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評論台灣的城市基建,有好有壞!

小弟因為工作的關係,有持續關注台中中區,中區也是小弟從小去到大的地方。
其實中區很有味道,就小弟看來這裡滿地都是被人遺棄的寶。
以下照片是用傻瓜數位相機隨手拍的,請見諒。









其實中區要醒來真的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而這股風吹不起來的因素有下列幾點。
1.台灣人對東南亞勞工的歧視心理。
2.交通擁塞以及缺乏大眾運輸連結。
3.地方自治體缺乏資源做有效管理。
4.有能力的地主都搬到其他地方甚至是國外,留下來的大多都是沒有能力改變現況的人。

如果轉個觀念接納現在在這邊聚集的這些外籍人士,將排斥轉為管理,所發揮的效益絕對比現在大數十倍。說真的,中區要不是有這些外勞,早就一片死寂,哪還能苟延殘喘至今。

還有,汽機車太多,其實台中市政府都有邀集國外的專家到這裡來看過,中區的街道不適合讓汽機車湧入,湧入之後就變成現在的災難,反而應該讓汽機車轉移到區域周邊,台灣人傳統觀念上認為車多就是人多,人多生意才會好,但實際上卻是相反。中區因為地狹人稠,讓汽機車湧入反而產生區塊之間的切割,而汽機車湧入造成的交通擁塞以及停車問題反而任更多人不願在此停留。

反過來利用台中市目前在推的BRT、公車路網把台中市其他區連結過來,讓汽機車在中區外圍停車或者繞過中區,原本的街道讓給大眾運輸系統、腳踏車以及行人才有轉型發展的機會。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空氣還不簡單
如果哪天對面的出一堆掏空外移製造業出走不就變好了嗎
大家開心就好

你高興我高興最重要哇哈哈
城市基建進步要看汙水下水道普及率,台北市已經90以上了。
台灣也才20多
全球排名3,40吧
高普及率人們比較不容易吃到大便
但政治人物都不愛做,因為看不到建設
不知上海普及率如何?
這是土地私有化關係.也沒什麼好說的.
我到喜歡這調調.這就是所謂台灣味吧.
點開台灣拍日本那樓 真的覺得日本的城市規劃還是最強的

每張街景照都有一種設計感在衝擊內心


至於拍台灣那樓 ... 我想這就是台灣的風格吧

老味中隱藏新意 亂中又帶有秩序

矛盾之地
左撇戎 wrote:
這是土地私有化關係....(恕刪)

+1

德國的科隆

二次大戰後除了大教堂, 全被炸平了

可是德國人完全照舊重建

有落伍嗎?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