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了一個新名詞, M型社會 ,
在大家不斷討論情況下,我看到了這篇文章 " 台灣富人與外國窮人"
在此分享給版上的朋友們


有一回我到澳洲訪友,在居所附近的公園,遇上一個在河邊垂釣的中年男性。他很客氣主動與我招呼,我先是腆靦了一下,在台灣,陌生人的招呼是很不尋常的。他又主動問我從何處來,我說是台灣,他豎起大姆指說,那是一個富有的地方,他的熱情消除我的戒心,於是我們愉快地聊了起來。

原來,他以前是私人公司的主管,因為經濟不景氣,最近失業靠救濟金過生活,然而,從他悠閒從容的神情,實在看不出失業對他的生活有何壓力。他啃著漢堡喝著啤酒,他調侃說,一天兩個漢飽、四罐啤酒,不到台幣二百元就解決了,一個月台幣兩萬元的救濟金還可以存著呢!


「可是,沒錢花你快樂嗎?」我提出在我們國家失業的人必定的疑惑。

「為什麼不快樂?我每天安排不同的娛樂,今天到河邊釣魚,明天到海邊抓蝦蟹,後天到山上採野果,這些都是免費的食物與享受,為什麼一定要花錢?難道你們國家不是這樣嗎?」

說著同時,魚竿猛然往下拉,一翻激烈的博鬥,一尾肥美的鱸魚就上鉤了,這尾起碼有五斤重,在台灣至少要台幣四、五百元,而這裡卻是在小公園的河邊就唾手可得,他一天的娛樂與美食不就解決了嗎?沒錯!要那麼多錢幹嘛?

「不!在我們的國家沒有錢就沒有快樂,因為所有的快樂都是要花錢的,而且失業沒有救濟金,河裡釣不到魚,海裡抓不到蝦蟹,山上沒有野果,連公園裡的小水池都很髒,有錢人最大的快樂就是shopping,窮人就只能關在家裡看電視了。」我看著那隻生猛的魚沮喪說著。

「那麼你們賺的錢都花到那裡去?」他驚訝地問我。

這真把我給問倒了,沒錯!我們辛苦賺的錢,繳稅後都到那裡去了?為什麼這位老外的生活喜樂在我們國家都沒有?

我告別他後,望著那裡蒼鬱的林木、紛飛的野鴨、河流清澄的社區小公園想著,如果我可以選擇,我寧願在這裡做領救濟金的無業游民,也不願在台灣當有錢人。

王永慶能呼吸到像這裡甘鮮甜美的空氣嗎?能在淡水河釣到鱸魚嗎?能到北海抓海碗大的螃蟹嗎?失業時還能悠哉地啃著漢堡、垂釣加菜嗎?這樣看來,台灣首富生活品質還比不上澳洲的無業遊民。如果連王永慶都不能,我們市井小民又如何能在這塊土地安居樂業,享受生命呢?

近年來,我們的確富裕了,眼看著高樓大廈一棟棟由平地竄起,無數公路如一道道刀疤般切割過美麗的田園,五光十色的商業繁榮迷眩我們的眼睛,大街小巷被豪華車塞滿……。感覺上生活是富裕了,然而我們居家環境卻越來越亂,海岸線越來越醜,空氣品質越來越惡劣,我們的富裕似乎沒有給島民相同的生活品質與生命的快樂。

國民生活的富有,不在於有多高的國民所得,而是他們可以享受多少國家的公共建設、優良的居住環境與健全的福利制度。其實,市井小民最大的生活樂趣,不是在賺錢,而是在一個優美、乾淨、自然、原始的生活環境中享受生命,而不在醜陋的水泥叢林享受金錢堆砌出來的粗糙娛樂。

生活環境好,即使是窮人都覺得生命富裕,生活環境差,連富人都覺得一貧如洗。不同的是,富有的人厭惡台灣環境差,可以把破壞這個島嶼賺到的大筆鈔票用來移民,可以三天兩頭往國外揮霍享受,而市井小民就只能留在這個被榨乾的垃圾之島像溝鼠野狗般生活,這樣公平嗎?能忍受嗎?

