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aidx wrote:
政策無完美的... ...(恕刪)


難得看到很專業又中立的評論

嗯! 為您的發言而認同
「有什麼比瞎眼更糟糕的?」海倫凱勒說:「能看見卻看不見異象!」
國民素養還是需要提升...
一堆人走路肩,那守法的老百姓都是笨蛋嗎?!
有膽走路肩,就要有膽收到罰單。

1.廣意來說,犧牲少數人的時間,換取大多數人的速度,是可以的,你是希望快速上交流道,然後塞在高速公路上嗎???還是希望花一點時間塞在上交流道上,在高速公路上能速行???

2.那叫增加誘因(不收費),讓要使用高速公路的用路人,不要集中於白日,變成大停車場,並沒有強制性,(不過,也造成初四我從台中回來晚上十一點還要開四個小時才回台北)

3.警力有限,民力無窮,不爽的話,車上架一台dv,讓違規的知道痛。
4.警力有限,民力無窮,不爽的話,車上架一台dv,讓違規的知道痛。

其實老實說,台灣人守法及公德心還是太差,自己被拍時,說警方偷拍,守規矩時,看到別人違規,卻說警方不見蛋。唉!!!!!!!!!!!!!!!!!!!!!!!!!!!!!!!!!!!!
leecc6256 wrote:
說的極好民主制度也是...(恕刪)

你是想說現態走回頭路嗎?

我只能說... 並沒有...
但我也懶的解釋.... 反正說了也應該還是不懂.
沒有媒體和鄉民想那的樣表面....

此類回話,我到此為止...
1.有匝道管制,塞在平面道路,沒有匝道管制,塞在高速公路上...
因為平面道路可以歸咎於地方政府,所以下面塞,塞到吐,那是你家的事
高速公路歸中央管,歸中央管的塞車,很容易影響到目前太平盛世...所以國道無論如何不能塞..
我也曾經從中和要上二高...從台北市跑中正橋到中和,花了將近一個半小時才好不容易塞到中和交流道..
上中和一路順暢...

2.夜間不收費,日間收,誰叫你們不去裝ETC....
多讓政府賺點錢,就不會有收不收的問題,往後通通改ETC後,因為過收費站不會影響行車速度,所以連連續假日免收通行費的政策都沒有

3.警察也要過年

4.警察也要過年....


AnthonyYu wrote:
1. 閘道管制


很多年以前還沒有「閘道管制」這樣的概念

於是乎春節過年

全部的車子一起塞爆在高速公路上

站上年紀夠大的

應該還記得只有一條高速公路的年代

某一年新聞報導,車子在上頭塞到完全定點不動

於是某一輛車的小孩就在路肩外的草皮打起羽毛球

閘道管制的設計,主要是想分散車流

因此讓車主能提早決定,是否要改走平面道路
匝道管制主要的原理是要讓高速公路保持最大的流量。
簡單來說若進入一條高速公路的車越多,這條高速公路的流量越大,也就是說每分鐘通過這條高速公路上某點的車越多(廢話)。
但當進入這條高速公路的車多到某個臨界值以上時,因為車輛密度過高,車速會開始下降,當車速過低時,這條高速公路的流量反而變小。
所以理論上進入高速公路的車流有個理想值,高速公路搬運的車流量在這個理想值是最高。

匝道管制的用意就是要控制進入高速公路的車流在這個理想值上。所以匝道管制的目的是要讓高速公路發揮到整體最佳運量,而不管局部區域的平面道路塞的怎樣。

我不是交通專家,匝道管制是否真的發揮它預期的功能我不知道,但是它已經實行至少十年以上了吧?若真沒用應該早就廢除了。我每次遇到匝道管制最多都只等個5-10分鐘。像樓主說的等90分鐘的話有點太誇張了......

上高速公路的車流量一大起來就容易塞車, 下高速公路也常常跟往中和、走台64往板橋新莊的車流在交流道前閃車
說真的, 中和交流道的動線設計的很雜亂, 上下高速公路都不順暢, 糟透了!!

重大節日避免塞車的最好方法就是: 反向操作, 呵呵... 請自行體會.
全都擠上高速公路
然後就各顯神通
等撞成一團後再來怪別人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台灣汽機車密度高居亞洲第一,大眾運輸建設嚴重不足,要不塞車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除非台灣的鐵路、捷運、公車、客運還有各種大眾運輸系統能做到像日本那樣完善,並且每個人出門都以自行車或步行取代機車,私人汽機車附加稅及油價提高到其他已開發國家水準。

如此一來就能夠消除台灣滿街都是機車、汽車數量氾濫的問題,停車空間減少後都市景觀也比較容易改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