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pdswat wrote:
無意批評捷運系統的不...(恕刪)


捷運是會動的東西. 會影響他的因素可多了, 在戶外段, 天氣陰晴, 軌道漲縮, 以及所有路段裡的載客多寡, 路線上的障礙物(還有旅客過分接近月台邊緣等). 突發地震強風, 都會引響到行車的準確性, 這些電腦有些看得到, 有些就得靠駕駛員來幫忙了. 所以正常情況下駕駛員是在監視列車行駛, 必要時也必須立刻介入調整, 壓力和工作量其實也是很大很辛苦的!! 給您參考一下..
先聲明我無意詆毀捷運同仁,不過從捷運淡水線正式營運第一天,我就開始使用捷運,算算大概也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所敘述的狀況不是第一次發生,而是在我使用捷運生涯以來,幾乎可以說是常碰到。

最誇張的,某天晚上約九點下班,從台北車站到復興崗,小弟我搭乘的車輛竟然衝過復興崗站到忠義站停車,當時下車後立刻詢問站務員,但是站務員沒有反應有任何異狀。

另外最常碰到的就是中途急煞、還有連續急煞,我不懂如果軌道上有狀況,要就慢速行駛,要就廣播請大家小心,個人至少碰過近50次這樣的狀況,這也算是正常的嗎?

還有從台北車站加裝防摔門以來,好像很少碰到有列車可以準確的將門對準地上的左右箭頭,如果是電腦行駛,會有那麼大的差異?我也搭乘過許多次木柵線,木柵線就是採用中控系統控制,所以幾乎每次停的位置都是一樣,這是我的觀察。

今天捷運系統是一個團隊組成的,若軌道有問題,應立即反應工務段處理,月台有問題,應該立刻反應月台保全或站務,而不是把所有責任都推給司機,如果是這樣,我能體會司機壓力大的來源了。

可能還沒有人去拍過捷運到底每班車停車時有沒有準確的影片,改天休假有空我會去拍一下。
聽的懂人話的主管才是好主管!!
聚在捷運站當駕駛的朋友說,駕駛都會跟車,但是大多由電腦駕駛,每日會有一趟由人工駕駛,當做訓練
台北的捷運不管是淡水 板南 木柵都是電腦控制行車
駕駛員只負責開關門
http://www.wretch.cc/album/victorwang99
lapdswat wrote:
另外最常碰到的就是中途急煞、還有連續急煞,我不懂如果軌道上有狀況,要就慢速行駛,要就廣播請大家小心,個人至少碰過近50次這樣的狀況,這也算是正常的嗎?


急煞我遇過的狀況有三
1.前方列車B調度,就是前面那列捷運B的車門還沒關閉,如果列車A再維持速度或是加速,就進入列車安全距離範圍,那就當然會馬上減速了。 連續急煞可能就是列車B剛走,還在增加速度時,列車A也是距離過近,但是B也在移動,所以就變成一下加速一下減速的狀況。



lapdswat wrote:
還有從台北車站加裝防摔門以來,好像很少碰到有列車可以準確的將門對準地上的左右箭頭,如果是電腦行駛,會有那麼大的差異?我也搭乘過許多次木柵線,木柵線就是採用中控系統控制,所以幾乎每次停的位置都是一樣,這是我的觀察。


每班車的重量負載不同,且高運量C3X1車系的輪子採用鋼輪,較中運量VAL256的橡膠輪不好抓距離剎。



lapdswat wrote:
可能還沒有人去拍過捷運到底每班車停車時有沒有準確的影片,改天休假有空我會去拍一下。


之前無聊時的確進去台北車站比較過,每台車停的點都不同,不過就如同我上面猜測來說,都是以乘客多寡來決定的,人多就會停超過,人少就會停的比較前面一點點。還沒有看過準確停車。
(板南線 C321 C341 總共六班來說)



基本上,西門站如果注意一下的話,會在調度(下午五點整左右),從西門站地下二層月台,進入一台列車是手控(車頭耳朵亮的是紅色燈)的C321,然後會過站不停,接下來會停在地下二層的另一邊月台,那台就是常常擺在那邊寫著"本月台不提供載客"的那台。
來這裡問一下
之前看到文章有提到 捷運是到站後進行充電
所以是每停靠一站就充電嗎?

另外今天坐在南勢角站的捷運上等車開
車底下一直傳出怪怪的聲音
好像有東西在敲鐵軌的聲音
那是甚麼聲音呀?
~海馬跳河 河馬跳海~
何封 wrote:
之前看到文章有提到 捷運是到站後進行充電
所以是每停靠一站就充電嗎?


台北捷運不管是中運量、高運量,都是採用所謂的第三軌DC750V供電。
而且是沿線都有第三軌,所以沒有什麼到站充電這種東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