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意來說,犧牲少數人的時間,換取大多數人的速度,是可以的,你是希望快速上交流道,然後塞在高速公路上嗎???還是希望花一點時間塞在上交流道上,在高速公路上能速行???2.那叫增加誘因(不收費),讓要使用高速公路的用路人,不要集中於白日,變成大停車場,並沒有強制性,(不過,也造成初四我從台中回來晚上十一點還要開四個小時才回台北)3.警力有限,民力無窮,不爽的話,車上架一台dv,讓違規的知道痛。4.警力有限,民力無窮,不爽的話,車上架一台dv,讓違規的知道痛。其實老實說,台灣人守法及公德心還是太差,自己被拍時,說警方偷拍,守規矩時,看到別人違規,卻說警方不見蛋。唉!!!!!!!!!!!!!!!!!!!!!!!!!!!!!!!!!!!!
leecc6256 wrote:說的極好民主制度也是...(恕刪) 你是想說現態走回頭路嗎?我只能說... 並沒有...但我也懶的解釋.... 反正說了也應該還是不懂.沒有媒體和鄉民想那的樣表面....此類回話,我到此為止...
1.有匝道管制,塞在平面道路,沒有匝道管制,塞在高速公路上...因為平面道路可以歸咎於地方政府,所以下面塞,塞到吐,那是你家的事高速公路歸中央管,歸中央管的塞車,很容易影響到目前太平盛世...所以國道無論如何不能塞..我也曾經從中和要上二高...從台北市跑中正橋到中和,花了將近一個半小時才好不容易塞到中和交流道..上中和一路順暢...2.夜間不收費,日間收,誰叫你們不去裝ETC....多讓政府賺點錢,就不會有收不收的問題,往後通通改ETC後,因為過收費站不會影響行車速度,所以連連續假日免收通行費的政策都沒有3.警察也要過年4.警察也要過年....
AnthonyYu wrote:1. 閘道管制 很多年以前還沒有「閘道管制」這樣的概念於是乎春節過年全部的車子一起塞爆在高速公路上站上年紀夠大的應該還記得只有一條高速公路的年代某一年新聞報導,車子在上頭塞到完全定點不動於是某一輛車的小孩就在路肩外的草皮打起羽毛球 閘道管制的設計,主要是想分散車流因此讓車主能提早決定,是否要改走平面道路
匝道管制主要的原理是要讓高速公路保持最大的流量。簡單來說若進入一條高速公路的車越多,這條高速公路的流量越大,也就是說每分鐘通過這條高速公路上某點的車越多(廢話)。但當進入這條高速公路的車多到某個臨界值以上時,因為車輛密度過高,車速會開始下降,當車速過低時,這條高速公路的流量反而變小。所以理論上進入高速公路的車流有個理想值,高速公路搬運的車流量在這個理想值是最高。匝道管制的用意就是要控制進入高速公路的車流在這個理想值上。所以匝道管制的目的是要讓高速公路發揮到整體最佳運量,而不管局部區域的平面道路塞的怎樣。我不是交通專家,匝道管制是否真的發揮它預期的功能我不知道,但是它已經實行至少十年以上了吧?若真沒用應該早就廢除了。我每次遇到匝道管制最多都只等個5-10分鐘。像樓主說的等90分鐘的話有點太誇張了......
上高速公路的車流量一大起來就容易塞車, 下高速公路也常常跟往中和、走台64往板橋新莊的車流在交流道前閃車說真的, 中和交流道的動線設計的很雜亂, 上下高速公路都不順暢, 糟透了!!重大節日避免塞車的最好方法就是: 反向操作, 呵呵... 請自行體會.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台灣汽機車密度高居亞洲第一,大眾運輸建設嚴重不足,要不塞車根本是不可能的事。除非台灣的鐵路、捷運、公車、客運還有各種大眾運輸系統能做到像日本那樣完善,並且每個人出門都以自行車或步行取代機車,私人汽機車附加稅及油價提高到其他已開發國家水準。如此一來就能夠消除台灣滿街都是機車、汽車數量氾濫的問題,停車空間減少後都市景觀也比較容易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