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說的是, 宦官無欲無後無得失 所以當得到皇帝授予的權力, 突然人生有了使命感, 往往會努力去達成主要還是在於皇帝的目標皇帝說你出國去找明建文帝, 順便宣揚國威, 發展一下進出口貿易, 於是鄭和七次下西洋, 雖然沒有找到建文帝, 宣揚國威和發展外貿則非常有建樹皇帝說民間和官員的耳語留言往往傷及朝廷威望, 魏忠賢銜命後, 透過東廠和錦衣衛縝密布局, 用酷刑有效的箝制人民的言論, 如有反叛的行動或言論, 被東廠的番子得知, 往往被緝拿到東廠施以剝皮或者浸水桶的酷刑以史為鑑...鑑之, 慎之,cckm wrote:最終的問題還是在於...(恕刪)
Nelson5 wrote:颱風沒辦法出門, ...(恕刪) 太監的權力是皇帝給的皇帝腦袋清醒太監也不敢胡做非為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像是萬歷皇帝28年不上朝早年還有像是馮保、張鯨等好太監但到後期都叫太監傳話處理所以都出了一些惡太監把持朝政到他孫子明熹宗天啟帝更誇張14歲即位完全被太監魏忠賢把持整天沉迷木工明太祖廢宰相所有權力集中於皇帝一身錦衣衛直接受皇帝管制監控臣民言行明成祖因為受到太監幫忙所以利用親信太監掌控特權機關子孫賢明適任太監也就皇帝身邊的使喚但不適任皇帝的子孫自然就是旁邊的親信太監可以為所欲為
男人的老二是雄性的象徵事實上,是他腦袋裡思想的重大影想之一如果是個正常男人,給他掌管那些箝制人民的單位最終這人一定會想取皇帝而代之. 因為這是雄性動物的天份跟本能但是如果是個太監,就只會是個貪權,唯皇上是諾的人也就是個狐假虎威的窩囊男人皇上剛好利用這個特性,讓他充份管那些單位,幫他縮緊天下百姓的自由又不用怕這人想取代皇帝 (依古人思想,廣大百姓跟軍臣也不可能讓太監當皇帝)你讓軍的來管,馬上有叛變問題; 讓文的來管,馬上有架空皇帝問題二者最後都只會是換人當皇帝所謂帝王術,就是要用一個人,但這個人又在 "根本" 上只能效忠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