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hine991223 wrote:
日本人
心目中的理想中國一去不復返
日清戰爭中
他們甚至認為這是對清國的戰爭,當然不是中國
中國亡于北方韃坦人
所以馬關條約中
甚至不允許清國自稱中國
當然
清國的統治階級也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慈禧太后曾說 我們當然不是中國人 而是中國人的主人
亡國200年,換來的是將韃坦人當祖宗
所以一開始孫文上李鴻章書 還試圖挽救清國
但政治嗅覺靈敏的孫大頭很快就改為驅逐韃虜 恢復中華
(恕刪)
日本人初期的理想 和 後期的作為
難以自圓其說
實施上中國自元朝 忽必烈 時代
就已經開始民族大融合
北京城 是由 忽必烈 建造
北京城的開城建設距今也已經800年了
北京城 作為當時橫貫歐亞非大陸蒙古帝國的首都而出現
在此之前,傳統漢人的首都,都是中原洛陽,長安,開封一帶,這些屬於千年古都
要不就是傳統漢人北方領土丟失,在南部長江流域建立的南京,杭州,揚州作為首都
北京 是中國歷史上最北的一個首都了,一直到現在
從中國開始將北京作為首都開始
中國就已經是 北方遊牧民族 和 南方農耕民族 共存的時代了
日本東京的遷都歷史也不過才400年
事實上 滿族 皇太極本身就是明朝官員
與其讓無背景的農民李自成做皇帝,,還不如有權有是有背景的皇太極自己做
只是中國內部自己改朝換代
並不存在中國亡于北方韃坦人這種謬論
當然後來孫中山利用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這種民族矛盾,來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
但從廣州一路打到北京城之後
真正開始統治中國之後
中華已非漢族了,而是包含了各民族大融合的中華一說
事實上推翻和治理確實差異很大
清朝的民族矛盾
前期主要就是滿漢之間的矛盾,畢竟人口差異巨大
但經歷了康熙,乾隆之後,滿漢的矛盾相對要緩和不少
但到了後期
矛盾就又凸顯出來
主要就是滿人世襲的腐敗問題
既得利益者不斷擁有利益,腐化奢侈浪費嚴重
不工作也有吃有喝
而國家主體大部分漢人辛苦的工作,被徵稅后,也溫飽三餐難保
再加上撼動國本的幾次對外戰爭皆失利,大量賠款要從老百姓手裡挖出來,造成民不聊生,為政府買單
各種財政赤字已無法繼續
最終導致了清朝滅亡不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