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以前在台灣學英文,我就是比同年齡的小孩對英文有興趣,所以我從小都會買很多英語的書來看,當初台灣播的美國影集剛開始提供雙語SAP播放的時候,我爸也買了台有支援SAP的電視讓我看影集學英文,我高中聯考英文98分,五專96分,大學聯考96分,我只有小時候去上過美語教室,國中之後英文從來沒補習過,都是自學
至於發音這種東西,天份佔了95%以上,唸的出來就好了
就像很多英文程度不錯的人,我聽到大部份 L 這個字母不是發"A樓"就是"A兒",以前還遇過國中隔壁班老師教學生:"A兒就像R,但捲舌只捲一半",我去.......
明明我七、八歲的時候,第一次聽美語教室的美籍老師唸 L 這個字母,就發現他們尾音都是用舌尖往上去頂上排門牙
又或者是con、com開頭的字,如果重音在第二音節,老外都是發 "肯" 的音,台灣一堆人,包括學校的英文老師,control或computer前面那個 "


" 的音都好重所以每個人的語言天份就在那,標不標準不用強求,學習第二語言在發音上一定會被母語的發音所牽制,除非天份比較高 才有辦法唸不同語言時大腦分開獨立思考,光是中港台三地英語發音就大不同,一個information,台灣唸 飲佛 咩遜,香港唸 飲佛 咩損,大陸唸 飲佛兒 咩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