造成的交通擁塞以及停車問題反而任更多人不願在此停留。
反過來利用台中市目前在推的BRT、公車路網把台中市其他區連結過來,讓汽機車在中區外圍停車或者繞過中區,原本的街道讓給大眾運輸系統、腳踏車以及行人才有轉型發展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