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當窮人也很困難某地方低收入戶的條件1.家庭總收入分配全家人口平均每人每月低於最低生活費用(95年即9,210元,但有工作能力而未就業者,以基本工資23,910元核計)。2.全家人口之現金(含存款本金、利息)、有價證券及投資合計金額每人每年未超過55,000元。3.全家人口之土地公告現值及房屋評定標準價格合計金額未超過260萬元。新聞看過某低收入戶,中樂透幾十萬,就喪失補助
聽過類似個故事:有一個每天不停工作但是賺很多錢的主管,暫時放下手邊工作,到東南亞的小島度假,躺在海灘上一邊享受美麗的夕陽,一邊悠閒的喝著啤酒,心想人生至樂莫過於此~!!此時海邊回來一艘漁船,主管便跟漁夫們聊了起來,聊著聊著,主管不經意提到自己每天多努力工作然後收入有多高多高等,以後一定要更努力工作,存很多錢,退休後在這裡買一棟別墅,天天享受美麗的海岸.沙灘.與夕陽~漁夫則笑著說:我不用向你每天花那麼多時間工作薪水也賺不到你的百分之一,但是現在就可以天天享受美麗的海岸.沙灘.與夕陽呢!共勉之!
Delavi wrote:吐槽一下.....小...(恕刪) 這篇文張我好久以前就看過了~也不是不無可能, 10-12年前中間一段就有可能1. 有段匯率並不高, 是現在的50-65%左右而已, 那時美金很強.2. 當時紐澳有點經濟蕭條3. 原物料沒現在貴4. 紐澳這後幾年的通膨很嚴重3%還有一點特殊現象, 我在澳洲發現平常東西很貴, 但也時常打折. 也因如此頻繁, 我發覺很少人在未減價時購買, 有一種默契在拒買, 讓庫存堆高, 逼超市來特價, 然後架上很快就空了. 拿Pringle洋芋片來說, 沒特價要3.8x, 但是普通特價2.99, 但半年我卻買過兩次1.99的, 而飲料, 如可樂, 我的觀察也是如此. 所以只要時間對, 也是可以買到廉價的啤酒, 200元當時是有可能的.
沒錯.這是分身 wrote:如果你可以賺10000元5000拿去繳稅的話...也有這些福利啦.... 那可不一定...因為...這些只會抽到"受薪"階級的身上,我一直覺得很奇怪,周邊某些親戚朋友,每年不用交稅,卻可以住天母,開雙B名車,連健保費都是繳最低那一級,開公司的則是"結算下來是虧損"....更別提"政府"所造成的損耗了.So?真的賺10000交5000稅金就可以有這樣的福利? I don't think so...
一個國家的人民如果只想要依賴救濟金過活那這個國家還有沒有未來?當這個國家沒有辦法照顧鰥寡孤獨 更何況是臨時失業的人那這個國家還有沒有未來?這樣的文章就像跟一些吃不飽餓不死的人解釋雞腿與豬肉會增加身體膽固醇與心血管疾病一樣...理論正確卻操作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