停下為刺激經濟成長的各種破壞國土、犧牲環保的開發計劃,把這些錢花在河川整治,森林復育,美化海岸的環保工作,把過去因為為賺錢所造成的環境破壞慢慢修補回來。畢竟,美麗家園的喜悅,不是人民口袋有多少錢可以買到的。

我們急需要好好彌補對這母親之島五十年來的壓榨與蹂躪,讓這片土地生活的子民,不論是窮人或有錢人都能平等享受這美麗國土的一切,讓我們恢復「福爾摩沙」子民的驕傲與光榮。我希望,那天在國外談起我的祖國,台灣時,他們誇讚的不是「有錢的島」而是「美麗的島」。
Sandy7585 wrote:
最近出了一個新名詞,...(恕刪)


稅金=>政府=>政治文口水戰=>筆戰後被刪

老實說澳洲的人口跟土地不是小小的台灣能比的

如果台灣的土地跟澳洲一樣大,也許也能跟他們一樣享受到美好的大自然吧

吐槽一下.....
小弟剛從澳洲唸書回來,那裡的物價絕對沒有文章中講的那麼便宜...
文中提及"一天兩個漢飽、四罐啤酒,不到台幣二百元就解決了"....
事實上是....一個麥當勞的小麥客漢堡就要1.95元..相當於台幣近57元...而且非常的小...

啤酒更不用說了,至少3塊錢以上起跳,所以一天光這樣大概就要台幣近500元.....
文中所提到的200元過一天是不可能的啦...
外國的社會福利做的很好
!!~這是台灣不及的
這很難 澳洲人口跟台灣一樣

但是台灣土地小的多 一定要犧牲掉環境

你所說的只是理想 感謝分享 我也到過澳洲

一頓餐點 最便宜的五元 中餐 換成台幣也要一百多元

澳洲生活費 絕對沒有台灣便宜~ 澳洲人的生活品質是用高稅率換來的

人家繳四十幾趴的所得稅 台灣是二十幾趴 但是福利分配不均

在講下去就變成政治文了 點到為止

大肥龍 wrote:
但是福利分配不均


跑跑卡陰車 wrote:
外國的社會福利做的很好
!!~這是台灣不及的


其實很簡單,
搞一個公投看看大家是否支持台灣變更憲法變成福利國家體系。
福利國家有好處當然也又缺點。


當你天天住在鄉下
出門都是樹,稻田
你會發現大城市的好
台灣不是只有台北台中高雄組成的,還有其他地方..

沒錢的人,講話聼聼就好
不用太在意

我們現在能過的那麽舒服的日子
完全就是依靠商業社會
如果沒有商業社會
那來那麽多食物吃
那來那麽便利的生活?

而且,沒錢就沒有快樂
在哪裏都一樣吧
就算在美國也是如此
沒有錢,要去抓魚,問題是能否抓?
我還沒有錢去打獵咧...問題是打獵也有季節的..
Sandy7585 wrote:
最近出了一個新名詞,...(恕刪)


歐洲很多國家的失業救濟金

都比大部份台灣上班族的平均月薪高
(像瑞士...)

要不要約一約, 一起到瑞士去"創業"啊...??


台灣政治很亂, 自然環境髒了點, 稅金不曉得跑哪兒去
官員跟商人一樣喜歡炒短線....這些都沒錯
不過外國人看台灣的話, 根本不會看到這些只有在地人才能感受到的部份
大部份人都會覺得台灣是個美麗又親切的小島...

以我們的眼光去看國外, 是不是也如此呢??

這種感歎文說得太多
等一下有人跳出來幫你扣個"不愛台灣"的帽子
然後.... 變政治文....然後炒架蓋高樓.... 刪文停權.....


lesst wrote:
這種感歎文說得太多
等一下有人跳出來幫你扣個"不愛台灣"的帽子
然後.... 變政治文....然後炒架蓋高樓.... 刪文停權.....

不會啦!!!我覺得你講的是所有民眾的心聲!!
相反的感覺你很愛台灣!!
我看了整篇文章,我很佩服這位原文作者,怎麼說呢?

Sandy7585 wrote:
說著同時,魚竿猛然往下拉,一翻激烈的博鬥,一尾肥美的鱸魚就上鉤了,這尾起碼有五斤重,在台灣至少要台幣四、五百元,而這裡卻是在小公園的河邊就唾手可得,他一天的娛樂與美食不就解決了嗎?沒錯!要那麼多錢幹嘛?
「不!在我們的國家沒有錢就沒有快樂,因為所有的快樂都是要花錢的,而且失業沒有救濟金,河裡釣不到魚,海裡抓不到蝦蟹,山上沒有野果,連公園裡的小水池都很髒,有錢人最大的快樂就是shopping,窮人就只能關在家裡看電視了。」我看著那隻生猛的魚沮喪說著。


在瞬間的對話裡面,作者就可以說出這麼發自內心,這麼憂國憂民的話,
他的腦筋一定很好,反應真的很快,好像就是他的反射動作一樣,真是令人佩服。
而且作者所描述的狀況,並不是台灣全島狀況,且太過斷然。

台灣沒有救濟金?
台灣都釣不到魚? 抓不到螃蟹? 沒有野果? 公園小水池都很髒?
有錢人最大快樂都是shopping? 窮人都只能關在家裡 ?
我無法同意。

我同意作者在傳達一些看法,這些看法是正面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