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子聽啞巴說瞎子見鬼 wrote:不是吧,我唸書時第三人稱只有"他"這個字,泛指所有人不分男女。 "他","她",都第三人稱,男女要分別。你妳也是。不分何需用人字他跟女字她。咱倆老師不同。還有 您,現在很少人用這尊稱。
思無邪行不羈 wrote:這就是:排他性漸漸取(恕刪) 我個人看完在文章裡面的意思也就是說在過去"她"字並不是專指女性〔確切來說是指母親〕而不管男性女性則一律使用"他"字如內文:近代以前,漢字中的第三人稱代詞都沒有性別之分。而出現他/她的分別則是因為順應外語的文法所做的應用才演化至今一開始以他、伊、彼,來提供外文翻譯但因為當時大眾習慣問題如文內所述:『由於「她」字的「女」旁更能直接體現其含義,且「伊」字的讀音與大眾口語中男女性第三人稱普遍皆讀作tā的習慣相左』也就是說當時大眾口語中第三人稱皆用TA這個讀音但還未確立以"她"這個字作為使用而是一律使用"他"字作為通用或是在"他"字旁增加備註:『在印刷時需要大量新鑄鉛字,不甚便利,於是周作人建議暫不提倡用「她」,而是以「他」字下角註一個小號的「女」字來替代,即「他女」。』而後因口語化的問題與一些女性作家開始廣為使用,"伊"字作為女性代稱才逐漸式微,改以"她"代表也就是說"他"字並沒有因"她"字的演化過程而出現改變,一樣通稱男女。而"她"字則專指女性
聾子聽啞巴說瞎子見鬼 wrote:我唸書時第三人稱只有"他"這個字,泛指所有人不分男女 參考教育部詞典:(有納入多專指男性的用法)【他】人-3-51. 第三人稱代詞。指你我以外的第三人,多專指男性。2. 別的、另外的。例:他日、他人3. 別的方面或其餘的事。例:其他、顧左右而言他4. 用在及物動詞後當賓語,無固定意義。例:唱他幾句、喝他幾杯那是因為我們讀的選文,可能都是出自還沒接受或不願接受演化的「正統」「公認」的文學家、作家。民國前的文章,就甭提了!我們以前的選文,很少有文章要用到「他」,好像只有朱自清的《背影》?還是大家記得有什麼近代散文,會用「他」「她」?更不可能有什麼語境的散文,會同時用到「他」、「她」!更何況,到目前為止,國民教育從來就沒有納入「現代漢語語法」吧!要討論,還多的咧!你想研究:1. 「你、妳」的演變嗎?2. 為什麼「您」到目前還沒有 「女偏旁的您」?3. 「我」要分男女嗎?就因為英文不區分?所以不分了嗎?註:「妳」原為「奶」或「嬭」的異體字,本音同「奶」,後來讀音演變成與「你」同音。「妳」的用法是模仿「她」字!
思無邪行不羈 wrote:參考教育部詞典:(有(恕刪) 的確,語言文字是動態演化的,有時代與地域差異性,有些組織還每年公佈新創語詞。我認為清楚區分‘他’與‘她’用字是好的趨勢,也習慣這種用法了。但會尊重不同見解的人,不會質疑他們是錯的。
我們老師教的是這樣第三人稱指稱是人的 寫他(人字邊 是人都用他)特別指稱是女性的 要寫她(女字邊)指稱是動物的 要寫牠(牛角邊)指稱無生命的 要寫它指稱是神性的 要寫祂(示字邊 神 祇)英文老師上課時 又增強了像這篇的表格(但指稱神的祂 用哪個英文 我忘了)而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是這樣解釋的"他 第三人稱代名詞。指稱你我以外的第三人。"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是這樣解釋的"他 第三人稱代詞。指你我以外的第三人,多專指男性。"...網搜了一下"後來受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西學東漸,劉半農比照英文,將「他」字變格,才逐漸演化出他、她、它。~參考Ps. 再搜尋了一下 哇~"21世紀最重要的一個字...她 贏了科學"
luluchen1622 wrote:參考教育部詞典:他.(恕刪) 我也是這麼理解的不過教育部的定義我實在不太想納入參考範圍畢竟很多詞語的修訂都很隨興我比較想知道字詞如何應運時代的演化比如大量西洋文學引進在翻譯外文上的需要或是文字的邏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